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河南王氏所藏子敬帖
君家大令書盈紙,筆勢翩翩趣多媚。
雖云沓拖如少年,豈至拘攣同余興隸。
會稽七子五知名,此公風概尤超詣。
太極琁題猶重書,一時凜凜標英氣。
半袖精裓眾爭求,數幅新裙世猶貴。
當時親遇得已難,況復傳今僅千歲。
龍珠歸浦劍還津,此帖君藏真得地。
才披尺許目增明,鸞跂鴻驚欲飛逝。
硬黃響搨若傳吾,完璧摹刊愿垂世。
君家大令書盈紙,筆勢翩翩趣多媚。
雖云沓拖如少年,豈至拘攣同余興隸。
會稽七子五知名,此公風概尤超詣。
太極琁題猶重書,一時凜凜標英氣。
半袖精裓眾爭求,數幅新裙世猶貴。
當時親遇得已難,況復傳今僅千歲。
龍珠歸浦劍還津,此帖君藏真得地。
才披尺許目增明,鸞跂鴻驚欲飛逝。
硬黃響搨若傳吾,完璧摹刊愿垂世。
你家有很多王獻之的書法作品,筆勢灑脫,趣味妍媚。雖說其風格如少年般自在不拘,但也不至于像隸書那樣拘束。會稽七子中有五人知名,王獻之的風度氣概尤其高超。太極殿的匾額還由他書寫,一時間盡顯英氣。他在半袖僧衣、新裙上的題字眾人都爭搶求取,即便到現在人們依然珍視。當時能親見他的作品已很難,何況流傳至今近千年。如今這書法作品就像龍珠歸浦、寶劍還津,你收藏它真是合適。剛展開一尺左右,就讓人眼前一亮,字如鸞鳥舉足、飛鴻驚起,仿佛要飛逝而去。若能用硬黃紙響拓傳給我,我愿將它完美摹刻刊印流傳后世。
大令:指王獻之,他曾擔任中書令,人稱“王大令”。
沓拖:形容筆勢自在不拘。
拘攣:拘束。余興隸:隸書。
會稽七子:具體所指說法不一,這里可能泛指會稽一帶的文人。
風概:風度氣概。超詣:高超。
太極琁題:太極殿的匾額。
精裓:僧衣。
硬黃響搨:古代復制法書的方法,用硬黃紙蒙在法書上,以蠟和紙捶打,使法書字跡清晰地印在紙上。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看到王氏所藏的王獻之書法作品,被其藝術魅力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王獻之書法的高超藝術。突出特點是通過多種手法描繪書法的筆勢和價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王獻之書法的流傳和人們對其書法的推崇提供了資料。
足所以司履,所履必正道。邪徑謹勿由,由之為躄跛。
后圃香云拂曉臺,吳船新送菊花來。深秋客思渾無賴,野興崢嶸特地開。
大姨家住木棉頭,小姨相望荔支洲。荔枝有子酸且小,木棉花大如重樓。
飛燕身輕未是輕,枉將弱質在巖扃。今來不得同鴛枕,相伴神魂入杳冥。
江邊搖落景蕭疏,客里愁驚歲暗除。寒沼有冰膠破硯,晚窗無雪照殘書。青窺柳眼迎春笑,粉妒梅容待臘舒。自嘆新年歸未得,故園桃李復何如。
愁苦人意未相諳,率以初嘗廢后甘。王氏有詩旌橄欖,可憐遺詠在巴南。
泉下顏光祿,二紀瞻馬首。停驂肅松槚,風節應不朽。源深派河漢,蹙蹙尋常窄。嗜芰借甘滋,無涯君子澤。易經傳父子,前后弓帛賁。衣缽堂室中,千古發潛秘。晝扃熟鹿守,晨啟素鴉馴。延陵掛孤劍,吳月照峨岷。以心為形役,徇人失天真。蕨薇與杞荑,求仁始得仁。蟻封于何險,醯雞豈必嗤。須彌一目了,亭中大然之。龜雒儼如故,玉靈誠有知。歸艫帶江海,澡濯我清伊。輞川題作浪,武昌栽屬官。愛思如孔階,茸髯擺奇觀。懷仙津步翳,凡圣隔兩塵。長統植園果,老幼分甘珍。側生昂九霄,蕭森谷量簬。溪嵐翠欲滴,塵外嵇阮趣。
旦下烏石灘,暮泊嚴陵瀨。潺湲臥溪聲,慘澹宿山靄。所歷已陳跡,不忘惟嘉話。淚濕青云篇,撫襟慚慷慨。
雪老大開方便路,低頭卻入庵中去。者僧有眼恰如盲,卻被巖頭行一步。者僧好休不肯休,依然依路去悠悠。元來不會雪峰意,卻被巖頭甕贛頭。
古驛深山里,驅馳列嶂邊。更無塵拂面,惟有翠連天。繞洞田皆玉,翔波鳥亦仙。輶軒逢此勝,敢誦采風篇。
青青黃黃,雀石頹唐。槌殺野牛,押殺野羊。
黃流渺渺獨浮杯,俊鶻沖天亦快哉。玉麈談玄他日事,不妨兼帶此山來。
半餉西風暖換涼。巖花月魄襯云裳。一杯旋擘翠橙香。舊醞不妨排日醉,新篘尚可去時嘗。無何鄉里是吾鄉。
彩筆縱橫奪錦鮮,科兼文武得先鞭。論文結社稱詩友,痛飲狂歌是酒仙。日落槿花悲短景,名傳桂籍亦長年。探環化鶴非君事,魂去應登兜率天。
閉門三日雨如麻,想見高情遠俗嘩。止酒能忘杯泛蟻,抄書應喜字翻鴉。江通野水回春漲,雪壓云山隱暮霞。明日好攜青玉杖,沖泥來賞石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