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廬山作
五老閑游倚舳艫,
碧梯嵐逕好程途。
云開瀑影千門掛,
雨過松黃十里鋪。
客愛往來何所得,
僧言榮辱此間無。
從今愈識逍遙旨,
一聽升沉造化??。
五老閑游倚舳艫,
碧梯嵐逕好程途。
云開瀑影千門掛,
雨過松黃十里鋪。
客愛往來何所得,
僧言榮辱此間無。
從今愈識逍遙旨,
一聽升沉造化??。
五老峰似悠閑游者倚靠船舷,青碧石階與霧中路徑構成佳途。云開時瀑布如千門高掛,雨過處松針鋪就十里金黃。游客往來喜愛圖些什么?僧人說此間沒有榮辱紛擾。從此更懂逍遙的真意,聽任命運如造化爐中升降。
五老:指廬山五老峰,因山形若五位老人并坐得名。
舳艫(zhú lú):船首尾的并稱,代指船只。
碧梯:青碧的石階,形容山路蜿蜒如梯。
嵐逕:山間霧氣繚繞的小路。逕,同“徑”。
松黃:松針,因色黃而稱。
造化??:指自然的熔爐,喻指天地萬物的生成變化。
此詩當為作者游覽廬山時所作。廬山以清幽聞名,詩人行舟觀山、漫步林間,又與僧人交談,感悟到世俗榮辱皆可拋卻,從而生發出對逍遙之境的深刻理解。
全詩以游廬山的行蹤為線,先繪山水之美,再借僧語點破“無榮辱”的真諦,最終歸結于對逍遙的領悟。語言平實而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超脫豁達的人生態度。
東南秋雨足,澤國水連天。日出數聲雁,風高何處船。寒菹初獲韭,野餉屢烹鮮。吾事無淹速,悠悠得醉眠。
夫不歸來誤妾身,望夫心未化為塵。歸來不見生前面,空向山頭哭石人。
黃童白叟真吾徒,田園荒蕪身自鋤。不知黑發變華發,誰問今吾非故吾。時逢知己話半日,每對好山傾一壺。世間萬事不足道,醉鄉即是神仙都。
城中樓閣似魚鱗,不見清風起白蘋。試選苕溪最深處,仍呼我輩不羈人。窺船野鶴何曾下,見燭飛蟲空自馴。繞郭荷花一千頃,誰知六月下塘春。
送別江頭日欲沉,落湳風急鳥歸林。秋云恰似人情薄,秋水還同客恨深。
三載逢秋相憶苦,雨窗記囑頻來。憑肩親見臉霞堆。小名曾促就,軟語數追陪。嶺表君家何處是,歸舟載得秋回。海風吹夢繞天涯。蒹葭無際水,玉雪可憎才。
碧波青嶂對紅樓,千古西湖樂未休。試把腰纏買春色,不知世上有揚州。
誰人寫此滄州趣,邈出高人隱居處。千疊坡仙心上山,半壑丁公夢中樹。江天漠漠云悠悠,一塵不到境更幽。阿誰青天白日里,卻駕山陰乘興舟。舟從天際來,人倚窗前立。心急恨到遲,興盡愁歸亟。人生百歲須臾間,交游心事千萬端。不如意事十八九,朋簪會合良獨難。所以豪杰士,神交反千古。未見恒相思,既見愁遽去。幸此太平世,有此數日閑。拿舟時相訪,罄我平生歡。心交苦不多,好會亦云罕。如何未相見,中道俄然反。晉人虛浮固可嗤,王戴交誼薄可知。須知朋友五倫一,請看此圖歌此詩。
西毬場里打毬回,御宴先于苑內開。宣索教坊諸伎樂,傍池催喚入船來。
玉女泉邊翠藻多,石池涵影媚宮娥。可憐繡嶺啼春鳥,猶似梨園弟子歌。
潁川有高士,落落無常居。不愛城市游,乃向巖壑廬。開窗俯西野,縱目聊自娛。青山望中來,白云與之俱。森森芳桂林,濯濯朝雨馀。良時會佳朋,尊酒散襟裾。豈無榮寵念,窮達各有途。山來不必麾,山去不必呼。仙人王子蒙,揮灑作新圖。優游自成趣,奚必谷名愚。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莫嫌小家女,青春正十六。新嫁瑯琊王,嬌愛比碧玉。
山泉洗耳澈瓊瑩,解聽行碑說政聲。君到汲泉聊一歃,此泉的的似君清。
此日虞山試一登,四觀佳致翠層層。近城市店多沽酒,傍水人家半下罾。紅葉幾村秋老樹,白頭何處晚歸僧。分明一段江南意,借問王維畫未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