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思舉韻寄元亮兼簡性之
避冷幽窗歌扊扅
鴉啼疏柳把南枝
長須勿送平安報
滿眼仍看競病詩
稚子毎嗟簷隙短
波臣常梗客行遲
應貪左轄藍田會
落雪官梅動興時
避冷幽窗歌扊扅
鴉啼疏柳把南枝
長須勿送平安報
滿眼仍看競病詩
稚子毎嗟簷隙短
波臣常梗客行遲
應貪左轄藍田會
落雪官梅動興時
為躲避寒冷在幽靜的窗前吟唱《扊扅歌》,烏鴉在稀疏的柳樹上啼叫著朝著南枝。不必讓仆人急著送平安信,眼前盡是相互唱和的詩作。幼子常常感嘆屋檐下的光陰短暫,旅途如魚被困常因行程延遲而煩惱。你應是貪戀左轄與藍田的雅集,落雪時節官府的梅花正引發興致。
扊扅(yǎn yí):門閂,代指《扊扅歌》,典出百里奚妻認夫故事,此處借指清苦吟唱。
長須:代指仆人,因古代仆人多須長,故以特征代稱。
競病詩:指相互唱和、切磋的詩作,“競病”原指作詩比賽,此處指友人間的詩歌往來。
波臣:指水中生物,《莊子》有“波臣之困”,此處借指旅途受阻的困頓。
左轄:指左丞,古代官職名,此處代指元亮的職位或身份。
藍田:地名,或借指“藍田玉”的雅集場景,代指文人聚會。
官梅:官府庭院中的梅花,暗合冬日雅趣。
此詩為作者與友人何思舉唱和之作,寄贈元亮并問候性之。創作背景或值冬季,作者客居在外,因旅途滯緩(“波臣常梗客行遲”)、幼子嘆時(“稚子毎嗟簷隙短”)而感孤寂,故借詩寄懷,遙想友人雅集之樂以自慰。
詩以冬日客居為背景,通過吟唱、鴉啼等日常細節與旅途困頓,引出對友人雅集的想象,既寫客中孤寂,又表對相聚的期待。語言含蓄,用典自然,體現了文人交游中以詩寄情的傳統。
土氣昏風日,人囂極雁鵝。尋河著繩墨,詩思略無多。
綠樹柴門一抹村,鷓鴣啼處又黃昏。落花流水皆離思,行客凄然欲斷魂。
樓上佳人唱渭城,樓前楊柳識離情。一聲未是難聽處,最是難聽第四聲。
周武平晉陽,六合在掌指。如何后嗣昏,廟社同齊址。誠臣抱吁慮,直哉烏丸軌。徐方接陳壤,守經以俟死。衛瓘終不免,伯陽竟遠徙。為身計若疏,為君斯可矣。
帆檣上下斗呼風,船尾船頭鬧聒聰。東往西來皆欲順,不知何以作天公。
池塘開十畝,流水漾桃花。但得如泥醉,何須問習家。
霧暗山中日,風驚隴上秋。徒傷幽咽響,不見東西流。無期從此別,更度幾年幽。遙聞玉關道,望入杳悠悠。
物外生寥泬,精廬儼翠微。案塵收蠹簡,院靜掩螢扉。朗月思玄度,清言阻彥威。陳蹤那可即,回首悵煙霏。
斑騅不肯留人住,別怨離情。古道長亭。秋雨春風夢易醒。韶華似錦輕拋卻,寶鏡妝明。蛾翠還驚。鐵笛梅花聽一聲。
披衣開戶幾宵興,永夜無眠魂九升。坐覺飛霜明瓦屋,天如寒鑒月如冰。天如寒鑒月如冰,僵臥家僮喚不應。卻憶少年游太學,蕭然獨對短檠燈。蕭然獨對短檠燈,引睡翻書睡幾曾。自笑年來憂患熟,跏趺真作坐禪僧。跏趺真作坐禪僧,不學窗間故紙蠅。湛若琉璃含寶月,此中無減亦無增。
英宗北狩返鸞旂,花萼雙懸日月輝。大隗何曾迷圣馭,單于終是畏天威。榆河雨急龍時嘯,湯嶺秋高雪已飛。此度文孫重出塞,無人更解白登圍。
曉日都門送客行,燕山秦樹總關情。三春故國懸歸夢,六月長淮下使旌。燕子飛飛山雨急,稻花細細五風清。白云南望堪回首,非羨相如入蜀榮。
祥光蔚起照南旻,霓棟輦飛梵宇新。天欲一方開法象,地因六境坐金身。芰荷已報池塘夏,草樹猶含樂國春。幾載皈依勤兩叟,到來此日豁心神。
一士不得意,歸來今白頭。人疑舊仙吏,地是古丹丘。晚飯進珠黍,新詩題石樓。不須求大藥,君已擅千秋。
辛夷簾下憶盧仝,封寄情深諫議通。乍閱百團渾似月,不須七椀便乘風。云鐺屢挹聞香冽,松籟旋聽覺慮空。向道蒙山武夷勝,豈知樵澗摘春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