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臺三首 其一
危臺竹樹間,湖水伴身閑。
清淺采香徑,方圓明月灣。
放魚隨物性,載石作家山。
自喜歸休早,今勝賀老還。
危臺竹樹間,湖水伴身閑。
清淺采香徑,方圓明月灣。
放魚隨物性,載石作家山。
自喜歸休早,今勝賀老還。
高聳的樓臺坐落于竹樹之間,清澈的湖水陪伴著我悠閑的身影。清淺的溪水旁是采香的小徑,圓圓的水域便是那明月灣。放生魚兒順應它們的本性,搬運石頭堆疊成自家的假山。暗自欣喜能早早辭官歸隱,如今比賀知章歸鄉更覺滿足。
危臺:高聳的樓臺。
歸休:辭官退隱。
賀老:指唐代詩人賀知章,晚年自請歸鄉,玄宗曾作詩贈別,時人傳為美談。
此詩或為詩人晚年退隱后所作。當時詩人已脫離官場紛擾,于南湖臺構筑閑適生活,通過描寫周邊景致與日常雅事,反映其遠離塵俗、回歸自然的心境。
全詩以“閑”字貫穿,描繪南湖臺的清幽景色與歸田生活的自在,通過放生、疊石等細節展現隨性自然的生活態度,尾句借賀知章典故突出提前歸隱的滿足,是一首典型的歸隱閑適詩。
長江天際一帆開,拂袖離歌下越臺。君去幔亭回首望,霞光猶似赤城來。
溪橋過雨路初乾,步入陽明眼界寬。酒甕峰回開罨畫,羽衣人去剩還丹。青鞋布襪真乘興,野蔬山肴漫合歡。塵慮頓空留竟日,不知三島在人間。
湖海風云暗,道涂霜雪清。如何一年盡,翻使百愁生。俗薄乖留計,時危緩去程。家人團坐夜,應悉旅中情。
盤空石路草纖纖,白鶴仙人尚有巖。松偃即披云作蓋,瀑飛還掛水為簾。采芝綺夏何須出,食蕨夷齊亦太廉。種黍滿田長釀酒,棲遲何嘆歲年淹。
牢落東南老樹村,蕭蕭木葉擁柴門。秋聲萬里西風急,云氣三更北斗昏。鮑叔交情貧里見,張巡節義死中論。欲攀蟾桂非無路,猶信仙桃別有源。
狂歌枉似缺瓊壺,大患前緣有此軀。欲葬吟魂無凈土,難膠斷夢恥懸弧。十年轉石空留響,兩掌摶沙獨笑吾。一字冥冥逢百丈,不辭萬世墮禪狐。
春雨濡毫月作燈,硯池經歲未曾冰。山陰道士換鵝筆,寫到晴云第幾層?
杯中蛇去無恙,醉里詩成有神。相逢不及世故,長年倍覺情親。置王坦之膝上,著陳長文車中。何似維摩丈室,蕭然一榻清風。
曾向天涯釣六鰲,引帆風緊隔銀濤。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情雨露高。七國游談厭犀首,十年奔走嘆狐毛。爭如蓑笠秋江上,自鲙鱸魚買濁醪。
吉貝衣單木屐輕,晚涼門外蹋新晴。相逢故舊無多語,解說邊壚骨董羹。
接得少林枝葉,滿腰風雪馨香。一自飄零庾嶺,花光也解流芳。
清涼風景最清幽,林木參差水自流。幾處朱門成白屋,數行翠柳映青眸。隔籬雞犬聲相應,滿桌瓜蔬客可留。野老多情詢舊友,晨星寥落令人愁。
郁郁薶高樹,茫茫見碧岑。風聲成萬籟,云影落輕陰。
如此風光那得愁,開燈便晤散燈繇。綺窗月透猶招飲,紫陌花清入座收。論到千愁添俠韻,算來幾種應題留。升平樂事緣非淺,重擬近君百尺樓。
會稽嵇叔夜,才氣浩不群。平生癖于鍛,馀好在琴尊。不如一長嘯,攜琴學蘇門。可憐廣陵散,奇弄今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