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長清寺
迎賓一紅亭
棟宇飛半嶺
松筠引幽步
以漸入佳境
陰風起澗壑
凜冽噤蛙黽
歸云擁僧裓
飛溜入茶鼎
搘笻薰風閣
玉溪兩峰并
中闕認牢山
一點煙鬟整
我來見所見
赍恨在俄頃
丘樊絕泥滓
鐘鼎值機穽
老逐黑衣居
此心真炯炯
迎賓一紅亭
棟宇飛半嶺
松筠引幽步
以漸入佳境
陰風起澗壑
凜冽噤蛙黽
歸云擁僧裓
飛溜入茶鼎
搘笻薰風閣
玉溪兩峰并
中闕認牢山
一點煙鬟整
我來見所見
赍恨在俄頃
丘樊絕泥滓
鐘鼎值機穽
老逐黑衣居
此心真炯炯
迎接賓客的一座紅亭,屋宇飛架在半山間。松竹引導著幽徑,一步步進入佳境。陰冷的風從澗谷吹起,寒冽得讓蛙類都停止鳴叫。歸云簇擁著僧人的衣袍,飛瀉的泉水落入煮茶的鼎中。拄著竹杖登上薰風閣,可見玉溪兩岸雙峰并立。從中辨認出嶗山的輪廓,像一點整齊的煙鬟。我來此見到這些景象,遺憾只停留片刻。山林中沒有世俗污垢,富貴卻充滿陷阱。年老時追隨僧人居住,此心依然明澈堅定。
棟宇:房屋建筑。
松筠:松樹與竹子,筠指竹。
噤蛙黽(mǐn):青蛙和蛤蟆因寒冷而停止鳴叫。黽,蛙的一種。
僧裓(gé):僧人的衣袍。
飛溜:飛瀉的山澗泉水。
搘笻(zhī qióng):拄著竹杖。笻,竹名,可作杖。
煙鬟:形容山形如女子發髻,籠罩輕煙。
赍(jī)恨:帶著遺憾。
丘樊:山林,泛指隱居之地。
鐘鼎:代指富貴,古代富貴人家用鐘鼎作禮器。
機穽(jǐng):陷阱,比喻危險。
黑衣:僧人常穿深色衣,代指僧侶。
此詩或為詩人游覽長清寺時所作。詩中‘老逐黑衣居’暗示作者晚年傾向禪修,結合‘鐘鼎值機穽’的感慨,推測創作背景可能與厭倦官場、尋求精神超脫有關,具體時間地點待考。
全詩以游寺行蹤為線,描繪山寺內外清幽之景,借景抒懷,對比山林清凈與世俗危險,表達遠離塵囂、堅守本心的人生追求,語言平淡而意蘊深遠。
堂上西風至,郊原歲事成。 雨馀虹影落,云霽露華清。 唧唧蛩鳴夜,飄飄雁渡晴。 登臨多物色,筆落競縱橫。
漾舟漢江上,掛席候風生。臨泛何容與,愛此江水清。 蘆洲隱遙嶂,露日映孤城。自顧疏野性,難忘鷗鳥情。 聊復與時顧,暫欲解塵纓。跋涉非吾愿,虛懷浩已盈。
去去知未遠,依依甚初別。他鄉至下心,昨夜階前雪。 終日讀書仍少孤,家貧兄弟未當途。適遠才過宿舂料, 相隨惟一平頭奴。男兒出門事四海,立身世業文章在。 莫漫憶柴扉,駟馬高車朝紫微。江南驛使不曾斷, 迎前為爾非春衣。
歸心只有杜鵑知,且倚裴亭遍共捻。 客路秋風吹杜若,故園春雨老辛夷。 家貧未辦閒居賦,世濁空吟感寓詩。 邂逅江湖還別去,岸花檣燕兩堪悲。
香慣臨風細,花偏映日生。 若將人試擬,小玉定齊名。
風萍渺無跡,一日扣柴扉。 乍見猶疑夢,相逢遽語違。 子方懷錯志,誰復挽征衣。 煙雨松楸隔,何當賦式微。
木落愁遠山,鄉心夜來絕。 不見渡溪人,但見渡頭月。 高堂憶遠征,妻孥望天末。 舞衣生輕塵,自貽此契闊。 白云起江頭,直向武夷沒。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銀塘光不定。綠云冉冉粉初勻,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風起秋波冷,獨擁檀心窺曉鏡。他時欲與問歸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剪中流,白蘋芳草,燕尾江分南浦。盈盈待學春花靨,人面年年如故。留春住,笑幾許浮萍,舊夢迷殘絮。棠橈無數。盡泛月蓮舒,留仙裙在,載取春歸去。 佳麗地,仙院迢迢煙霧。濕香飛上丹戶。醮壇珠斗疏燈映,共作一天花雨。君莫訴。君不見桃根已失江南渡。風狂雨妒,便萬點落英,幾灣流水,不是避秦路。
下牢溪畔水,楚客送揚舲。木落丹楓岸,沙明赤坂亭。
眼中秋望闊,愁外蜀山青。此去三巴近,清猿定飽聽。
窗殘夜月人何在,一見清明一改容。 墜葉飄花難再復,生離死別恨無窮。
縱說今宵舊歲除,未應除得舊臣荼。 摩云即有回陽雁,寄得南枝芳信無?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后豈堪夸。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藎篋 一作:畫篋)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