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章水道中戲用城字韻呈駒甫師川
楚波不動晚山青,
顧兔西來照我行。
野鳥鉤辀如有意,
漁歌欸乃亦多情。
湖邊倒載思山簡,
機上廻紋念始平。
欲覓澄江如練句,
乞靈須向謝宣城。
楚波不動晚山青,
顧兔西來照我行。
野鳥鉤辀如有意,
漁歌欸乃亦多情。
湖邊倒載思山簡,
機上廻紋念始平。
欲覓澄江如練句,
乞靈須向謝宣城。
楚地的水波平靜無波,晚山一片青翠;月亮從西邊升起,照著我一路前行。野鳥發出鉤辀的鳴叫聲,仿佛含著深意;漁人的欸乃歌聲,也滿是脈脈溫情。湖邊醉酒倒臥的模樣,讓我想起山簡;機上回文錦的故事,令我念及始平的竇滔。想要尋得‘澄江如練’般的佳句,還需向謝宣城祈求靈感。
顧兔:代指月亮,《楚辭·天問》有‘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句,菟同‘兔’。
鉤辀(zhōu):形容鳥鳴聲,如張籍詩‘鷓鴣聲里鉤辀格磔’。
欸(ǎi)乃:搖櫓聲或漁歌,柳宗元《漁翁》有‘欸乃一聲山水綠’。
倒載:用山簡典故,《晉書》載其鎮襄陽時常醉歸,倒戴頭巾,此處指行旅中的閑適。
回紋:指蘇蕙織回文錦寄夫竇滔事(竇滔曾任始平太守),代指對友人的思念。
謝宣城:即謝朓,曾任宣城太守,其《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有‘澄江靜如練’名句。
此詩為呂本中(宋代詩人)游歷章水(今江西章江)時所作,詩題‘戲用城字韻’表明為游戲酬唱之作,寫給友人駒甫、師川。創作時詩人行舟江上,見暮色中的山水、飛鳥、漁歌,觸發詩興,借典故抒發情感。
全詩描繪章水傍晚行舟之景,野鳥漁歌添趣,借山簡、蘇蕙、謝朓等典故,既顯行旅閑適,又含對友人的思念及對詩歌創作的向往。語言清新,用典自然,體現宋詩以文為詩、好引故實的特色。
石鼓石鼓。悲哉下土。自我來觀。民生實苦。哀哉世事。悠悠我意。我意不可辱兮王威不可奪余志。有鸞有鳳。自歌自舞。凌云歷漢。遠絕塵羅。世人之子。其如我何。暫來期會。運往即乖。父兮母兮無傷我懷。
森森山上松,濯濯堂前柳。顏色雖不殊,霜馀別妍丑。君看射利子,榮悴俯仰中。寧知堂前柳,不如山上松。
亂石荒村小徑開,斷橋流水復縈回。一犁春雨牽黃犢,半畝芃田映綠苔。柯竹響生天籟動,梅花韻疊楚歌來。臨風三弄同歸去,不覺西風夕照催。
鎖鑰兩城連,佳哉望郁然。巖疆望烏什,間道走和田。地扼襟喉要,人夸貿易便。商多三晉客,貨溢百間廛。
華岳無三尺,東瀛僅一杯。入云騎彩鳳,歌舞上蓬萊。
?咀初成藥,咿啞半掩扉。病知身健樂,閑覺宦游非。小澗看猿飲,枯筇擁鶴歸。今朝更堪喜,書札得淮淝。鷗鷺馴亭沼,琴書悅性靈。身叨鄉祭酒,孫為國添丁。煙浦收菰菜,秋山斸茯苓。虛名吾所薄,未應少微星。陋室施床迮,窮閻問疾疏。加餐惟是粥,弄筆不成書。盎盎新篘酒,青青小摘蔬。客來邀褫帶,聊示小勤渠。終日常辭客,經秋半在床。愛窮留作伴,諳病與相忘。灶婢工烹粥,園丁習寫方。今朝有奇事,久雨得窗光。人間跛男子,物外病維摩。但可妨趨拜,何因廢嘯歌。菜羹醯醬薄,村巷棘茨多。舉手謝鄰父,非君誰肯過。
半隱先生本席珍,懶從三聘試經綸。此身已逐忘機鳥,有子還為瑞世麟。命服再膺榮晝錦,林泉終老遂天真。斜陽宰木今如許,剩有高風激后人。
合昏枝老拂檐牙,紅白開成蘸暈花。最是清香合蠲忿,累旬風送入窗紗。
嶄然山勢儼龍蟠,頭角淩空瘦骨寒。極目云收千里霽,舒懷霞散八方寬。銀河帶露瀉清影,鐵岸參霄壯翠巒。為愛草堂多景色,夜深吟罷倚欄看。
小院深沈夢乍醒,俄經秋意一回經。漫談花月催人老,鴻雁聲聲慣歲聽。
荒煙滿地凝稠綠,一片秋聲振浮玉。蒼梧云重泣湘靈,翠袖天寒倚空谷。西林三徑閉松關,江潭游子何時還。鳳凰來儀九功敘,伶倫老去鄒生閒。
學海失淵源,詞林少根柢。蘇程百世師,遺書滿天地。遺書亦言爾,道豈言能傳。言外有妙處,萬理常森然。
橫塘憶,憶得暮春初。翡翠蠟籠人中酒,琉璃硯匣夜鈔書。手腕不生疏。
杳杳靈鳳,綿綿長歸。悠悠我思,永與愿違。萬劫無期,何時來飛。
空山留一寺,下馬忽逢君。蜀道無長轂,征衣有棧云。秋邊鳴細雨,谷口上斜曛。客自瀟湘至,猿聲似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