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姪邦彥登道山亭詩
縹緲三山海上州,
登臨便覺壓鼇頭。
風云出沒千尋塔,
煙雨溟蒙幾葉舟。
嶷嶷朱顏方照日,
蕭蕭霜鬢獨驚秋。
人間榮悴何須較,
且把吟牋敵酒籌。
縹緲三山海上州,
登臨便覺壓鼇頭。
風云出沒千尋塔,
煙雨溟蒙幾葉舟。
嶷嶷朱顏方照日,
蕭蕭霜鬢獨驚秋。
人間榮悴何須較,
且把吟牋敵酒籌。
道山亭如海上縹緲的三座仙山,登臨此處便覺有凌駕鼇頭的豪邁。風云在高聳入云的塔間出沒,煙雨朦朧中漂浮著幾葉扁舟。你青春煥發如朝陽般光彩照人,我雙鬢斑白獨自驚嘆秋意的到來。人間的榮盛與衰悴何須計較,且將詩稿與酒籌相敵,以詩會友。
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
三山:傳說中海上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壓鼇頭:傳說鼇是海中巨龜,古代宮殿門前石階上刻有鼇的浮雕,科舉中狀元者站此迎榜,后指占據高位或領先。
千尋:古代八尺為一尋,千尋形容極高。
嶷嶷(nì nì):形容端莊高大的樣子。
朱顏:指年輕紅潤的面容。
蕭蕭:形容鬢發稀疏、花白的樣子。
榮悴:榮盛與衰悴,指人生的順逆。
吟牋(jiān):寫詩的紙張,代指詩作。
敵酒籌:與飲酒時計數的酒籌相匹敵,指以詩代酒、以詩會友。
此詩為詩人與侄子邦彥同登道山亭時所作。道山亭或為當地名勝,詩人觸景生情,通過登亭所見之景與叔侄間的年齡對比,抒發對人生榮衰的感慨。
全詩以登亭為線索,由景及人,由人及情,前半寫登臨之景的壯闊,后半轉寫人生之嘆,最終歸于豁達。詩中情景交融,對比鮮明,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與超然態度。
翛翛鳳尾拂云長,翠色涼陰護石床。午醉醒來心似水,恍疑清興落瀟湘。
中園斬蕭艾,幽花發孤妍。紛吾窮所諧,乃獨敘汝賢。豈無桃李花,諒非同心言。平生屈大夫,不為人所憐。
故鄉喬木隔山青,山郡人應候福星。民俗士風諳已熟,不須隨路借圖經。
牢落乾坤一腐儒,征岐半世泣楊朱。偶逢孤館呼君子,夜起挑燈讀古書。
秋水虛涵碧落清,塔尖檐角與云平。談空說有經千卷,漱石拈花茗一觥。劫外初瞻青竹影,座中還憶白鷗盟。他年倘侍蓮臺側,不問靈山路幾程。
小圃尋幽攬轡過,地偏花木得春多。燕回芳草輕輕舞,鶯入垂楊緩緩歌。薝卜引條舒翠幄,牡丹開萼捲香羅。浮生好向花前醉,歲月無情柰老何。張谷東頭訪隱君,柳花吹雪白紛紛。藥苗經雨和煙種,泉脈穿云帶月分。僧謁晨齋燒玉筍,客來晚飯煮香芹。清歡未盡催歸去,啼鳥一聲春日曛。
著力因求得,得后何庸力。無力卻有力,綿綿自消息。
壯歲同游地,今晨獨到時。夜臺無健筆,殘菊有空枝。
撲簌殘英千萬片,亂點淪漪,滟滟回文轉。莫向東皇悲聚散,飄蓬斷梗知何限。簾角風回頻拂面,縹緲輕寒,釀就春深淺。燕懶鶯嬌都不見,夕陽紅過欄干遍。
蘄黃連結蔡州城,風靡江東莫敢膺。千里南來今送死,天知忠節在廬陵。
小徑入云斜,幽居魏野家。庭軒環竹石,窗牖納煙霞。戶外經霜樹,階前浥露花。童沽村店酒,婦煮石爐茶。
蓬頭垢面,秘奧埋名。頤神養氣忘形。并沒纖塵掛染,意靜心明。逍遙自然快樂,握玄機、修進長生。清閑處,管勝如火院,苦海冤坑。臥月眠云弄斗,調龍虎,嬰嬌女姹堪憑。斡運飛金走玉,杳杳冥冥。靈光一點來往,現元初、妙相身輕。乘鸞鳳,指蓬瀛路上前行。
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
何事生天地,終年只蔀藏。我行似黃鵠,一舉見員方。拱挹惟嵩華,朝宗有太行。身疑凌倒景,視下亦蒼蒼。
仁人在高位,幽士適中林。出處元一致,持爾耿介心。黃流受圭瓚,秋蘭盈我襟。故人既如此,朱弦有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