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讀五代梁史 其一
李唐危漢祚,
巢寇盛黃巾。
嘉士逢多難,
忠言變逆倫。
決疑歸大順,
定策戮奸臣。
宜享崇高贈,
千年道更新。
李唐危漢祚,
巢寇盛黃巾。
嘉士逢多難,
忠言變逆倫。
決疑歸大順,
定策戮奸臣。
宜享崇高贈,
千年道更新。
李唐王朝的統治使國祚面臨危機,黃巢賊寇的勢力勝過當年的黃巾軍。賢良之士遭遇諸多災難,忠誠的諫言反而被視作違背倫常。解決疑難歸于順應天命,制定策略誅殺奸佞之臣。應當享有崇高的追贈,千年的道統得以革新。
李唐:指唐朝,因皇室姓李故稱。
漢祚(zuò):指國家的命運,此處借指唐朝的統治。祚,福運、國統。
巢寇:對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貶稱。
黃巾:東漢末年張角領導的黃巾軍起義,此處借指大規模農民起義。
嘉士:賢良之士。
逆倫:違背倫理常綱。
大順:指順應天命的治世局面。
定策:制定策略。
崇高贈:指對功臣死后追贈的崇高榮譽。
此詩為奉和皇帝所制的讀五代后梁史書之作,約作于宋代。后梁(907-923)是五代首個政權,由朱溫代唐建立。詩人通過評述唐末至后梁初的歷史(如黃巢起義、唐朝衰亡、撥亂反正等),呼應帝王以史為鑒的意圖,強調忠奸之辨與道統延續的重要性。
全詩以史為鑒,回顧唐末動蕩中忠良蒙難、奸臣亂政的危局,贊頌撥亂反正的功績,肯定道統革新的意義,體現封建王朝通過史評宣揚忠義、維護統治秩序的核心思想。
幽遁足嘉謨,崇勛授壯夫。杖藜登嶺岫,蓑笠釣江湖。最喜煙霞古,從教姓字無。頓忘身外慮,寧受世間譽。盡日尋棋局,長年臥酒壚。飲酣吟嘯遠,睡醒興懷孤。秋嶼翔云鶴,春波浴海鳧。四時花木美,野叟復何圖。
斜街呼酒幾過存,校夢何如證夢尊。知慣楝花風里住,莫教蘭蕙種當門。
江湖波浪接鹍溟,牛斗光寒動客星。蘭芷風暄誰結佩,芙蓉水冷自揚舲。周官禮樂先王度,漢代文章后世型。衰病獨憐頭盡白,故人相見眼終青。
風月平分入錦堂,罥云老樹郁蒼蒼。杖藜數點孤峰曉,蠟屐一生幾兩忙。龍隱具區猶帶雨,葵懸魏闕故傾陽。相看剩有煙霞骨,寤寐淄黌未可忘。
綠萼新萌一寸芽,前身合是婉凌華。曾沾仙露長馨逸,偶謫凡塵豈怨嗟?縹緲琴音來夢里,扶疏梅影認生涯。六幺十八誰重唱,絕艷何妨霧半遮!
金鐘三響紫微宮,玉樹煙飄輦路風。彩鳳已銜仙詔去,九天朝罷五云中。
泊舟七級口,夜久灘潏潏。輕風搖水光,燈下老魚出。繁星麗霄漢,經緯誰與識。稍喜春泉通,新綠添數尺。金陵在吾眼,公期未可必。坐感節序換,安得不華發。人生謂如寄,有志貴取適。此理未易言,千慮望一得。
豫章隆準漢王孫,推食能將國士論。君去但誇廬岳好,此曹無念落朱門。
相君素有平南策,吳會新成拱北樓。鼓角壯懷藩鎮肅,軒窗豁眼海天秋。歲時玉帛修臣節,政事金湯寫帝憂。民物熙熙無異議,戎葵傾日水東流。
何以施吾愚,溝泉甃苔石。渦溢分冷光,池呀注晴碧。箕潁計已失,滄浪遠難即。敢慕洗耳翁,聊為濯纓客。
金華有客負材豐,搜抉神奇奪化工。愛酒何殊陶栗里,隱居真似陸龜蒙。欲知晴日鶯花處,盡入新詩品藻中。江漢夕烽然未息,莫將心事較窮通。年來無事學休糧,蜀墅溪頭有草堂。幾度瞻云思棣萼,清宵看月坐藤床。侵晨處士煙霞疾,慚愧才人錦繡腸。樗散聲名甘寂寞,從教詩句只尋常。
甘苦元從舌上知,竹間風味與誰期。萬竿可斬從人說,一榻乘涼要自嬉。
客邊初度幾相逢,歲歲年年事不同。綠酒樽前曾獻壽,綵衣膝下困春風。遙思親舍三茅下,欲報劬勞一夢中。珍重故人深見愛,也來稱賀?飄蓬。
湖上來尋一日歡,春風消得旅懷寬。玉壺載酒隨山住,銀甲彈箏隔水看。花雨上瞻三竺遠,松云高拂兩峰寒。忘情潦倒沙鷗社,相好平生幾豸冠。
楊花白如雪,無事學高飛。莫作浮萍草,漂零不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