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讀后周書 其二
南荊推德厚,千里遠從師。
奧識通三教,清聲冠一時。
就招雖暫至,戀本固難移。
故老稱前事,儒宗道益滋。
南荊推德厚,千里遠從師。
奧識通三教,清聲冠一時。
就招雖暫至,戀本固難移。
故老稱前事,儒宗道益滋。
南方荊楚之地推崇德行深厚之人,千里之外仍有學子遠道來拜師。他深奧的學識貫通儒釋道三教,清譽美名冠絕當時。接受征召雖只是短暫停留,眷戀本源的情懷卻始終難改。故老們講述著從前的往事,儒家宗師的道統愈發興盛。
南荊:指荊楚地區,今湖北、湖南一帶。
三教:儒、釋(佛)、道三種宗教或思想體系。
清聲:清譽,美好的名聲。
就招:接受征召、邀請。
戀本:眷戀本源,指堅守原本的志向或故土。
故老:年高而見識多的人。
儒宗:儒家的宗師或學術領袖。
滋:增長、興盛。
此詩為作者奉和皇帝御制詩而作。帝王研讀《后周書》時,對后周推崇儒學、儒者興盛的歷史有所感發并作詩,作者奉命應和,旨在呼應帝王對后周儒風的肯定。
全詩圍繞后周儒者的德、學、志展開,贊頌其德厚學深、堅守本志,推動儒道興盛。語言典雅,內容緊扣史事,突出儒宗地位,是應制詩中頌美歷史、弘揚儒學的典型之作。
坐忘是非,默見離微。佛祖之陶冶,天地之范圍。髑髏眉底眼,空劫句中機。青原赭色麒麟步,藥嶠金毛師子威。相逢捉手,大道同歸。
綠章封事咨元父。落花起作回風舞。今日嫁文鴦。羅薰绔褶香。春遲王子態。水弄湘娥佩。一日作千年。今朝值幾錢。
孤棹臨江發,中流晚色開。相看今夜月,曾照幾人來。世事更棋局,浮生落酒杯??巯锨迮d發,況是洞簫催。
世態悠悠合與分,人生總是一浮云。瘦□悽惻來東野,妙墨淋漓恍右軍。棠嶠別時如夢寐,竹林何日共朝曛。吾今耄矣雖多感,風月相期未厭聞。
天曠莽兮杳泱茫,氣浩浩兮色蒼蒼。上何有兮人不測,積清寥兮成元極。彼元極兮靈且異,思一見兮藐難至。思不從兮空自傷,心慅?兮意惶懹。思假翼兮鸞鳳,乘長風兮上羾。揖元氣兮本深實,餐至和兮永終日。
陰山沙礫卷云飛,戰罷秋風咽鼓鼙。隴上空歸都護馬,城南盡哭羽林妻。蕭關明月悲笳動,遼海孤煙雜部齊。遠戍議添新介胄,不知獵騎過安西。
野屋緣山一徑分,夕陽人語隔溪聞。齋前短草寒猶在,時有鵝群亂白云。
相逢尊酒話他邦,卓犖如君信少雙。耿耿襟懷涵夜月,飄飄文思涌長江。臨民擬聽清風頌,詠別慚無白雪腔。相對孤燈意難盡,雞鳴不覺到紗窗。
喬客他鄉人,三春不得歸。愿看楊柳樹,已復藏班鵻?;\車度蹋衍,故人求寄載。催牛閉后戶,無預故人事。
一派霜林近小春,荒亭容膝意何親。六千沙磧開顏處,得見黃花似故人。
去年頻共酌,此日不相過。一水原非隔,扁舟汝自磋。冠裳雖暫改,意氣近如何。世事君知否,浮云晚更多。
正朔今年被百蠻,遙知喜色動天顏。風雷傳號臨春水,貔虎移軍過玉關。博士已成封禪草,單于將就會朝班。孤臣老抱周南恨,壯觀空存夢想間。遺虜游魂豈足憂,漢家方運幄中籌。天開地辟逢千載,雷動風行遍九州。刁斗令嚴青海夜,旌旗色照鐵關秋。功名自是英豪事,不用君王萬戶侯。
落魄衿懷不自由,桂花影里沐清秋。雖無彩筆都成夢,未信朱衣不點頭。李迪聲華誇浪得,子云詞賦倩誰收。珠江潭水深千尺,正是魚龍變化秋。
溪名偶與故鄉同,恍覺家山在眼中。定自今宵更愁絕,又飛清夢過江東。
五葉之華,三斤之麻,外無棱角兮中無孽芽。箭石不是虎,酒弓不是蛇,千里之失兮毫釐之差。得非思議兮自謂一曲之士,望絕涯畛兮人稱大方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