短句調子溫姪
阿丞善談詩,眼如九方臯。
相馬空馬群,妙在遺骨毛。
衰老鑚不入,鈍愚如棗膏。
后生不應爾,筆力生波濤。
黃絹幼婦語,莫負秋風高。
阿丞善談詩,眼如九方臯。
相馬空馬群,妙在遺骨毛。
衰老鑚不入,鈍愚如棗膏。
后生不應爾,筆力生波濤。
黃絹幼婦語,莫負秋風高。
阿丞善于談論詩歌,他的眼光就像九方皋一樣獨到。能在眾多馬匹中識別出良馬,精妙之處在于不看重馬的皮毛外形。我年老體衰,鉆研詩歌已經力不從心,愚鈍得像棗膏一樣。年輕人不應如此,筆力應當如波濤般洶涌。希望你能留下絕妙的詩句,不要辜負這秋風送爽的美好時節。
九方臯:春秋時善于相馬的人,他相馬注重馬的內在品質,而不看重馬的毛色、雌雄等外在特征。
相馬空馬群:意思是在眾多馬匹中挑選出最優秀的,使其他馬都顯得平庸。
遺骨毛:指不看重馬的皮毛外形,而注重其內在品質。
棗膏:比喻愚鈍。
黃絹幼婦語:指絕妙的文辭。相傳曹操路過曹娥碑,見碑背題有“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楊修解為“絕妙好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詩人看到晚輩阿丞在詩歌方面有一定的才華和見解,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平和的時期,詩人以長輩的身份對晚輩進行鼓勵和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鼓勵晚輩在詩歌創作上發揮才華。其突出特點是運用比喻和典故,形象地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體現了長輩對晚輩文學素養培養的重視,具有一定的家庭教育意義。
誰家思婦秋搗帛,
月苦風凄砧杵悲。
八月九月正長夜,
眼看過半百,早晚掃巖扉。
白首誰能住,青山自不歸。
百千萬劫障,四十九年非。
會擬抽身去,當風斗擻衣。
殷勤江郡守,悵望掖垣郎。
慚見新瓊什,思歸舊草堂。
事隨心未得,名與道相妨。
若不休官去,人間到老忙。
李君歿后共誰游,
柳岸荷亭兩度秋。
獨繞曲江行一匝,
依前還立水邊愁。
地壓坤方重,官兼憲府雄。
桂林無瘴氣,柏署有清風。
山水衙門外,旌旗艛艓中。
大夫應絕席,詩酒與誰同。
半朽臨風樹,
多情立馬人。
開元一株柳,
長慶二年春。
閑宵靜話喜還悲,聚散窮通不自知。
已分云泥行異路,莫怪不如君氣味,此中來校十年遲。
青龍岡北近西邊,移入新居便泰然。
冷巷閉門無客到,
莫羨升平元八宅,自思買用幾多錢。
春風搖蕩自東來,
折盡櫻桃綻盡梅。
惟余思婦愁眉結,
無限春風吹不開。
金錢買得牡丹栽,
何處辭叢別主來。
紅芳堪惜還堪恨,
百處移將百處開。
近見頭陀伴,云師老更慵。
性靈閑似鶴,顏狀古于松。
山里猶難覓,人間豈易逢。
仍聞移住處,太白最高峰。
風雨暗蕭蕭,雞鳴暮復朝。
碎聲籠苦竹,冷翠落芭蕉。
水鳥投簷宿,泥蛙入戶跳。
仍聞蕃客見,明日欲追朝。
清曉趨丹禁,紅櫻降紫宸。驅禽養得熟,和葉摘來新。
圓轉盤傾玉,鮮明籠透銀。內園題兩字,四掖賜三臣。
熒惑晶華赤,醍醐氣味真。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燒人。
杏俗難為對,桃頑詎可倫。肉嫌盧橘厚,皮笑荔枝皴。
瓊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勻。偷須防曼倩,惜莫擲安仁。
手擘才離核,匙抄半是津。甘為舌上露,暖作腹中春。
已懼長尸祿,仍驚數食珍。最慚恩未報,飽喂不才身。
鳳閣舍人京亞尹,
白頭俱未著緋衫。
南宮起請無消息,
朝散何時得入銜。
綽約小天仙,生來十六年。
姑山半峰雪,瑤水一枝蓮。
晚院花留立,春窗月伴眠。
回眸雖欲語,阿母在傍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