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生復用涂字韻喜予從東坡游作三篇見寄次韻答之后篇柬劉壯輿 其二
東坡十年作謗書,多情杖屨作歸涂。
雪堂公去頗削跡,來禽青李皆已枯。
秋風醉索武昌魚,腳敲兩舷聲函胡。
只今諸生典刑在,他日明公游石渠。
東坡十年作謗書,多情杖屨作歸涂。
雪堂公去頗削跡,來禽青李皆已枯。
秋風醉索武昌魚,腳敲兩舷聲函胡。
只今諸生典刑在,他日明公游石渠。
東坡十年被人寫成毀謗之書,滿懷深情拄著拐杖踏上歸途。雪堂主人離去后那里漸漸少有人跡,來禽樹和青李樹都已枯萎。秋風中他醉著索要武昌魚,腳敲著船舷聲音含糊不清。如今眾多學生的典范還在,日后賢明的公卿會進入石渠閣。
謗書:指詆毀他人的文字。
杖屨:拄杖漫步。
雪堂:蘇軾被貶黃州時所建的居所。
來禽青李:指果樹。
函胡:聲音含糊不清。
典刑:典范。
石渠:石渠閣,漢代宮中藏書之處,后泛指藏書之所或朝廷藏書機構。
蘇軾一生多次被貶,經歷坎坷。此詩創作時蘇軾可能已離世或處于被貶后的狀態。作者可能是蘇軾的友人或仰慕者,在聽聞蘇軾的遭遇后,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和蘇軾的學生情況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懷念蘇軾,感慨其人生經歷,同時對蘇軾的學生和賢能之士抱有期望。它展現了蘇軾在當時文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在文學史上反映了蘇軾的影響力以及人們對他的情感。
帶礪中朝望,詩書上將才。佩刀初制閫,橫槊自登臺。萬騎長城合,孤鴻大漠回。河梁人漸老,吟望獨徘徊。
霜風清木葉,秋意生蕭疏。沖星策曉騎,幽事將有徂。股蟲亂飛擲,道狹草露濡。傾暑物晨發,征夫已先途。浙米石間溜,炊火巖中廬。煙峰上初日,林鳥相嚶呼。意欣物情適,戰勝癯色腴。行樂信宇宙,富貴非吾圖。
黃石山原風物幽,賤子往年曾一游。舊行?柘已成徑,新藝禾麻應滿疇。馮衍能忘白首嘆,謝安須為蒼生憂。馀杭溪上明日發,愁殺楊花吹客舟。
醉舞花前倒接?,雙雙燕子共差池。留連只恐春光暮,芳露濕衣人不知。
至人斥八極,獨與造物游。大道無端倪,詎可以力求。鵬摶翅垂天,不作醯雞謀。清嘯發林麓,月落千山幽。
今為衣錦游,未遂衣錦歸。每憐江山是,自嘆人民非。道路榛莽塞,田疇禾黍稀。經行詢土俗,故老情依依。劇談昔日政,貪肆同封豨。懷奸比設阱,嬰禍類發機。幸遇圣明朝,民安家已肥。嗟我叨邑宰,才疏名更微。愿言竭愚衷,清慎志不違。治平二三策,何當達京畿。寸心已淵淪,馀事猶塵飛。投簪蚤稅駕,清風舊漁磯。
今古無過只一中,隨時適變不相通。圣賢心術無偏倚,事業雖殊道則同。
有獸維貍兮,我夢得之。其身孔明兮,而頭不知。吉兇何為兮,覺坐而思。巫咸上天兮,識者其誰。
紫潭出玄云,翳我潭中星。獨有潭上月,倒掛紫翠屏。我老不看書,默坐養此昏花睛。時時一開眼,見此云月眼自明。久知世界一泡影,大小真偽何足評。笑彼三子歐、梅、蘇,無事自作雪羽爭。故將屏硯送兩范,要使珠璧棲窗欞。大范忽長謠,語出月脅令人驚。小范當繼之,說破星心如雞鳴。床頭復一月,下有風林橫。急送小范家,護此涵星泓。愿從少陵博一句,山木盡與洪濤傾。
陽城拙催科,賈誼困遷謫。騎曹呼馬曹,罰滿何止百。一笑為闊略,坐免投此幘。鈴齋父黨尊,均禮不賜隔。人疑典午公,豈嘗有此客。連年三露章,慰薦飛絡繹。自慚骨相屯,顧使議見格。途窮窘論報,紙札謾搖擘。
金釵股。瑤琴譜。洞天相見神仙侶。東風惡。庭花落。舊歡雨散,余情云薄。莫莫。
寒雨宵深,獨坐繩床,悽然自思。憶荊釵典盡,非關沽酒,銀鐙話冷,為助翻詩。病少姑憐,貧還兒累,弱骨愁腸強自支。黔婁婦,嘆華年更短,未展雙眉。白頭紫誥相違。又豈料、瑤簪墮一枝。想夜臺風凍,羅衾漸慣,香魂步怯,紙帳來遲。世外孤零,人間憔悴,兩地情懷兩地知。無眠夜,對茶甌鏡匣,依舊年時。
天威亂糝瓊蕤密。一光吞盡千山碧。梅與雪爭妍。孤香風暗傳。玉骨從來瘦。不奈春僝僽。羌管一聲殘。水鄉生暮寒。
長嘯青油幕,雄談白氎巾。射雕新驃騎,圖象舊麒麟。雪照梁園夜,風高瀚海晨。遙遙雙鯉下,猶憶尚玄人。
幽尋意方結,奈此世累牽。凌晨驅馬別,持杯且為傳。相求苦非遠,山路多風煙。所貴明哲士,秉道非茍全。去矣崇令德,吾亦行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