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神山縣玉兔寺
國朝梵剎多新額,玉兔名存四百年。
曾為皇唐稱瑞應,得于炎宋保流傳。
荊山溫潤嘗凝化,月窟精神主缺圓。
寺記廢興書異事,豐碑采摭盡雕鐫。
國朝梵剎多新額,玉兔名存四百年。
曾為皇唐稱瑞應,得于炎宋保流傳。
荊山溫潤嘗凝化,月窟精神主缺圓。
寺記廢興書異事,豐碑采摭盡雕鐫。
本朝的佛寺大多有了新的名號,玉兔寺的名字卻留存了四百年。它曾在唐朝時被視為祥瑞之兆,到了宋朝也得以保存流傳。此地如荊山美玉般溫潤,似凝聚了天地造化,又如月中宮殿蘊含著缺圓的哲理。寺中的記載書寫著興衰和奇異之事,高大的石碑上刻滿了搜集來的內容。
國朝:指當時作者所處的朝代。
梵剎:佛寺。
瑞應:吉祥的征兆。
炎宋:宋朝的別稱。
荊山:相傳卞和得璞玉于荊山,這里比喻美好之地。
月窟:傳說月的歸宿處,這里有神秘、變幻之意。
采摭:搜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玉兔寺歷經唐、宋兩朝,在作者所處朝代依然存在。當時可能佛教寺廟發展有所變化,新的寺廟不斷興起,而玉兔寺憑借其歷史和傳說得以保留,詩人或許是聽聞其名或實地游覽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玉兔寺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傳承。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用典展現歷史滄桑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寺廟文化和歷史變遷提供了一定資料。
云水郊深退老堂,公來野服換龍章。四朝盡瘁身猶健,一德同寅福未央。小隱聊堪供放浪,神州終倚致平康。功成他日歸休地,海表家風有故鄉。卜宅他鄉得偃休,忘懷遇坎復乘流。功高天地云龍會,心寄丘園水石幽。墨客騷人多賦詠,金堂玉室縱追游。公念問舍真無負,自是豪英百尺樓。
麴塵羅剪麝塵封,淡紫殷紅疊幾重。想得雙文曾插髻,夢回檀枕墜香濃。
萬夫餓腹待倉儲,三戶窮民守破圩。疲瘵不禁鞭撻甚,長官對酒且歡娛。
篋有進賢草,家無封禪篇。琴書鮮長物,歲月足丹鉛。不朽中郎筆,新題有道阡。如公堪目瞑,何必羨長年。
僧寺紅亭映水涯,袈裟來去各乘槎。午食不離荷葉飯,夜燈長結素馨花。
野性無羈管,同人作漫游。曲橋流水細,古木小亭幽。禿筆憑誰借,清詩索我酬。扁舟閒倚岸,鎮日此淹留。
與君同門復同心,一日不見愁盈襟。有時招邀到燕市,我為高歌君為斟。酒中慷慨論千古,意氣寧為黃金許。遼左烽煙飛羽馳,相對裂眥瞑不語。秋風君著錦衣歸,高堂歡笑色欲飛。而我似潛復似躍,胡蘆爛醉欲何為。
逢此百罹寒徹腹,閉門兀兀擁昏晨。藥煙作篆輕纏鬢,盆菊開殘瘦倚人。奮膊拿云空自許,轉腸向壁剩微呻。強撐皮骨勤珍護,摩眼須留瞥海塵。
涉江誰作賦,人爭許,沈斜陽。看律步清真,情深漱玉,韻越夢窗。十載江關留滯,念家山、凄切斷柔腸。費盡才華詠絮,曲高獨奏清商。滄桑。風雨起蒼黃。星月吐輝光。覺盛世難逢,青春可再,意氣昂揚。誰料突遭橫禍,竟殞身、愉悅化悲涼。詞媛名標彤史,英靈永伴閑堂。
養花天氣半晴陰,紫艷看看逐日深。南國浪夸金作步,廣平曾是鐵為心。芙蓉江上色堪并,桂子月中香莫尋。回首揚州那可到,憑闌休作越人吟。
蜀客休誇石鏡平,巨靈親置白云庭。老龍化作髯翁坐,呼吸雷風寂不驚。
相逢何必曾相親,爾我之間即古人。健翮摩天橫大海,孤尊泛月映千春。放形稍喜呼牛馬,遣志惟當混耒綸。攜得君家新柳色,茗初雨止卜香巡。
東鄰稻上場,勞之以一壺。西鄰女受聘,賀之以一襦。誠知物寡薄,且用交里閭。努力畢農功,租賦勿后輸。
自昔稱三鳳,瑯玕兄早餐。今飛帝城去,長路雪霜寒。弟失風云便,蕭蕭摧羽翰。遂令歌舞隔,丹穴憶長安。
典禮南宮侍禁筵,還因奏績荷恩偏。牢尊特遣中涓賜,楮幣親從少府傳。漫擬恩華同八座,猶將名字廁群仙。多慚袞職曾無補,一卷牙簽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