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聞提壺鳥,因題鄰家
厭聽秋猿催下淚,喜聞春鳥勸提壺。
誰家紅樹先花發,
欲期明日東鄰醉,變作騰騰一俗夫。
厭聽秋猿催下淚,喜聞春鳥勸提壺。
誰家紅樹先花發,
欲期明日東鄰醉,變作騰騰一俗夫。
厭煩聽到秋天猿猴的叫聲而催下眼淚,歡喜聽到春天鳥兒的啼鳴好似勸人提壺飲酒。不知誰家的紅樹率先開花了,期望明天能到東鄰那里一醉方休,就此變成一個醉醺醺的俗人。
提壺鳥:鳥名,其鳴聲如“提壺”,古人認為此鳥鳴聲似勸人飲酒。
催下淚:猿猴的叫聲容易引發人的悲傷情緒,讓人落淚。
提壺:指提壺飲酒。
紅樹:開花的樹。
騰騰:形容昏沉、迷亂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此前處于一種哀傷的情緒中,而春天的到來讓他的心境發生了轉變。春天的生機和美好使詩人想要拋開煩惱,盡情享受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心境隨季節變化而轉變,從悲秋到喜春。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感受和及時行樂的態度。
文字似非標榜事,可教塵土污毫端。靜中別有精微在,莫作狂花客慧看。
少年南北行萬里,銷盡雄心最可悲。今日滄桑千萬恨,高樓淙雨夜談時。
兒曹催我老何辭,世事磨人命可疑。各有家山歸不得,祇應同穴是歸期。
久于南皮坐,習聞樊山名。老矣始一見,趙璧真連城。落筆必典贍,中年越崢嶸。才人無不可,皎若日月明。春華終不謝,一洗窮愁聲。南皮宿自負,通顯足勝情。達官兼名士,此秘誰敢輕。晚節殊可哀,祈死如孤;其詩始抑郁,反似憂生平。吾疑卒不釋,敢請樊山評。
嘗序伯嚴詩,持論辟清切。自嫌誤后生,流浪或失實。君詩妙易解,經史氣四溢。詩中見其人,風趣乃雋絕。淺語莫非深,天壤在毫末。何須填難字,苦作酸生活。會心可忘言,即此意已達。
窮愁良易工,憂患寧愛好。奮飛抉世網,結習猶煩惱。午怡論詩骨,見謂饑不飽。心知小潺湲,河海愧浩渺。何期樊山老,閩荔喻益巧。荔甘而詩澀,唐突天下姣。庶幾比諫果,回味得稍稍。嗜澀轉棄甘,攢眉應絕倒。
閉目念家山,開眼顧已失。誰言畫非真,猶勝夢一瞥。蜀山插天外,蜀士滯天末。披圖忽驚叫,還我舊巖穴。林屋摹大癡,得意留此筆。一朝君獲之,松所見突兀。居然得八九,注視神為奪。重煩趙叟詩,說盡鄉愁切。中原正喪亂,骨肉殊存歿。莫歌蜀道難,歸思恐難遏。
君言對月宜臨水,無水真成負此樓。鷗榭濠堂無見處,還如落月在心頭。
少年自喜良堪笑,老閱滄桑卻自哀。郁郁一生懷未展,滔滔舉世意全灰。偶尋斷夢閑情在,試檢殘編舊恨來。莫信寄愁有天上,人間何處遣愁回。
刺天汝亦厭群飛,賃廡春申即是歸。焉用關心看朝報,娛人正有乳嬰肥。
風穿月透海藏樓,坐近蟲聲已似秋。流水斗龍潮乍過,停云顧兔雨旋收。微行士女應忘反,縞夜園林信壯游。可惜舊情衰謝了,祇堪偃臥看牽牛。
賢者當辟世,其次乃辟地。故山雖見招,居之殊不易。看君展此圖,中有經天淚。終年不下榻,神往屬天際。別來值翻覆,未死幸相視。當時謂必爾,果爾豈足異。吾儕即山鬼,能知一歲事。相攜山之阿,風雨娛晝晦。
性情挾禮義,勃然在一發。百世猶興起,壯哉此賢匹。君臣與夫婦,同盡意何決。似含厭世旨,棄濁自成潔。知君百戰馀,視死遠勝活。功名出至哀,垂老郁勁烈。茍非斷脰舉,殊負一腔血。平生信詩書,助汝舍生熱。中原今何世,誰復識名節?綱常既淪喪,廉恥遂澌滅。聞風獨酸鼻,感動為悽絕。低回誦遺篇,夢魂逐豪杰。
人間久矣知音絕,燈下誰來聽履霜?滅火罷琴真解事,不須魑魅更爭光。
遣詞掩抑《瘞琴銘》,下筆沉吟資福經。畢竟乞靈文字好,生天成佛總無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