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韻 其一
得賢一語可書紳
妙選由來屬世臣
千里方能辨駑驥
四靈安可后龜麟
共看再造恢王業
肯使中原雜戰塵
聞有皇都近消息
眉間喜氣已津津
得賢一語可書紳
妙選由來屬世臣
千里方能辨駑驥
四靈安可后龜麟
共看再造恢王業
肯使中原雜戰塵
聞有皇都近消息
眉間喜氣已津津
得到賢才的一句良言便值得牢記,精選人才向來是世臣的職責。需經千里長途才能分辨劣馬與良駒,四靈之中龜和麟怎可排在后面?共同見證國家重建、恢復王業,怎肯讓中原大地再染戰火塵埃?聽說皇都傳來了最新消息,眉間的喜悅已掩飾不住地流露。
書紳:《論語·衛靈公》載“子張書諸紳”,指將重要的話寫在衣帶上牢記,此處引申為銘記。
世臣:累世有功的舊臣,《孟子》有“有世臣之謂也”,指世代效忠的臣子。
駑驥:劣馬與良馬,比喻才能高下不同的人。
四靈:《禮記·禮運》載“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為古代象征祥瑞的四種神獸。
再造:重新創建,此處指恢復被破壞的王業。
戰塵:戰爭揚起的塵埃,代指戰亂。
津津:形容喜悅、有興致的樣子。
此詩約作于南宋時期,朝廷尋求賢能以圖恢復中原之際。詩人以“再用前韻”表明是和詩,主題緊扣選賢任能、復興王業,反映了當時士大夫階層對政治清明、國家統一的迫切期待。
全詩以“得賢”為核心,通過選才、辨才、用才的邏輯展開,既肯定世臣的責任,又寄望王業復興,最后以“眉間喜氣”收束,情感逐層遞進,是一首典型的詠懷時政、表達理想的作品。
素襪凌波綠錦裳,參差環佩夜微涼。青芬已在瑤池上,況是承恩雨露香。
錦繡衣分上下朋,畫門雙柱聳亭亭。半空綵仗翻殘月,一點緋毬迸落星。翠柳小廳喧鼓吹,玉鞭驕馬蹙雷霆。少年得意風流事,可勝書生對夜螢。
說定三秋詞賦,此回不寫悲音。斜陽無意我無心,吹香風更好,分與桂花陰。誰管烏啼于夜,低徊明月霜林。今生莫再夢中尋,隨他千里外,添得兩沉吟。
千峰圍野郭,一水繞蠻溪。為憶叢篁地,何堪鸞鳳棲。林深防虎入,山冷聽猿啼。咫尺懷人意,風前寄短題。
雖則凝香無幾日,攽條下教得民和。迎來境內風謠美,仙去城中巷哭多。應似柳侯驅癘鬼,又疑包老作閻羅。眼看青史常如此,命制于天可奈何。還笏歸為負耒農,清談常許奉從容。芻蕘孰肯來詢汝,薤水吾無可語公。懷惠俱垂峴碑淚,旌廉合有寢丘封。莆人謾課招魂些,應伴迂齋返甬東。
親賓情話款衡門,把酒揮毫氣吐云。何日寬思返三徑,一樽重與細論文。
秾桃艷李,醉眼重看如隔世。爨演氍毹,畢竟腥唇也近朱。蜂狂蝶浪,鏡里瓶花空自放。謔語驚癡,卻笑深杯惹恨時。
木葉紛紛墮翠苔,西山秋色半蓬萊。青燈載下陳蕃榻,濁酒頻呼郭隗臺。云暝帝城雙鳳宿,月殘仙掌片鴻來。無嗟宦轍風塵下,歷塊行占上駟才。
步出城南門,來吊褒忠墓。墓高三四尺,棠梨已無樹。昔人重忠節,尸祝掞崇宇。自從兵甲興,萬物散風雨。碑為攻城炮,屋作臨沖柱。凄涼今日事,豈異金源苦。冢傍新骨多,狼籍相撐拄。饑烏啄人腸,飛過淮河去。
使君抱負不凡,少年文采稱無敵。云霄直上,龍墀奪錦,金閨通籍。計省發硎,政無疵厲,民沾惠澤。喜受知圣主,擢參薇省,經行處、皆春色。天上忽頒寵命,又榮遷、閩南牧伯。九重宵旰,恢弘治化,還資輔弼。棠樹陰中,舊時父老,空思行跡。況同寅交契,江云渭樹,此情何極。
新霽隔城江色來,僻居春暮徑花開。當門銀杏有千歲,穿葉黃鸝能百回。南徼云沙曾杖鉞,北山薇蕨且銜杯。波深五月鰣魚至,獨釣吟行鷗不猜。
南舟遙問秣陵程,北客初諳作宦情。海近云霞連北固,宮深鐘漏隱西清。才名早已儲三館,形勝真堪賦兩京。自昔成均師道重,諸生今喜得陽城。
成都畫師稱要叔,不獨錦雞兼寫竹。李升筆法最稱神,萬里云山出西蜀。重巒疊嶂金碧堆,丹崖楓樹如花開。銀河著地可望不可到,上有仙家十二之瓊臺。峨眉玉壘天邊落,萬雉金城連劍閣。雪山西蜀為武擔,石鏡清輝纏井絡。江邊里牯似沈犀,水怪不敢湍金堤。支機石在嚴真觀,浣花水落少陵溪。蜀王宮殿牛羊下,鼓吹卻入雞豚社。雪飛水磨舊敲茶,春釀郫筒荷熟鲞。草田麥壟煙光薄,交鹿呦呦雉角角。何處山僧赤腳歸?空林野水日欲落。吳興小趙精天機,出入內府閱秘奇。親摹此本第一幅,閉戶三月忘朝饑。老夫平生有山癖,草玄亭前雙眼碧。江上何處未歸來,黃鶴高樓吹鐵笛。
舊日沙彌今老禪,白頭我亦異當年。見恒河性依然在,莫為浮生一惘然。
作州豈無人,孰別涇與渭。仰止云溪老,靜處酌古味。庭戶令無嘩,晝閒棠蔽芾。吳儂了不知,但說物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