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潤上人歸宛陵
我昔游宣城,稚節等雛鳳。稍知風物奇,未解入嘲弄。
歘爾鬢負霜,歲月雜機綜。唯有謝公亭,頗復到清夢。
上人宛陵秀,禪余喜吟諷。胸中淡無畦,妙覺自能種。
偶隨歐峰云,悠然入茅棟。談間無俗調,不應亭午供。
誰云佳少年,意氣極莊重。別我歸故山,索我贈言送。
鄰邦古法窟,老衲妙擒縱。伽黎宴湖海,名字走梁宋。
吾其從之游,射隼期必中。勿學漢陰人,終年徒抱甕。
我昔游宣城,稚節等雛鳳。稍知風物奇,未解入嘲弄。
歘爾鬢負霜,歲月雜機綜。唯有謝公亭,頗復到清夢。
上人宛陵秀,禪余喜吟諷。胸中淡無畦,妙覺自能種。
偶隨歐峰云,悠然入茅棟。談間無俗調,不應亭午供。
誰云佳少年,意氣極莊重。別我歸故山,索我贈言送。
鄰邦古法窟,老衲妙擒縱。伽黎宴湖海,名字走梁宋。
吾其從之游,射隼期必中。勿學漢陰人,終年徒抱甕。
我過去游覽宣城時,年少的氣節如同幼鳳。漸漸知曉那里風物奇異,卻還不懂去調侃。忽然間兩鬢染霜,歲月繁雜如織機。只有謝公亭,還常常進入我的清夢。上人是宛陵的杰出人物,禪修之余喜歡吟詩。心中淡泊無界限,能自然種下妙覺。偶然跟隨歐峰的云,悠然進入茅屋。交談間沒有俗氣的腔調,甚至不接受中午的供養。誰說他是佳少年,意氣卻極為莊重。他告別我回故鄉,向我索要贈言。鄰邦有古老的法窟,老和尚善于掌控。身披僧衣游歷湖海,名字在梁宋之地流傳。我要和他一起交游,期望像射隼一樣有所收獲。不要學漢陰人,終年白白抱著甕。
稚節:年少時的氣節。
歘爾:忽然。
謝公亭:在宣城,為紀念謝朓所建。
畦:界限。
亭午:中午。
伽黎:僧衣。
漢陰人:出自《莊子》,指抱甕灌園、拒絕使用機械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詩人曾游歷宣城,對當地的風物和文化有深刻印象。潤上人來自宛陵,詩人與之結識并交談,在潤上人歸鄉時寫下此詩相贈。當時的社會可能佛教文化較為盛行,詩人與僧人交流頻繁。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潤上人歸宛陵,突出了潤上人的氣質和才華。詩中既有對過往經歷的回顧,又有對未來的展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的交往和思想交流。
沿岸沙灘種蠣房,龍門高矗水中央。舟人指點青蒼里,臨水孤山玉桂香。蠻煙瘴雨一孤舟,薄宦飄蓬海盡頭。潮至月來雙槳動,滿天風露入欽州!
龍媒天廄種,老去力何衰。霜重銀蹄裂,天寒玉箸垂。華陽懷茂草,汧隴想青池。千里心猶在,駑駘莫浪欺。
石室書留壁縫青,先朝學士舊儀刑。非貪升斗腰頻折,幾閱風塵眼未醒。魚豕暫刪新注疏,尊罍多綴古鐫銘。可堪誤點進賢籍,白首空憐守一經。
向來諸老獨巋然,羸不勝衣萬事便。燈下細書批敕字,雪邊先著趁朝鞭。豈應無故令身健,卻止功名與世傳。遺奏定留封禪藁,憑誰吹送九重天。
尚留殘暑,陣陣榔椰雨。度臘殘荷今又吐,一味新涼如許。倦來夢入黃粱,蘆簾、竹簟、藤床。誰道羈人萬里,華胥當作還鄉。
中秋清絕冠秋天,間氣生賢得月先。一念來從金粟洞,三生曾伴赤松仙。繡衣踏遍江湖上,線履催歸雨露邊。且別崆峒朝帝去,它年來拍廣成肩。展開南極老人圖,是處青煙鵲尾爐。秋露九原淪厚澤,春風一道泳康衢。萬金藥散疲羸活,三尺刑清怨嘆蘇。只此陰功誰比大,中書有考可酬無。
宦情愁獨客,光景過三春。白發不私我,青山常對人。地偏塵鞅少,日落鵲聲頻。人坐能忘此,真成物外身。
楚天如夢,冷清清、飛入半灣斜照。枉渚回汀,三十六、一曲一波腸繞。水約裙拖,風催簟卷,遣盡閑懷抱。騷魂何許,愁根種滿香草。聽說江上樓臺,湘娥倚處,淚雨無昏曉。一點君山青礙眼,幾葉征帆歸了。斑竹飄煙,綠華乘霧,坐掩孤屏悄。鷓鴣啼過,為君譜出吟稿。
長安城西雙員闕。上有一雙銅雀。一鳴五谷生。再鳴五谷熟。
草樹縈回石磴盤,仰窺巖穴俯驚湍。坤維自設西江險,人世虛傳蜀道難。滿野黃云秋正熟,連溪翠葆雨初殘。地窮車馬從來少,應笑旄倪夾道看。
佛祖仰望不及處,暗通一線幾何深。冰嚴雪冷無人會,空瀉斷崖千萬尋。
滇楚千峰斷,當年立馬看。那堪亡國淚,還灑故人棺。彭蠡扁舟小,淩江素旐寒。首丘憑孺子,辛苦涉驚瀾。四十年長別,三千里寄居。生時知有子,歸日已無書。老仆尋先冢,荒畬繞舊廬。要離雖可近,未若返于初。惜汝風塵早,艱虞及弱齡。誦詩悲陟岵,聞禮夢趨庭。剝極終來復,藍深或出青。蘄黃張楚地,早愿返松扃。
石碗何年鑿,瑤燈此夕然。云流自五岳,月色近諸天。定里金輪轉,光中玉鏡懸。西來不滅影,常照法筵前。
南風起浩蕩,吹我德州航。黃塵翳白日,白日無輝光。順逆固有數,風伯亦何傷。
席中珍核來異方,烏椑正綠金棖黃。大谷消梨紫蒂長,蒲萄馬乳堆西涼。深秋楊梅有何嘗,羅浮定逢何二娘。洞庭霜橘苞苴忙,吳姬手擘三日香。可憐猶子留他鄉,終日忍饑如龜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