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李子京宋城道中詩三首 其一
沙岡牛酒市,
渺岸指前程。
斷梗隨鷗遠,
殘霞與鶩平。
村聲喧坱莽,
林影倒澄瀛。
俗物難遮眼,
支離病骨輕。
沙岡牛酒市,
渺岸指前程。
斷梗隨鷗遠,
殘霞與鶩平。
村聲喧坱莽,
林影倒澄瀛。
俗物難遮眼,
支離病骨輕。
沙岡上有賣牛買酒的集市,遙遠的河岸指引著前方的路程。折斷的草莖隨鷗鳥飄向遠方,殘余的晚霞與野鴨齊平。村莊的喧鬧聲響徹廣闊荒野,樹林的倒影映在清澈水泊中。世俗的事物難以遮蔽視線,衰弱的病體此刻只覺輕快。
次韻:和詩時按原詩韻腳及用韻次序創作;
牛酒市:買賣牛與酒的集市;
渺岸:遙遠的河岸;
斷梗:折斷的草莖,喻漂泊無依;
坱莽(yǎng mǎng):廣闊無邊的荒野;
澄瀛(chéng yíng):清澈的水泊;
俗物:指世俗瑣事;
支離:身體衰弱、疲憊的樣子。
此詩為作者與友人李子京的唱和之作,創作于宋城(今河南商丘)道中。宋代文人常于旅途唱和,詩中‘支離病骨’或暗示作者當時抱病出行,但沿途野趣令其暫拋俗務,心境趨于輕快,故以此詩記錄途中所感。
全詩通過道中所見的自然與村野景象,展現荒野的遼闊與生機,暗含對世俗的超脫。雖寫病體,卻無頹喪,反顯輕松,語言質樸而意境開闊,是旅途即景與心境交融的佳作。
與君同戊申,百歲已過半。桑榆縱及收,橫流浩無岸。豈惟倉頡泣,姬孔亦流嘆。世方無夷吾,被發但坐看。多君注管書,不朽出憂患。奈何傳世業,期勖及樗散?往者不可追,來日更誰諫?衰病空倚樓,從今斷江雁。
西林新筍各已長,南岡蕨芽生紫芒。何人采掇欲滿眼,開卷忽聞春雨香。
誰知苦貧夫,家有愁怨妻。請君聽其詞,能不為酸悽。所憐抱中兒,不如山下麑。空念庭前地,化為人吏蹊。出門望山澤,回頭心復迷。何時見府主,長跪向之啼。
云容閒而未收,月魄湛而不流。嚴凈身器也依律而住,虛明神宇也唯道而游。凜凜清姿兮顛毛覆雪,寥寥霽色兮心鑒含秋。
北榭層基下,森森竹徑幽。枝繁低拂蓋,根密僅通流。勁節輕環粉,狂鞭怒走虬。風霜胡可動,松柏乃吾儔。
新買五尺刀,懸著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劇于十五女。瑯琊復瑯琊,瑯琊大道王。陽春二三月,單衫繡裲襠。東山看西水,水流盤石間。公死姥更嫁,孤兒甚可憐。瑯琊復瑯琊,瑯琊大道王。鹿鳴思長章,愁人思故鄉。長安十二門,光門最妍雅。渭水從壟來,浮游渭橋下。瑯琊復瑯琊,女郎大道王。孟陽三四月,移鋪逐陰涼。客行依主人,愿得主人強。猛虎依深山,愿得松柏長。懀馬高纏鬃,遙知身是龍。誰能騎此馬,唯有廣平公。
五月都門道,長歌送遠歸。北來青草歇,南望白云飛。久病慚余拙,高懷似爾稀。江湖舊游事,此別定多違。
五龍去后家學荒,惟君巧性分天章。才美不讓謝階玉,風情夐失蓮花郎。我從蓬底傾心處,別后螺峰杳煙樹。露草方驚昨夜春,鶯花俄憶當年事。嗟君肥遁天之涯,東風未見來仙槎。
剪征衣,親手作。君身長短何須度,肥瘦定然不如昨。新衣為君裁,舊淚為君落,還將銅斗細熨灼。莫使衣上沾猩紅,君見淚痕不肯著。
月桂奚自植人間,疑是嫦娥仙掌頒。高枝未許尋常折,留映上林供客攀。
杜郎生得真男子。離家三載今如此。騎馬佩珠長。停杯泛小觴。曉奩妝秀靨。香出鴛鴦熱。花入曝衣樓。燕山月似鉤。
千載歐翁醉,遺文亦壯哉。幾經亭下路,留讀憩階苔。
江上霜風透弊袍,區區無奈簿書勞。衰遲始憶壯游樂,仕宦更知歸臥高。人怪羊裘忘富貴,我從牛儈得賢豪。俗間問訊真成懶,有手惟堪把蟹螯。劍外歸耕夢不通,公車上疏路何從。有心求縮地萬里,無羽可朝天九重。狂誦新詩驅瘧鬼,醉吹橫笛舞神龍。明當采藥玉霄去,他日君看冰雪容。
車行曲折傍回欄,到此方知行路難。東去已愁泥滑滑,西來又見路盤盤。終三十里遑言近,到二層臺始覺安。若遇雪深冰凍阻,更從何處著征鞭?
筑樓垂一章,人老樓亦敝。托基失卑湫,蟻蠢安敢懟?圖新趣改作,磚石重甃砌。突高二尺強,潦漲庶我貰。吾親坐臥處,邈絕人間世。爾時冀來者,十載瞥已逝。辦此送殘年,誰謂太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