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寄盧行之三首 其三
撲撲金猊噓白煙,
峩峩畫閣插青天。
杯盤灑落有余韻,
翰墨風流追昔賢。
遠岫長堆翠羽被,
晚霞碎拍臙脂綿。
銅章更有詩家子,
橫寫緒余猶可憐。
撲撲金猊噓白煙,
峩峩畫閣插青天。
杯盤灑落有余韻,
翰墨風流追昔賢。
遠岫長堆翠羽被,
晚霞碎拍臙脂綿。
銅章更有詩家子,
橫寫緒余猶可憐。
金猊香爐中飄出裊裊白煙,高聳的畫閣直插青天。杯盤交錯間余韻悠長,筆墨風流直追古代賢才。遠處山巒如堆著翠綠羽被,晚霞似碎拍的胭脂綿。佩戴銅章的你更有詩人氣質,隨手寫就的余韻仍令人喜愛。
金猊:銅制香爐,形如獅子;猊,傳說中獅子一類的猛獸。
峩峩(é):高聳的樣子。
翠羽被:形容山巒覆蓋著翠綠如鳥羽的植被。
臙(yān)脂綿:胭脂染成的綿絮,比喻晚霞的柔艷。
銅章:代指盧行之,或指其官職(古代官員佩銅印)。
緒余:本指剩余,此處指不經意間流露的詩才。
可憐:可愛,令人喜愛。
此詩為次韻酬和盧行之之作,當為詩人與盧行之有詩作往來時所寫。宋代文人多以次韻唱和交流詩藝,詩中“翰墨風流追昔賢”等句,可見二人以詩文相契,創作背景或為宴飲雅集后,詩人以詩寄贈,表達對友人的欣賞。
全詩描繪宴飲雅集與自然勝景,兼贊友人詩才,意象華美,意境闊遠,語言工麗,體現了宋代文人酬唱詩“以詩會友”的特點,是文人雅趣與藝術追求的生動寫照。
萍浦波平兩岸風,群山爭妒九華雄。城頭秋日掀髯里,檻外詩成極目中。霞日晚時山更翠,江鷗潛處蓼偏紅。樓間多少前賢句,惆悵煙嵐自古同。客逢佳節若為酬,地主相邀上北樓。滿目奇觀風日晚,一襟清興不勝秋。笑傾琥珀歡無極,醉指芙蓉看未休。莫怪群山竟遮映,數峰高處愈風流。
多情白鳥去還來,無事風扉閉復開。山下一帆沖雨過,水邊雙燕得泥回。
燈殘四壁漏痕斜,老屋回風落細沙。乾坤更有晴明日,為報家人莫怨嗟。
短發黃塵里,浮生白日徂。詩名堪自見,經術敢相誣。薦列終才吏,逢迎豈壯圖。有年輕召杜,不病足江湖。
八方澒洞正何時,欲就長談意可知。應攝荒寒入詩句,晚窗冥坐一燈遲。
竹色豈不好,道旁端可嗔。只教寒雨里,將冷灑行人。
雁為秋里客,秋以世為家。一陣雨狂風橫后,剩得寒花,獨向凄涼處處斜。蕭衣凝白露,短夢擱天涯。相識此間真匪易,珍重月華,移過前丫更后丫。
碧如帶倚云隈,片片嵐光檻外堆。疊嶂遠浮霄漢合,輕風微蕩翠屏開。剪將玉女裁春服,飛入茅檐冷酒杯。最好落霞添補綴,怒猊天畔聳瑤臺。
登高望遠思依依,目斷孤云送落暉。白鳥明邊親舍近,青天盡處客心違。輕姿映水浮空闊,片影隨風度翠微。何似故山歸去好,晴霞五彩照萊衣。
丘鄰雨止散青煙,白叟相違已隔年。忽遣大兒三角結,打門來覓社神錢。
昨夜鄉人到,家書喜見投。展開三四讀,添卻萬千愁。舍弟貧依舊,山妻病未瘳。那堪諸幼稚,日日望歸舟。
拗折屋之隅,獨樹幽而雅。小蝶時飛飛,飛過枝陰下。
平生自笑拙經營,薄有泉田稅犢耕。實地立身終是穩,權門炙手不為榮。孤山名以吟梅重,彭澤官因愛菊輕。塵世幾人貪富貴,可憐頭白竟無成。心如冰靜已無波,劫世虛言莫問他。老眼易昏書字大,醉言難謹忤人多。山廚煙火燒紅葉,水國衣裳制綠蓑。濁富清貧分兩路,高眠不管吏徵科。
蘇老危巾四百年,還從離合見方圓。臨皋亭下一回首,叢桂林間別有天。蕭散最便麋鹿性,風流不上綺羅筵。晚來月照西窗下,猶恨鬅鬙鬢影偏。
精廬遙結翠微間,借得云窗一夕閑。流水斷橋通古路,斜陽殘磬下空山。犬聲似豹聞茅舍,螢火隨人入竹關。桑柘滿村堪寄隱,與君吟臥卻忘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