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試院次監門韻四首呈同事李無咎補之簽判王柏立之劉及至父二宰鄭與權存道司戶李致志道縣丞 其二
東秦人士富豪英,鄉老賓賢上帝庭。
玉筍未知誰得地,金籯聞說賸通經。
雄夸氣各千云漢,妙制文多煥斗星。
水鏡諸公標鍳在,大聲從此起非霆。
東秦人士富豪英,鄉老賓賢上帝庭。
玉筍未知誰得地,金籯聞說賸通經。
雄夸氣各千云漢,妙制文多煥斗星。
水鏡諸公標鍳在,大聲從此起非霆。
青州一帶人才眾多,富豪與英杰輩出,鄉里推舉賢才送往朝廷。不知哪些學子能脫穎而出,聽說不少人精通經義。他們氣勢豪邁直上云霄,文章精妙如星斗閃耀。諸位考官明察秋毫,此后定會有驚人的人才嶄露頭角。
東秦:指青州。古代青州屬齊國,齊在東方,所以稱東秦。
賓賢:推舉賢才。
玉筍:比喻杰出的人才。
金籯:裝錢的竹籠,這里指富有學識。
賸:同‘剩’,多。
水鏡:指能明察之人。
標鍳:即標準、鑒別。
此詩創作于詩人在青州試院監考期間。當時朝廷重視人才選拔,各地舉行考試以選拔賢才。詩人在試院與同事交流,看到眾多學子參加考試,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青州人才,期待選拔出優秀之士。其特點是語言豪邁、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人才選拔情況和社會風氣。
百業工農兵學商,與時俱進論排行。天罡地煞從頭數,第一風流屬孔方。
相逢宣武第,暫解惠文冠。清淚長安盡,秋霜短鬢殘。棲烏纖月落,鳴鳳上陽寒。圣政元無闕,封章莫浪彈。
淡學梅花不受妝,酷嫌脂澤綴詞章。漢妝更在青山外,留得華風管暗香。
疏枝冷蕊忽驚春。一點芳心入鬢云。風韻情知似玉人。笑迎門。香暖紅爐酒未溫。
荒林遠枉兩高人,仙棹搖搖積水濱。懷舊重過題竹處,尋芳正及賞梅晨。登樓醉水渾無夜,著屐尋山剩有春。爨舞滇歌元慣見,渝兒巴妠愧橫陳。
咫尺經年隔,相期未有涯。秋風吹我夢,昨夜到君家。幾凈茶方釅,堂深菊已花。心平無一恨,閑坐話桑麻。
畫船載酒出閶門,攜得如花伴玉樽。燈影搖紅人薄醉,銷魂最是近黃昏。
水清沙碧石粼粼,千里舟車赴令晨。棨戟蔥蘢高峽曙,梅花消息定山春。一陽復后天開子,維岳生初歲在申。會見作霖蘇九有,先為膏雨慰南人。
小筏平如舫,文紗蔽赤欄。只貪下水易,誰識上灘難。蕨粉和為饌,石班鲙作盤。梅天多驟雨,重來晚亦寒。
驅帚水爭溝口,卷簾日款屋山。饑燕癡兒叫怒,拙鳩去婦復還。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曉鐘敲動未開關,山鳥驚飛不出山。一任穿林還度壑,莫流馀響到人間。
當時攜手城東道。月墮檐牙人睡了。酒邊難使客愁驚,帳底不教春夢到。別來人事如秋草。應有吳霜侵翠葆。夕陽深鎖綠苔門,一任盧郎愁里老。
無私奉獻競妖嬈,舞后歌皇秀一遭。最是曲終人不見,數峰青并債臺高。
澹泊虛閑未動爻,有何單拆與重交。太平時代合如是,卦子逢人莫亂拋。
暫罷金鑾直,來為雞黍期。大馮元補闕,小杜亦分司。諫草防人見,觥籌任客私。故園凋落盡,不是在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