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吳惇仁
塵埃簿領判悠悠
瘦馬尋春到海頭
已是二毛侵老境
尚能一笑得英游
誰言前輩風流盡
我覺名家世業優
但得此心常了了
豈知州縣是淹留
塵埃簿領判悠悠
瘦馬尋春到海頭
已是二毛侵老境
尚能一笑得英游
誰言前輩風流盡
我覺名家世業優
但得此心常了了
豈知州縣是淹留
在繁瑣的文書公務中虛度光陰,騎著瘦馬尋春來到海邊。已兩鬢斑白步入老年,還能與英才同游開心歡笑。誰說前輩的風流韻事已盡?我看名家世代基業依然優秀。只要內心常保持明澈清醒,又怎會在意在州縣任職是暫時停留。
簿領:官府的文書簿冊。
二毛:頭發斑白,黑白相間,指年老。
英游:與杰出人物交游。
了了:清楚、明白。
淹留:長期停留。
此詩或作于蘇軾任職地方期間(如杭州、密州等)。時蘇軾歷經宦海沉浮,在州縣處理繁瑣公務,卻仍保持豁達。吳惇仁或為其同僚、友人,詩中既贈友共勉,亦自抒胸臆。
全詩圍繞公務、交游、心境展開,前半寫現實困境與交游之樂,后半轉寫對家族傳承的肯定及內心堅守,體現蘇軾在平凡政務中保持精神超越的人生智慧,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
短棹天涯酒易醒。曉風殘月有詞名。自從錯到江南路,冷眼看人幾送迎。
據鞍千里何曾病,閉戶安眠百病生。每憶嘉陵江上路,插花藉草醉清明。寒食梁州十萬家,鞦韆蹴鞠尚豪華。犢車轣轆歸城晚,爭碾平蕪入亂花。
借榻禪居凈,冷然聽梵音。燈明方丈室,香襲旃檀林。共覓無生路,因知不染心。月華偏法界,清夜對沈沈。
莫道宮中離恨長,人間無地不炎涼。越羅敢忘君前賜,秦鬢新添鏡里霜。赤鳳不來愁漢燕,前魚將棄泣龍陽。千金羞買相如賦,白首長門也不妨。
瀟灑頌臺贊禮郎,手持紈扇白于霜。只今寫得筼筜竹,清晝無風也自涼。
人間何世復何言,相視麻鞋剩淚痕。裂帛一灣澄碧水,投詩還酹獨清魂。
傍家數畝園,景物便偃仰。水近竹愈青,土腴花怒長。得閒日月長,萬里歸坐想。有時發孤嘯,山谷答清響。
素月殊未缺,皎皎銀漢光。照見庭中席,浮杯宛清揚。對此輒復醉,高歌激清商。時節忽已邁,白露沾衣裳。人生有離別,此樂不可常。月高更起舞,庶終清夜長。
昔托孤根百仞溪,何年移植對芳蹊。云巖烈麝相思久,悵望清香未滿臍。
花發房中,子生房外。一顆顆、來從瓊海。帶花餐,連葉嚼,喜顏紅十倍。胭脂能代。大把咸分,小將乾配。盡兒女、長盈繡袋。汁須吞,渣須吐,添香灰至再。馀甘還愛。
蟲有蝌蚪子,初化廁群魚。鱍鱍穿綠藻,洋洋泳深蒲。俄然生臂股,去尾登泥涂。回首謂群魚,幸來相就居。神鯉為魚長,不肯受辱污。答云我龍種,豈與爾為徒。
水曲沿塘轉,橋危藉石支。杖藜扶晚過,忽憶韨除時。
四野濃霜剪剪風,登高目送小車東。回頭烏帽坡陀隔,出沒低昂日影紅。
別來誰是置書郵,恨不隨君塞上游。玉蕊有花羞插鬢,金壘無酒可消憂。東風冷節人長瘦,細雨重門燕亦愁。底事歸期盡虛語,幾番臨鏡誤梳頭。
太守興賢隘九州,勸為之駕盛炎劉。方今神圣四門辟,即日英雄一網收。在藻久觀鳣發發,食蘋又聽鹿呦呦。來年候對春風仗,企首同趨曉月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