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太平興國宮
香爐峰下宅天官,三界方知可往還。
白石眼前分世路,紫云頭上接天班。
滄溟豈隔毫芒內,憶劫皆歸瞬息間。
但得心源到真境,凌虛鸞鶴會躋攀。
香爐峰下宅天官,三界方知可往還。
白石眼前分世路,紫云頭上接天班。
滄溟豈隔毫芒內,憶劫皆歸瞬息間。
但得心源到真境,凌虛鸞鶴會躋攀。
香爐峰下是天官居住的仙宅,才知三界之間竟能自由往返。眼前白石將人間道路分明劃分,頭頂紫云與天庭仙班直接相連。浩瀚滄海怎會阻隔于毫芒之內,億萬年劫數(shù)都歸于瞬息之間。只要心靈本源抵達真實之境,凌空的鸞鶴自會前來相邀登攀。
宅天官:天官居住的仙宅。天官,道教中天上的神官。
三界:佛教指欲界、色界、無色界,此處泛指天地人各界。
分世路:分隔世俗與仙凡之路。
天班:天庭的朝班,指仙官行列。
滄溟:大海。
毫芒:極細微之處。
憶劫:億萬年劫數(shù),佛教中“劫”為極長的時間單位。
心源:心靈本源。
凌虛:凌空。
鸞鶴:傳說中的仙鳥,常為仙人坐騎。
此詩為作者游覽太平興國宮時所作。太平興國宮為宋代著名道觀,位于香爐峰下。詩人通過描繪宮觀周邊的奇景,表達對道家真境的向往。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及詩人心境,因史料未詳,暫不可考。
全詩以太平興國宮為依托,通過仙奇之景的描寫,展現(xiàn)道家超脫世俗、時空交融的玄妙境界,表達詩人對心靈抵達真境的追求。語言凝練奇?zhèn)ィ庀蟮湫停撬未}詠道觀詩歌的代表之作。
千年一度見河清,看畫令人憶太平。不是當年培養(yǎng)力,諸公那得共登瀛。
朔風漠沙白,瘴日越荔丹。出門萬里道,爭似二頃田。拜塵素所薄,知命復何言。鄙夫競聲利,石火寒無煙。清風桐江水,捷徑終南山。丈夫時用舍,所貴無泚顏。得喪固一瞬,芳臭俱百年。坦途有覆轍,窮哭誰復憐。乾坤渺無際,我身虱其間。浩氣貫元化,漸著豈不關。見可乃合道,行險祗自殘。平生作霖志,詎肯懷土安。風云有嘉會,時至容何難。君看激海鵬,振翮青霄端。
相逢無路避青蛾,十五燕姬細馬馱。老眼年來觀道熟,妖嬈知柰石腸何。
伾山英氣降鴻儒,一病光陰隙過駒。醫(yī)俗主人辭勁竹,吊亡高士致生芻。牙簽架上遺經(jīng)史,寶墨床頭卷畫圖。莫怪挽詩多慘切,白楊風雨夜臺孤。
秋水才深四五尺,扁舟斗轉疾于飛。可憐物色阻攜手,正是歸時君不歸。
戎裘殊麗學彎弓,十指纖柔力未充。多被朋儕齊謔笑,強顏無奈臉蓮紅。
繁絲豪竹弄新聲,絳蠟光分綺席明。投轄已?厭此夕,飛觥何惜到殘更。酒酣風月胸中滿,詩就云煙紙上生。憶昔洪都高客賦,獨誇王勃最先成。
山雨蕭蕭不肯住,天寒云愁光景昏。桃李紅白春風面,有恨無言空淚痕。高林縹緲強可見,茅屋半山煙雨昏。誰家一幅鵝溪絹,古畫猶存水墨痕。
小閣籠燈焰未圓,尚分馀瘦到今年。奴言茶鼎蠅能語,自補書簽蠹不全。半病未宜知夜雨,一涼惟恐是秋天。明知薄酒宵難覓,且自科頭味醉眠。
生意垣成舜水東,隱居之子有仙風。露凝曉圃三芝秀,日炫春林萬杏紅。玉訣致身躋壽域,禁方隨俗施神功。何時與論環(huán)中妙,一理周流六合通。
偕老舊盟廢,半生清影單。好名吾獨累,分謗子能賢。淚咽垂髫女,吞聲執(zhí)手言。間關句曲路,憶著便潸然。
烽火連諸郡,旌旗轉百蠻。野鶯先客至,江雁及春還。吳楚青天迥,瀟湘白日閒。登臨慰懷抱,況復近鄉(xiāng)關。
初日上蒼涼,峰巒接大荒。懶云依鳥徑,馴虎臥僧廊。水碧聰明井,燈青慧遠堂。禪心秋共寂,徙倚近香床。
庸田使者乘軺車,閱得太史河渠書。姚江農(nóng)民西引領,庶幾來此吾其蘇。傷心今歲夏秋月,甘雨不降禾苗枯。海潮東回救不得,老稚無異涸轍魚。曩從官軍過州境,編戶奔走頻供需。計畝斂錢筑城去,役繁未見民力紆。正逢稔歲亦饑餒,遭此乾暵窘室廬。往年有詔甚寬厚,恩澤至今流海隅。既蠲湖田主戶米,亦減水深長蕩租。皇華光臨浙江左,忍視瘡痏無完膚。曉霜方寒問道路,冬雨未霽行泥涂。我愿歲豐水旱無,公賦早輸私有儲。國家富足民歡娛,且免使者勤馳驅。
天淚淋浪瀉巨雨,天喉噴薄奔雷聲。問天傷心以何事,降此怒威下土臨。山如弱兔顫絨毛,水如柔絲吹飄搖。羸羸老松楚宮腰,栗栗大石雞雛嬌。我牛聞之快鳴嚎,我民笑指如鈞韶。耕種事急在眉梢,天公如此無祈邀。但請后日無狂驕,漫我平疇漂我苗。須臾雨止萬物巋,虎頭蛇尾天何頹。檐邊樹末滴馀微,千山空翠嵐來飛。泡桐落盡空枝丫,鳥集翹仰解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