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嘗會李商老于海昏識呂居仁于符離今已五六年矣偶見二公倡和詩各次其韻一首 寄商老
憶昔逢君夜雪中,高談未了酒尊空。
清漣綠筿今輸我,白璧黃金政負公。
渭水流清終異濁,池花變碧舊寧紅。
欲評此意君何在,長是蒼茫立晚風。
憶昔逢君夜雪中,高談未了酒尊空。
清漣綠筿今輸我,白璧黃金政負公。
渭水流清終異濁,池花變碧舊寧紅。
欲評此意君何在,長是蒼茫立晚風。
回憶過去在夜雪中與你相逢,暢快高談,酒喝完了話還沒說完。如今清幽的水波和翠綠的竹子我已擁有,而你卻辜負了富貴榮華。渭水的清流終究和濁流不同,池塘里的花由紅變綠。想要評說這番心意你卻在哪里,我常常在蒼茫的晚風中獨自站立。
海昏:古地名。
符離:古地名。
倡和:即唱和,互相以詩詞酬答。
筿:同“筱”,小竹子。
政:通“正”。
作者曾在海昏與李商老相遇,在符離結識呂居仁,五六年過去,偶然見到二人唱和詩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推測當時作者可能處于一種閑適但又懷念友人的心境,而友人或許有著不同的人生境遇。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人生變化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對比等手法運用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技巧。
永日微吟在竹前,骨清唯愛漱寒泉。
門閑多有投文客,親知盡怪疏榮祿,的是將心暗學禪。
尋花不問春深淺,
縱是殘紅也入詩。
每個樹邊行一匝,
誰家園里最多時。
丞相辟書新,秋關獨去人。
官離蕓閣早,名占甲科頻。
水驛迎船火,山城候騎塵。
湖邊寄家久,到日喜榮親。
尋僧昨日尚相隨,忽見緋幡意可知。
題處舊詩休更讀,
每向宣陽里中過,遙聞哭臨淚先垂。
遠使隨雙節,新官屬外臺。
戎裝非好武,書記本多才。
移帳依泉宿,迎人帶雪來。
心知玉關道,稀見一花開。
蘆葦聲多雁滿陂,
濕云連野見山稀。
遙知將吏相逢處,
半是春城賀雪歸。
斜雪微沾砌,空堂夜語清。
逆風聽漏短,回燭向樓明。
盥漱隨禪伴,謳吟得野情。
此歡那敢忘,世貴丈夫名。
更無人吏在門前,不似居官似學仙。
藥氣暗侵朝服上,
時見街中騎瘦馬,低頭只是為詩篇。
選居幽近御街東,易得詩人聚會同。
白練鳥飛深竹里。
何事宦涂猶寂寞,都緣清苦道難通。
豈知鸚鵡洲邊路,
得見鳳凰池上人。
從此不同諸客禮,
故鄉西與郡城鄰。
寂寂花時閉院門,
美人相并立瓊軒。
含情欲說宮中事,
鸚鵡前頭不敢言。
唯求買藥價,此外更無機。
扶病看紅葉,辭官著白衣。
斷籬通野徑,高樹蔭鄰扉。
時馥留僧宿,余人得見稀。
蟲聲已盡菊花干,
共立松陰向晚寒。
對酒看山俱惜去,
不知斜月下欄干。
院深終日靜,落葉覆秋蟲。
盥漱新齋后,修行未老中。
映松山色遠,隔水磬聲通。
此處宜清夜,高吟永與同。
吟背春城出草遲,
天晴紫閣赴僧期。
山邊樹下行人少,
一派新泉日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