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彩堂
菜子斑衣祇一身,未如今日劍溪濱。
一門純孝非無種,百歲高堂更有人。
饒得云孫千指盛,知他間世幾番新。
太平佳話君休惜,洗我從來兩耳塵。
菜子斑衣祇一身,未如今日劍溪濱。
一門純孝非無種,百歲高堂更有人。
饒得云孫千指盛,知他間世幾番新。
太平佳話君休惜,洗我從來兩耳塵。
當年老萊子穿彩衣娛親不過一人,哪比得上如今劍溪之濱這般景象。這一家人純厚的孝道并非沒有根源,還有百歲高堂健在。有眾多的子孫興盛繁衍,不知經歷了幾代的更新。這樣太平年間的佳話你不要吝惜分享,能洗凈我長久以來雙耳所染的塵俗。
菜子斑衣:指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盡孝,七十多歲還穿著彩色衣服扮小孩逗父母開心。
劍溪:水名,此處為地名。
純孝:指至孝,純粹的孝道。
高堂:指父母。
云孫:遠孫。
間世:隔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處于太平時期,詩人可能在劍溪之濱聽聞了某一家族孝道感人且家族興盛的事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一個家族的純孝和興盛,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展現家族孝道的獨特,語言平實卻情感真摯。在文學上,它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孝道的推崇和對太平生活的向往。
海甸尋盟肯遽寒,叵嗔久未豎檣竿。
張儀尚有口中舌,貢禹未彈頭上冠。
處處句奇有神護,行行墨妙似龍盤。
阿連知有驚人語,鶴膝因君舉似看。
倦游佳節負清明,禁籞芳菲未遍經。
楊柳堆煙猶冉弱,杏花著雨半飄零。
街頭車馬來還去,客里壺觴醉復醒。
賸喜祥林洗塵土,吳山相對眼偏青。
籜龍孤介亦駢闐,不比花蔫與柳眠。
雪里頓超千佛地,風來應上四禪天。
飽參玉版頭頭是,秀出薌林個個圓。
知我遠庖薇蕨少,倒籠登俎共便娟。
溪壑縈紆礙去舟,石門雄峭未曾游。
云深飛瀑自成雨,洞辟雙扉最上頭。
紫府丹臺疑有路,碧巖紅樹飽經秋。
追懷顏謝當年興,坐聽猿吟和四愁。
越角倦游客,貧婆行腳僧。
畏寒便白氎,尋壑倚烏藤。
是處記游釣,老來無友朋。
求田兼問舍,豈復愧陳登。
要結靈山未了緣,山中草木亦欣然。
大江南北經年夢,明月東西一夜圓。
龍象而今非故我,功名自古付華顛。
相逢未必真相似,一嘯西風萬壑傳。
元晏先生病久妨,經旬未省下禪床。
瞿曇善說空華喻,張湛新傳損讀方。
對客不須分眼白,愛官寧復羨腰黃。
會逢妙解金篦術,漸恐封疆限醉鄉。
倦憎秋暑熾,閑喜雨余清。
個個螢相照,娟娟月獨明。
濕蝸粘壁死,寒草上堦生。
吟詠徒愁思,嗚咽不得平。
簪橐明光備武文,玉麟暫剖別堯云。
朝中禮樂謀元帥,天下英雄有使君。
陋矣齊丘當十萬,鄙哉諸葛眎三分。
公歸豈作東征遠,彝鼎將書第一勛。
兩翁無恙時,泉當幾何深。公歸百年后,泉沒不可尋。
道德載一丘,行人知所欽。流傳一字妙,隨喜文字淫。
夢語忽變滅,寧為真實音。堂堂萬鍾簴,日莫西湖陰。
我欲撼一翁,以慰邦人心。斯人如斯泉,魂來月同臨。
天高無消息,淚落青楓林。
少日佳公子,中年古吏師。
霜嚴公事畢,韻勝客杯遲。
詩律曹劉上,心期籍湜知。
用公渾不盡,一世有余悲。
苕花如雪忽秋殘,翠老溪頭幾曲山。
心逐浮云朝獨出,家臨清霅暮能還。
世情大似醉翁醉,景物偏偷閑客閑。
早晚誅茆繼三徑,招呼明月弄潺湲。
海昌一別十三秋,僚舊相逢雪滿頭。
公負才能猶掌庾,我須踈散尚監州。
樽前強健應須喜,身外無名勿用憂。
昔日長官今繡斧,吹噓應念蒯為緱。
至后陽和已發生,野梅官柳動詩情。
偶為尋壑經邱計,故作穿云渡水行。
近郭好山皆可隠,隔林踈磬有余清。
他時粗免微官縛,歸去深謀谷口耕。
屋頭日日闖云山,簿領沉迷肯放閑。
一行作吏遽如許,三徑就荒那得還。
綠陰留與后人憩,叢桂時招好客攀。
邂逅清泉與白石,岸巾時得洗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