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董之南見贈
章甫不入越,夏蟲多拘時。
生無適俗韻,舉世誰知之。
鐘嶸不并世,無人識丘遲。
雖有落花句,知為何等詩。
如逢賀賓客,方嘆烏棲辭。
我初出險語,俗子爭唐嗤。
俛眉欲從事,復恐遭文移。
亦知適楚車,安可從北馳。
董家名父子,平生所懷思。
雖云識面晚,相聞已相知。
君詩有古意,且結皓首期。
端能啖杞菊,時復過天隨。
章甫不入越,夏蟲多拘時。
生無適俗韻,舉世誰知之。
鐘嶸不并世,無人識丘遲。
雖有落花句,知為何等詩。
如逢賀賓客,方嘆烏棲辭。
我初出險語,俗子爭唐嗤。
俛眉欲從事,復恐遭文移。
亦知適楚車,安可從北馳。
董家名父子,平生所懷思。
雖云識面晚,相聞已相知。
君詩有古意,且結皓首期。
端能啖杞菊,時復過天隨。
戴著禮服帽到越國去不被接受,夏蟲大多受時令限制。我生來就沒有迎合世俗的氣質,全天下有誰能理解我呢?鐘嶸沒和我生活在同一時代,沒人能賞識我如丘遲般的才華。即便有像寫落花那樣的佳句,又有誰知道這是怎樣的好詩。就像只有遇到賀知章,才會贊嘆李白的《烏棲曲》。我一開始說出驚人之語,庸俗之人爭相嘲笑。我低頭想要隨波逐流,又怕受到公文的責難。也知道要去楚國的車,怎么能朝北行駛。董家有名的父子,是我平生一直想念的人。雖說見面很晚,但通過聽聞已經相互了解。你的詩有古人的意趣,還相約做隱居之人。你真能像陸龜蒙一樣安于吃杞菊,還時常來探訪我。
章甫不入越:章甫,古代的一種禮帽;《莊子·逍遙游》記載,宋人拿著章甫到越國去賣,越國人斷發文身,根本用不上。
夏蟲多拘時:出自《莊子·秋水》“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指受時令限制。
適俗韻:迎合世俗的氣質。
鐘嶸:南朝文學批評家,著有《詩品》。
丘遲:南朝文學家,以《與陳伯之書》《侍宴樂游苑送張徐州應詔》等作品聞名。
賀賓客:指賀知章,他曾任太子賓客。
烏棲辭:即李白的《烏棲曲》,賀知章讀此詩后贊嘆不已。
險語:驚人之語。
唐嗤:公然嘲笑。
俛眉:低頭,指屈服。
文移:官府文書。
適楚車:去楚國的車。
皓首期:像商山四皓那樣隱居的約定。
啖杞菊:吃杞菊,指過清苦的隱居生活,陸龜蒙有“杞菊賦”。
天隨:陸龜蒙自號天隨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不被世俗理解、才華難以施展的環境,而董家父子的出現讓他找到了知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世俗偏見,不認可詩人獨特的創作風格和思想。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懷才不遇、堅守自我以及對知音的渴望。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使詩歌富有文化底蘊和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情感世界。
青鞋黃帽綠蓑衣,釣雪舟中雪政飛。歸自嚴州無一物,扁舟載得釣臺歸。
