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軒二首 其二
不愛虛名式擅場,
卻收余燄入寒鄉。
于魚得計絕人事,
翻手為云小子狂。
閱世已除三宿戀,
論詩兼倍百家長。
西風舉扇誰多事,
君自無塵點肺腸。
不愛虛名式擅場,
卻收余燄入寒鄉。
于魚得計絕人事,
翻手為云小子狂。
閱世已除三宿戀,
論詩兼倍百家長。
西風舉扇誰多事,
君自無塵點肺腸。
不喜愛虛浮的名聲在眾人中逞強,反而收斂余下的鋒芒回到清冷的鄉野。如同游魚得其所哉斷絕世俗紛擾,那些翻手為云的年輕人不過是狂妄罷了。歷經世事已消除對外物的眷戀,評論詩歌兼具并超越百家的長處。西風中搖扇是誰多此一舉?您本就心境澄明無塵埃沾染。
式擅場:式,語助詞;擅場,指在某領域勝過眾人,此處指追求虛名逞強。
余燄:剩余的火焰,比喻未完全收斂的鋒芒或聲望。
寒鄉:清冷的鄉野,指遠離喧囂之地。
于魚得計:如同魚得水,比喻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三宿戀:典出《孟子·公孫丑上》,指對停留之地的眷戀,此處指對世俗事務的留戀。
兼倍:兼具并超越。
點:污染、沾染。
此詩或為詩人為友人'歸來軒'所作組詩之一,創作于友人退隱鄉野后,借詩表達對其遠離世俗、高潔品格的認同與贊賞。
全詩通過描述友人退隱生活,推崇淡泊虛名、超脫世俗的態度,贊揚其高潔品格。融合典故與日常意象,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體現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石城月落鴉棲堞,秋浦天清雁拂檐。春送亂紅浮酒面,山飄空翠濕書簽。
手種階前樹,今朝亦有花。春陰寒食節,陋巷逐臣家。欲酌消愁酒,先澆破睡茶。游人歸踏雨,里巷晚喧嘩。
宦轍優曇現,禪宮慧日懸。棠分龍缽雨,笏柱鷲峰煙。鞅掌遺塵外,冥心悟劫前。眼看朱紱客,誰出火中蓮。
玉簫改調箏移柱,催換紅羅繡舞筵。未戴柘枝花帽子,兩行宮監在簾前。
班超負奇氣,投筆西出關。風塵髀肉消,日月鬢毛斑。茍可利吾國,何必求生還。偉哉馬伏波,竟死壺頭山。
北斗闌干夜未央,鐘殘虛牖出天香。佛燈相對坐宵寂,墜露滿林生白光。
又撐小艇過前灣,竹外庵居晝掩關。桃李無言開未了,春風元自不曾閒。
堂上簫韶人不奏,鳳凰何處飛鳴。黃塵擾擾馬縱橫。誰能知樂毅,志不在齊城。后輩謾搜前輩錯,到頭義重功輕。海隅四面盡蒼生。東風吹綠草,布谷勸春耕。
驚塵急雪滿貂裘,淚灑東風別宛丘。又向邯鄲枕中見,卻來云夢澤南州。暌離動作三年計,牽挽當為十日留。早晚青山映黃發,相看萬事一時休。
報道東皇初弭節,芳思滿凌晨。爭看釵頭彩勝新。金字寫宜春。四坐行盤堆白玉,纖手自和勻。恰似蟾宮妙麗人。將月出浮云。
磯頭日浣紗,春波瀉明玉。指點苧羅村,儂家在山麓。
星海成名陵谷后,樊山閱世太紛紜。淮陰掌故吾能記,半向南皮坐上聞。
雕籠居啄桃,袨服儀采綠。南荒孕靈質,西顥發麗曲。頸綬紅縈絲,喙棘赪屈玉。蓄慧婉含章,襮彩粲成縟。能言貫珠舌,善舞凌云躅。金眸肖韝隼,珍畜異巢鵠。層塔寶舍利,深杯注醽醁。流丹曙林度,墮翠春洲浴。石鏡影毰毸,銅梁步陸續。題賦吾豈能,入貢爾應錄。
言訪毗耶室,淹留及下舂。悠然禪悅意,能繼白蘇蹤。香積充莼鲙,秋聲感砌蛩。辭官亦非病,登涉不扶筇。
英明廬江守,聲譽廣平籍。灑掃黃金臺,招邀青云客。客曾與天通,出入清禁中。襄王憐宋玉,愿入蘭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