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峴山羊公祠堂
休哉羊叔子,輔晉功勛大。化行江漢間,恩被疆埸外。中國倚而安,治為天下最。開府多英僚,置酒每高會。徘徊臨峴首,興言何慷慨。
此山自古有,游者千萬輩。堙滅皆無聞,空悲歲月邁。公乎仁澤深,風采獨不昧。于今墮淚碑,觀之益欽戴。
卓有王源叔,文學偉當代。借麾來襄陽,高懷極恬退。山姿列云端,江響拂天籟。行樂何逍遙,覽古忽感概。不見叔子祠,蕪沒民疇內。千金贖故基,廟貌重營繪。襄人復其祀,水旱有攸賴。太守一興善,比戶皆歡快。源叔政可歌,又留千載愛。
休哉羊叔子,輔晉功勛大。化行江漢間,恩被疆埸外。中國倚而安,治為天下最。開府多英僚,置酒每高會。徘徊臨峴首,興言何慷慨。
此山自古有,游者千萬輩。堙滅皆無聞,空悲歲月邁。公乎仁澤深,風采獨不昧。于今墮淚碑,觀之益欽戴。
卓有王源叔,文學偉當代。借麾來襄陽,高懷極恬退。山姿列云端,江響拂天籟。行樂何逍遙,覽古忽感概。不見叔子祠,蕪沒民疇內。千金贖故基,廟貌重營繪。襄人復其祀,水旱有攸賴。太守一興善,比戶皆歡快。源叔政可歌,又留千載愛。
美好啊羊叔子,輔佐晉朝功勛卓著。教化施行于江漢之間,恩澤覆蓋到邊境之外。中原依賴他得以安定,治理成效為天下第一。開府設置有眾多英才幕僚,置辦酒宴常舉行盛大聚會。徘徊于峴山之首,抒發感慨是多么激昂。此山自古就有,游覽者成千萬。但都被埋沒而無聞,空自悲嘆歲月流逝。羊公仁澤深厚,風采獨存未被磨滅。至今墮淚碑仍在,觀之更添欽敬愛戴。卓越的王源叔,文學成就稱雄當代。持節來到襄陽,心懷高潔淡泊退隱。山姿羅列云端,江聲拂動自然之音。行樂多么逍遙,覽古忽然感慨。不見叔子祠堂,已被雜草埋沒在民田之中。用千金贖回故基,重新營造繪制廟貌。襄陽百姓恢復祭祀,水旱災害有所依賴。太守一興善舉,家家戶戶皆大歡喜。源叔政績值得歌頌,又留下千載愛戴。
羊叔子:即羊祜(221-278),字叔子,西晉名將、政治家、文學家,以仁德治邊著稱。
開府:古代高級官員開設府署,辟置僚屬的制度,漢代僅三公可開府,晉代擴大范圍。
峴首:峴山,位于襄陽城南,羊祜常登此山感慨。
墮淚碑:羊祜死后,襄陽百姓在峴山立碑,見者流涕,故稱。
王源叔:生平未詳,當為宋代曾任襄陽太守的官員,詩中贊其重建羊公祠堂。
借麾:指持節任職,麾為古代指揮軍隊的旗幟,代指官職。
蕪沒:被雜草掩蓋、埋沒。
比戶:家家戶戶,形容普遍。
此詩當為詩人途經或任職襄陽時所作。宋代襄陽仍保留對羊祜的紀念傳統,然羊公祠堂因歲月流逝漸趨荒廢。時王源叔任襄陽太守,主持重修祠堂,詩人有感于前賢功績與今太守善舉,遂作此詩以寄懷。
全詩以“寄題”為線索,先贊羊祜輔晉安邦、仁澤深遠的功績,再嘆其祠堂荒廢之景,最后頌王源叔贖基重建、惠及百姓的善政。既弘揚了仁政愛民的傳統,也肯定了地方官員延續文化記憶的積極意義,是一首融合歷史追思與現實關懷的詠史佳作。
擾擾膠膠且罷休,會栽奴橘滿汀洲。但教方寸無馀事,不必林泉學枕流。
膝下方嬌小,非男亦勝無。可憐頻失乳,未得復將雛。一月行邊上,三齡向海隅。黃泉有慈母,念爾淚如珠。自失餔糜婦,家中日益貧。東門如復出,黃口托何人。況此桑榆日,尤須菽水身。此行惟數月,即返莞江濱。
勝友欣傾蓋,羈宦懶書空。愛君筆力清壯,名已在蟾宮。蕭散英姿直上,自有練裙葛帔,豈待半通銅。長短作新語,墨紙似鴉濃。山吐月,溪泛艇,率君同。吾儕轟飲文字,樂不在歌鐘。今夜長風萬里,且倩泓澄浩蕩,一為洗塵容。世上閑榮辱,都付塞邊翁。
臥病長安不出門,話歸南國暫留尊。春來日日風塵色,海畔冥冥天地昏。坐傍桃花停岸舸,行隨楊柳到江村。楚山亦有蘼蕪草,游子空傷萬里魂。
八月秋高天宇清,東籬菊綻黃金英。感君惠我紛數莖,根連宿土何敷榮。為愛晚節風霜更,妍華不肯青春爭。閒來移植臨軒楹,晴窗對坐逸興生。有時憑闌詩欲成,幽香馥馥供吟情。有時歌嘯清樽傾,佳色粲粲階前呈。夕餐落英聞屈平,古來不獨陶淵明。何當過我解我酲,與君同結歲寒盟。
鴻雁飛矣,或群或伍。孰是人斯,煢煢其處。
山蹊屈曲石玲瓏,今古游人興不窮。一一圓明人不識,卻尋石□任中通。翠屏青紫互高低,清凈仙人薜荔衣。正好觀心坐巖下,忘歸卻是不忘歸。
渡水復登山,浮云似我閒。村花當徑發,林鳥背人還。綠酒堪怡性,丹砂可駐顏。幾多名利客,白首叩秦關。
層層破衲沖云寒,披發蒙頭不著冠。話到傳心無半字,活人長施一丸丹。
克賓一字入公門,有理難伸笑殺人。隱靜不行興化令,他年誰道棒頭親。
捲簾憐雪色,此日憶袁安。籬菊疏還媚,長松拙更寒。凌空孤塔迥,刺眼萬峰攢。何得求羊侶,相將把袂看。
三月多風雨,門前澗水侵。岸花無一片,園柳忽成陰。有客因留飲,呼兒取次斟。橋南春郭外,珍重肯幽尋。
小陽庭院小籬東,一色斕斑映晚楓。但保紅顏全晚節,何曾薄命怨西風。三秋換骨丹砂冷,萬卉回頭粉黛空。底事天心憐隱逸,與他富貴殿群紅?
淩晨巾我車,天宇極清廓。閑從同心人,蓮洞視興作。興作夫何為,講堂開正學。正學誰同心,令君與縣博。共結逍遙游,散此無懷樂。天路入虛無,地勢干碧落。三心浣飛泉,千仞書石壁。遙望飛云峰,憶我朱明宅。浩氣窮八纮,聊茲寄鴻跡。
坡老不期遺李廌,歐公猶誤取劉暉。點頭道有朱衣吏,今古相傳未必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