更閱人間語,誰堪出處同。江湖星自客,詞賦日猶工。物色馀爭席,生涯見轉蓬。延陵皮相士,竟失被裘翁。
水天空闊浩無津,物外神游夢里身。晚望每嫌山色遠,夜聽已厭浪聲頻。仙槎路熟星河使,戎馬憂深嶺海臣。思獻江都二三策,漢庭垂意驗天人。
徑繞寒流轉郁紆,夾堤山色望中殊。草堂似卜東西瀼,畫舫如過里外湖。鶯喚曲欄春臥穩,鶴窺深戶夜吟孤。問奇日載花間酒,莫謂投閑一事無。
清輝華絢紫茸茵,開到亭亭照眼新。綻綠初停宮禁夜,搖紅深護洞房春。輕綃幢焰籠雙喜,錦帳深光解百顰。為惜寒風飐零落,妝成不喚捲簾人。
沙頭薄暮生林樾,煙水茫茫沙雪白。女墻夜靜潮無聲,惟有中天一片月。年年故宮照禾黍,年年商船照歌舞。
楊柳三眠午未醒,楊花飛雪散星星。海中蜃氣春浮島,月下胎仙夜降庭。尺素書來云錦織,紫鱗躍處浪紋腥。樓前政有三株樹,剪斷西山一半青。鄰近桃源雞犬家,不緣迷路得看花。衣裳總濕三危露,服食唯消五色霞。鶴冢浪磨崖上字,漁舟潮閣渡頭沙。石盤棋子都狼藉,莫向人間問歲華。
佳節重歡娛,游人勝兩都。笙歌填陸海,日月麗天衢。健想凌云筆,奇觀隱市壺。子??针[幾,幽恨可能無。
萬竅于喁風割耳,梅影橫斜耿煙水。殺雞為黍政追隨,七峰共作隱君子。忽舉陽關餞行人,去去莫愁官長嗔。但知所領馬曹似,清談更覺子猷真。谷風嘗譏朋友絕,子貢毋輕原憲拙。期公鴻雁不空回,開緘八行劃如鐵。汗血神駒卓錐耳,去似蒼崖決積水。據鞍年少笑西征,神仙中人梅氏子。平生胸抱不由人,點額再歸曾未嗔。儀舌尚存斯足矣,卞玉那愁無識真。一官聊續箕裘絕,登山莫厭芒鞋拙。會使狗偷掃地無,不須蜂蠆揮鉅鐵。山頭枯木半生耳,山下琉璃剪碧水。登山臨水兩超然,刻燭千篇對夫子。我生也是不羈人,白眼望天人共嗔。相逢賴有知音鮑,揮麈不疑咳唾真。子今更與竹林絕,我獨凄然守株拙。望公聲譽騰九天,不惟去作錚錚鐵。
結發相與友,不異雷與陳。風波蕩萍梗,所歷為參辰。君行初向河南時,輕裘快馬懸明珠。光輝五色照行路,悔不相從同曳裾。遙聞鴻雁聲嘹喨,冀得云中尺素書。素書宛見陳重面,我亦揚舲別鄉縣。京華為客忽相逢,雕盤綺食諧歡宴。豈知宴集樂未終,風驚木落親庭空。訃音一紙淚成血,擗踴袒括何匆匆。我苦辭親思顯揚,只言得祿榮高堂。潘輿娛侍志所望,墓木己拱情可傷。祭之列鼎陳簠簋,不似生前歡菽水。更有暌離行役時,去住存歿無能知。君今得遇升平日,忠孝兼全兩無失。三年再上青云路,萬口稱揚聲籍籍。脫卻麻衣換錦衣,千軍駿馬如翚飛。但看蒼蒼佩印綬,與君同向江西歸。
翠裙白領眼中無,飛上木犀還一呼。乾坤未可輕微物,自在天機我不如。
青山似有根,拔地如筍起。小街曲回轉,轉不出山鄙。稍遠引其涂,橫過清江水。江水何澹澹,日抱山影洗。叢屋間舊新,隨勢能向背。亦若山所生,相洽等母子。俯仰山懷間,依偎無彼此。此地真可居,嗟予無寸地。明朝揖而去,一步一回徙。知山亦有懷,惆悵無能已。
懸崖瀉紅泉,石洞掛鐘乳。仙房碧玉梯,清涼了無暑。仙人洞口呼,相隨看花去。欲往還自迷,云深不知處。
市隱何須更買山,洋洋江上漫偷閒。莫愁流水無知己,挹得春風且解顏。寂寞龍睛回冷水,蕭條鶴發點新斑。長安輕薄休相妒,已去年華曾幾還。
恐傾南海成秋雨,急喚西風作晚涼。凈掃黎山須見骨,莫令楚客屢回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