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觀御飛白書應制
圣德天攸縱,慈闈寶訓崇。
飛毫邁古法,方丈奪神功。
輕素飄驚吹,長煙疊遠空。
點孤時戯蝶,波偃乍騰虹。
洛畫誠難并,奎躔或可同。
猥叨宸筆賜,羽翼誓輸忠。
圣德天攸縱,慈闈寶訓崇。
飛毫邁古法,方丈奪神功。
輕素飄驚吹,長煙疊遠空。
點孤時戯蝶,波偃乍騰虹。
洛畫誠難并,奎躔或可同。
猥叨宸筆賜,羽翼誓輸忠。
圣上的品德是上天賦予的,對太后的教誨十分尊崇。圣上揮毫書寫超越了古代的技法,在一丈見方的紙上盡顯神奇功力。輕薄的紙箋如被驚風吹動般飄揚,筆畫似長煙在遠空中層層疊疊。點畫像偶爾戲耍的蝴蝶,波折處如突然騰起的彩虹。洛水神龜所獻的洛書實在難以與之媲美,或許只有奎宿星辰的光輝能與之相同。我有幸得到圣上御筆賞賜,發誓要像鳥的羽翼般盡忠效力。
攸縱:所賦予。
慈闈:指太后。寶訓:太后的教誨。
飛毫:揮毫書寫。
方丈:指一丈見方的紙。
輕素:輕薄的紙。驚吹:狂風。
洛畫:即洛書,傳說中神龜從洛水背負而出的祥瑞之書。
奎躔:奎宿的星次,古人認為奎宿主文章。
猥叨:謙辭,有幸得到。宸筆:皇帝的御筆。
應制詩是封建時代臣僚奉皇帝之命所作、所和的詩。此詩應是詩人在觀賞皇帝飛白書后,奉皇帝之命而創作。當時處于封建王朝,皇帝的喜好和文化活動往往受到臣子的關注與追捧,詩人借此詩表達對皇帝書法技藝的贊美和忠誠。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帝的書法技藝和圣德,突出特點是語言華美、用典豐富。在文學史上,應制詩多是為了迎合皇帝,文學價值相對有限,但它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君臣之間的交流互動。
別已三年久,情堪萬里余。常勞燕塞雁,不到蜀江魚。浩蕩心中事,遲回紙上書。白頭還好在,一淚滿朝裾。
不是天民與圣軍,黃泉螻蟻聚愛墳。衰顏襤褸何能樂,亦匱綾綢與眾分。
極目江波闊,驚心沙岸摧。倚巖誰搆閣,斷石自封苔。水鳥隨潮去,風帆逆浪來。江山千古恨,盡付掌中杯。
行尋春草徑,坐敞白云扉。展席面流水,抱琴看翠微。紛紛浮世改,落落故人稀。尚意陶徵士,柴車日暮歸。
三月云間同上日,理官判府總英髦。香風又動紅蓮幕,雨氣微侵白苧袍。刺史燕居邀論事,掾郎鵠立看揮毫。衰翁亦是淮南客,拭目青霄望爾曹。
雖然鼙鼓息,途次尚腰弓。殘燒枯桑外,愁陰大澤中。妖狐啼白日,新鬼哭秋風。道側仳離者,時時掩袂逢。
遠絡叢峰間,平流盤石上。月照欲成潭,風吹不生浪。聲兼寒葉下,色映秋苔漲。野客照羸顏,曾來倚筇杖。
上國鶯花,當年多少,紅袖烏紗。殢酒情懷,釀春天氣,不似京華。西郊芳樹鳴笳,問別夢依依謝家。絲竹消年,江湖聽雨,又指天涯。
瀟湘綠玉昆侖石,移向高堂之素壁。四座涼風帶雪吹,半窗疏雨和煙滴。九疑夢斷瑤瑟寒,貼云影落雙飛鸞。霓旌掩冉欲歸去,美人持贈青瑯玕。也曾拂拭蒼苔色,坐弄參差楚天碧。曲終日暮山鬼啼,自寫幽情寄相憶。
挐云揪石出天寰,屈突盤紆勢悍蠻。扼險蹈虛神氣足,斷崖絕壁綠回環。
吾慕竹溪逸,愛此竹樹林。悠然展幅素,綠玉何蕭森。萬竿挺寒翠,千畝橫素陰。亦有高節士,結廬江水潯。夾池亂橘柚,拂檻鏘球琳。詎開蔣詡徑,但撫山公琴。朅來仙省游,雙管耀華簪。截彼虬龍簳,寫茲鷟鸑音。無為眷荊渚,寤宿增遐心。此君在幾席,可以澹塵襟。念本孤生植,冉冉泰山岑。愿為瑯玕贈,徙倚一長吟。
草沒離宮舊路賒,錦帆曾說到天涯。孤城日暮東風急,落盡當年綵樹花。
交深交淺情俱好,花落花開宴屢嘗。佳會一時云乍合,虛亭六月水生涼。瓊芝成凍分金碗,蓮實泛杯擘翠房。公愨此時曾縱飲,錦箋寧有墨蜚香。
十羊煩九牧,自古貽笑嗤。任賢茍不貳,焉用多人為。師行仰供給,州縣方告疲。差徭逮所歷,添官有權宜。柰何乘此勢,爭先植其私。百司并效尤,貨賄從橫飛。列坐隘公堂,號令紛披離。名稱到輿隸,混雜無尊卑。正官反差出,道路不停馳。徇祿積日月,官吏之所希。此輩欲何求,朘剝圖身肥。世皇一宇宙,四海均惠慈。盜賊乘間發,咎實由官司。云胡未悔禍,救焚用膏脂。姻婭遂連茹,公介棄草茨。農郊日增壘,良民死無期。天關深虎豹,欲語當因誰。
兩地無千里,誰能憶舊游。李邕歸北海,徐稚臥南州。月出微云斂,風來宿雨收。羨君雙足健,獨上水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