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寧守罷任赴闕四首 其四
紫陽如佳人,晻靄送征舳。
含愁入長眉,盡斂故時綠。
語兒已在眼,歡迎走僮仆。
舊社問枌榆,新逕開松菊。
還家聊作客,行色催輦轂。
同升紗籠人,拔士有豐祿。
會當出水鏡,一洗凡眼肉。
躋榮赤墀涂,雁門詩可復。
紫陽如佳人,晻靄送征舳。
含愁入長眉,盡斂故時綠。
語兒已在眼,歡迎走僮仆。
舊社問枌榆,新逕開松菊。
還家聊作客,行色催輦轂。
同升紗籠人,拔士有豐祿。
會當出水鏡,一洗凡眼肉。
躋榮赤墀涂,雁門詩可復。
紫陽山如同美麗的女子,在朦朧的云霧中送別遠行的船只。含著愁容,長眉微蹙,褪去了往日的翠綠。孩子的話語仿佛就在眼前,僮仆們奔走相告準備迎接。回到舊地詢問家鄉(xiāng)的枌榆,新開辟的路徑旁松菊盛開。回到家中卻像暫時做客,行色匆匆催促著車馬啟程。一同晉升的官員,選拔的賢士都有豐厚的俸祿。應當展現清明的鑒察能力,洗去世俗的凡庸眼光。晉升榮耀于丹墀之上,《雁門》詩篇的盛況可以重現。
晻靄(ǎn ǎi):云霧朦朧的樣子。
征舳(zhēng zhú):遠行的船只,舳指船尾,代指船。
枌榆(fén yú):古代社里種植的枌樹和榆樹,后代指家鄉(xiāng)。
紗籠人:唐代典故,指受重用、前程遠大的官員。
水鏡:比喻清明鑒察的能力,如明鏡照物。
赤墀(chì chí):宮殿前的紅色臺階,代指朝廷。
雁門詩:可能借指盛世佳作,或與雁門相關的經典詩篇。
此詩為送寧州太守卸任赴京而作,約創(chuàng)作于宋代。當時官員卸任赴闕(京城)是常見政治活動,詩人通過描繪送別場景、歸鄉(xiāng)情景及仕途期望,表達對友人的深厚情誼與美好祝愿。
全詩圍繞“送別”與“赴闕”展開,前半寫離別愁緒與歸鄉(xiāng)溫馨,后半轉寫對友人仕途的期許,主旨鮮明,既體現文人送別時的細膩情感,又展現對友人前程的積極展望,是宋代官場贈別詩的典型之作。
我馬玄黃盼日曛,
關河不窘故將軍。
百年心事歸平淡,
刪盡蛾眉惜誓文。
故里不相識,行行雜徑多。
遠從田父問,危上木橋過。
一姓自成市,數家斜傍河。
村深風俗古,舉族見雍和。
勁風摧靡草,佻習厭陳人。
斔斛全無較,吳蠶未見珍。
肆狂呼五白,禳病叫三神。
生聚如萍梗,何妨作酒民。
忽驚春色二分空,滿地榆錢逐曉風。
黃四娘家誰敢道,古來唯有杜陵翁。
又見扶桑一度凋,閒愁無奈只春宵。
珊枝沈海初無葉,夢草游仙舊有苗。
敲髓何方尋白獺,留香不久駐虹橋。
似聞旌節(jié)開天上,望里云關謝豹驕。
雪意寧償別意深,辭帷鳳襪刬冰心。
歌成得寶愁旋在,夢到還綃淚已沈。
坊角柳枝仍恨縷,渡頭桃葉比離襟。
人生難得言愁會,莫對香篝負軟吟。
桐帽絁裘擁半酣,肩輿咿軋轉城南。
牛過野水將新犢,女采柔桑起稚蠶。
遺老年光垂九十,故鄉(xiāng)春事及重三。
種花筑室知難辦,借地猶能結草庵。
偏安舊是小朝廷,女子軍容出上廳。誰遣渡河回鐵騎,只今泣井有銀瓶。
空山夜雨鵑紅血,別殿弦聲雀白翎。喚起夷光吊遺事,西陵早已越臺青。
宋家行殿在杭州,人載西湖明月游。燈市迥懸珠不夜,酒樓初散玉為籌。
于今幾度蘄黃血,依舊一天花石秋。堪嘆角端啼未了,白頭宮女淚空流。
江流曲抱鳳凰城,南渡君臣宿草橫。桃葉御溝連灞水,黎花妃夢隔啼鶯。
早時金椀歸楊璉,異日黃冠署謝清。莫恨兩宮終朔漠,吳山今有冷山塋。
珠網金輪劫火纏,冷泉亭子故依然。龍?zhí)靸敉燎吧罚③E空山隔代緣。
僧院松花蒸佛飯,人家竹筧落仙泉。飛來洞里穿三竺,背指斜陽問渡船。
三月梁園澹似秋,
可憐零落到枚鄒。
莫將詞賦求知遇,
往日相如已倦游。
浪激沙團萬竅穿,
犬牙相錯勝花磚。
從茲版筑成無用,
百堵皆興不費錢。
春綃清映玉生光,畫出林塘云水香。千片紅蓮萬枝柳,中流爭羨紫鴛鴦。
鴛鴦對浴復同棲,翠羽紅衣戀夕暉。碧海三山君不見,縱令騎鳳亦雙飛。
玄都玉府信清娛,三鳥西來數寄書。試問鴛鴦如許事,鳳情鸞想近何如。
芙蓉城里起春風,小玉云英自掌中。得似在梁雙比翼,月明煙暖水花紅。
應憐彩翼弄春茵,玉沼銀塘夜夜親。一曲霓裳君莫管,珊瑚同樹更無人。
云林女伴踏歌來,仙桂靈芝滿目開。聞說此中誇勝事,月明雙跨綵鴛回。
相憐相伴小洲前,紫府離今不記年。曾是玉皇親手戲,教來雙作水中仙。
身前身后總茫如,跨鶴驂鸞路有馀。安得隨君化鴛侶,雙雙來往步清虛。
懷人耿青燈,兀兀香事已。
夢繞明月灣,水清見石底。
與君外形骸,更自離言說。
此聚雖難常,此意終不別。
約略古堰西,坡陀山外路。
相從十二年,迎送幾來去。
江州遷客未歸秦,
弦索初聞淚滿巾。
今日善才風調盡,
蝦蟆陵下總新人。
春暇相隨訪泬寥,五云樓觀郁岧峣。
虛堂白晝聞天籟,深洞青林濕露標。
海上丹砂何日就,巖前煙樹此相招。
閒來我欲跨玄鶴,直上仙都度石橋。
罡風力大簸春魂,
虎豹沈沈臥九閽。
終是落花心緒好,
平生默感玉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