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陵餞送
翠幕紅筵高在云,
歌鐘一曲萬家聞。
路人指點滕王閣,
看送忠州白使君。
翠幕紅筵高在云,
歌鐘一曲萬家聞。
路人指點滕王閣,
看送忠州白使君。
翠色帷幕、紅色筵席高高設在云端,一曲歌樂鐘聲響徹,千家萬戶都能聽聞。路上行人手指著滕王閣,看著為忠州白使君舉行的送別儀式。
翠幕紅筵:翠色的帷幕和紅色的筵席,描繪出餞別場面的豪華。
歌鐘:即編鐘,這里指奏樂。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在今江西南昌贛江濱。
忠州:今重慶忠縣。白使君:指白居易,使君是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此詩創作于白居易前往忠州赴任之時。當時白居易仕途不順,被貶忠州。在鐘陵(今江西南昌)有人為他舉行了餞別儀式,詩人在此背景下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白居易,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描寫餞送場面的熱鬧來烘托送別氛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俗和人際交往情況。
天吳翻風立海水,老鮫跳波剪長尾。殷殷空山霹靂聲,飛來海客爐中死。爐中冉冉浮炎煙,乃厲乃鍛成三年。铦鋒照川霜雪白,寶鍔出匣芙蕖妍。黃云崢嶸天宇廓,陰森日暮精靈躍。奇氣能教山魅愁,寒芒欲逼天星落。神物所屬非人求,會合亦似針磁投。遠從鰲背踏滄海,攜來萬里沙棠舟。出鞘蒼茫對晴昊,百感無端入懷抱。十年磨刃贈何人,夷門古路生秋草。
此山無路,及門者誰。會得擺手同歸,不然隨我來。
宮柳垂垂拂苑墻,啼鶯驚夢暗心傷。起來羞見空中絮,也得隨風入御床。
五倫始夫婦,伉儷誰不篤。況乃二十年,患難同顛覆?生世苦不諧,偕老愿斯足。奪我一人心,天乎何太酷!區區河魚疾,良醫手皆束。豈無海上方,不能占勿藥?徽音與令儀,一朝歸冥漠。靜言思平生,百身嗟莫贖。
昔共仙山飲石泉,云房璿室臥春煙。醉馀夢宿梅花月,游倦歸來蓮葉船。夜映丹光蒸五色,云瑤珠樹隱三天。相逢為憶山中事,竹杖芒鞋又隔年。
岷濤萬里望中收,振策危磯最上頭。吳楚青蒼分極浦,江山平遠入新秋。永嘉南渡人皆盡,建業西風水自流。灑酒重悲天塹險,浴鳧飛燕滿汀洲。
梅影下,瓊屑糝香階。紅酒扶頭寒擁被,朱唇呵手坐兜鞋。風動繡簾開。
建業蕭梁子,歷劫宗心祖。志公一會人,顯道騰今古。能執般若鋒,發信力難窮。豈羨金輪位,只樂佛心通。劈開三十二,金點琉琉器。燦爛爍光輝,誰解分明契。削去百千重,字字括歸宗。達佛真知見,不離此心中。義寫非臺鏡,廓照圓融凈。當頭底是誰,不識方稱定。心傳靜夜鐘,意在九霄中。佇聽鐘聲響,為人萬劫窮。青山藏不得,走殺參禪客。拶破洛浦珠,面前光烜赫。明月卻相容,獨坐大雄峰。三身與四智,妙在一塵中。
女皇煉石驅神工,三十六鼎燒天紅。中有一拳不敢煉,孤根直插蓬萊宮。頑碧矗云何嵂崒,瞱瞱神芝三秀茁。璚膏萬斛挹天潢,瀉向孤根種丹棘。四垂六趺相新鮮,繞足叢蘭春正妍。瑤圖已貌邀云筆,共獻瓊林第一仙。此圖云自蓬萊至,阿母曾煩青鳥使。北堂春永已忘憂,不為執殳思樹背。天南嫠彩日繽紛,宮錦翩翩介上尊。莫問如山并如海,且誇宜子更宜孫。
寒濤拍天涌,白晝亦常昏。山斷陡臨海,沙多高障村。間灘鷗鷺叫,怪石虎熊蹲。回視經行處,微茫屐齒痕。
海棠盛西蜀,豪壓春風涂。三月浣花溪,游人鄙金珠。少陵時居瀼,詩史切太虛。獨不被品藻,此理端何如。
兩窗明月一庭霜,佛屋風鈴語夜長。孤酌不多人易醒,九回腸付篆盤香。
治印可刮角,作字可稚拙。世有殘缺美,此理待評說。人物高大全,要美轉成丑。黃金無足赤,水純不可口。
美人家住越江城,翠袖紅顏最有情。猶是江南無雪地,雪中看得更分明。莫種西湖淺水濱,水清花艷各傷神。春光不與花相妒,花到開時卻妒春。玄都寂寞花無主,劍浦芳菲樹亦香。顏色似同風格異,劉郎非是舊劉郎。
涼風吹側帽,獨上最高樓。眼底誰知己,天涯又暮秋。平蕪雙落雁,野渡一孤舟。太息歲華晚,清光不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