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黟縣舒先生十柳軒詩二首 其一
當年宮殿記風流,
濯濯青春破客愁。
晚覺世間全少味,
自從柳下覓歸休。
嵇康嗜鍜太多事,
陶令醉眠終自由。
想見夕陽風輭處,
亂蟬無數咽新秋。
當年宮殿記風流,
濯濯青春破客愁。
晚覺世間全少味,
自從柳下覓歸休。
嵇康嗜鍜太多事,
陶令醉眠終自由。
想見夕陽風輭處,
亂蟬無數咽新秋。
當年在宮殿中曾記錄過風流韻事,青春煥發的歲月消解了客居的愁緒。晚年覺得世間萬物都索然無味,便從柳樹下尋找退隱的歸宿。嵇康嗜好打鐵未免多事,陶潛醉眠方得真正自由。可以想象在夕陽柔和的風中,無數秋蟬發出幽咽的新秋之鳴。
濯濯:形容清朗有光澤的樣子,此處指青春煥發的狀態。
歸休:指退隱、休息,此處指歸隱生活。
嵇康嗜鍜:嵇康(三國魏文學家、思想家)喜愛打鐵,《晉書·嵇康傳》載其“性絕巧而好鍛”,后因直言招禍。
陶令醉眠:陶淵明曾任彭澤令,常飲酒自適,《宋書·陶潛傳》記其“嘗九月九日無酒,出宅邊菊叢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歸”。
輭(ruǎn):同“軟”,柔和。
咽:形容蟬聲低沉、幽咽,似有愁緒。
此詩為贈友之作,黟縣舒先生筑“十柳軒”,或效仿陶淵明“五柳先生”以明隱逸之志。詩人通過題詩,結合自身對人生的體悟(從“青春破愁”到“晚覺少味”),借嵇康、陶潛典故,表達對友人選擇退隱生活的理解與肯定,創作時間或在詩人晚年,心境趨于淡泊之時。
全詩以“柳”為線索,串聯昔今、雅俗之思,通過對比與用典,突出對自由隱逸生活的向往,語言凝練,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贈友抒懷之作,體現了宋代文人對精神自由的追求。
去年秋未半,良人去庭闈。今年秋欲盡,關塞音書稀。塵生在御瑟,苔綠當窗機。涼風動蘼蕪,陰陰吹羅帷。白云疾飛來,掩我明月暉。空房怯不進,獨坐長歔欷。縣家羽檄至,沙場新解圍。但求免鋒鏑,何敢望旋歸。
枕左臂于汝頸,撫右掌于汝肩;交汝股于吾股,如女蘿菟絲之固纏;共雙靨之微笑兮凝四目以無偏,俾眸光之永接兮如死之牢堅。來,司命,我固如此,惟子之所使。來,司命,來薙我發,使我禿而白,薙彼之須,使血如濡。我所存兮豈青絲髯鬢之溫如。來,來戕我僚懰之巧笑兮,使我一夕而老耄;腐彼弛張之肉肌兮,使一瞬而枯槁。我所存兮豈軀骸之為吾寶。司命,來,速腐我肉,出我之骨,使我所存,迄終古而露突。
新祠香火舊庭階,古木依然傍砌臺。黃卷一生慚報稱,青衿此日幸歸來。晨星落落嗟同輩,社櫟蕭蕭嘆匪才。安得兩髦還似昔,夕陽相伴挾書回。
石洞懸流瀉碧崖,石橋幽磴抱云回。樵人共我山頭看,知是吹笙跨鶴來。
孝子終天恨,寒泉未足云。水漿不入口,鹿豕與同群。手線今何在,杯棬豈忍聞。素冠曾有刺,珍重守孤墳。
新剪春衫白苧輕,宜男花放午風晴。兒癡未肯離懷抱,卻憶當時弄化生。
晚花特地斂新妝,莫道無情總不妨。中有黃金蓮子盞,被人瞥見即深藏。
素手水晶盤。壘起仙丸。紅綃剪碎卻成團。逗得安排金粟遍,何似雞冠。味勝玉漿寒。只被宜酸。莫將荔子一般看。色淡香消僝僽損,才到長安。
黑面小郎棹三板,載取官人來大船。日正中時先轉柁,一時舉手拜神天。出得蛟門才是海,虎蹲山下待平潮。敲帆轉艙齊著力,不見前船正過焦。大星煌煌天欲明,黃旗上寫總漕名。愿得順風三四日,早催春運到燕京。只嶼山前放大洋,霧氣昏昏海上黃。聽得柁樓人笑道,半天紅日掛帆檣。四山合處一門開,雪浪掀天不盡來。船過此間都賀喜,明朝便可到南臺。千戶火長好家主,事事辛苦不辭難。明年載糧直沽去,便著綠袍歸作官。大工駕柁如駕馬,數人左右拽長牽。萬鈞氣力在我手,任渠雪浪來滔天。碇手在船功最多,一人唱聲百人和。何事淺深偏記得,慣曾海上看風波。
元是凌波縹緲身,雕蟲獺祭亦天真。焚書王壽終能舞,卻道君家有解人。
今年陰多寒未回,二月尚復雪皚皚。朝來始覺春意動,溪上忽見桃花開。東家蝶歸苦不早,江南草深還可哀。中原消息久已斷,昔時英雄安在哉。
兀坐香浮幾,棲遲積所思。慣于舟作室,宛在水之湄。獨有春邀伴,忽忘已謂誰。癡來不可解,去住渾皆疑。
華于春莫偏饒意,詩到休昜最好峰。半夜生風誰弄笛,滿天吹雨客呼龍。時情切莫爭蝸角,世事何殊夢蟻封。真武祠前三昧酒,齊云巖畔一聲鐘。
風雨相留更晚臺,邊爐煮蟹餞君回。扁舟夜鼓寒潮枕,又是江門一度來。
蘭臺使者憶長安,萬里云霄攬轡看。忽報三危開玉樹,誰分雙掌注銅盤。霜凝合浦明珠出,風動增城瀑布寒。清節滿朝君不信,流光偏綴惠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