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工部兄邇歲離多會少又樂少苦多述懷
并寓僧藍得幾時,薄游苕霅遽暌離。
一麾為郡乖同濟,百謫還鄉獨后期。
第隔東西希聚首,憂連宗戚罕伸眉。
何時解組俱林下,松菊園寬日共窺。
并寓僧藍得幾時,薄游苕霅遽暌離。
一麾為郡乖同濟,百謫還鄉獨后期。
第隔東西希聚首,憂連宗戚罕伸眉。
何時解組俱林下,松菊園寬日共窺。
一起寄住在寺廟里沒多長時間,到苕霅一帶短暫出游后就很快分離了。你去外地任職未能一起共事,我多次被貶回鄉還比你晚。我們東西相隔很少能相聚,為宗族親戚擔憂很少能舒展眉頭。什么時候能都辭官歸隱山林,一起在寬敞的松菊園里日日賞景。
并寓:一起居住。僧藍:寺廟。
薄游:短期游歷。苕霅(tiáo zhá):苕溪和霅溪,在今浙江湖州一帶。遽(jù):立刻,馬上。暌(kuí)離:分離。
一麾:原指揮動旌麾,后泛指官員出京任職。乖:違背,未能。同濟:共同做事。
百謫:多次被貶謫。后期:比別人晚。
第:只。希:同“稀”,少。
解組:解下印綬,指辭官。林下:指山林隱居之地。
窺:觀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和兄長任職期間聚少離多,仕途上也各有不順,詩人可能多次被貶。當時社會或許官場斗爭激烈,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了歸隱的想法,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內心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與兄長離別的愁緒、仕途的坎坷以及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仕途不順時的普遍心境。
世外猶多夢,雨中常斷魂。奇峰入煙靄,淡墨潑乾坤。一鳥鳴山滿,繁花蘸水痕。已窮湖畔路,盡處是孤村。
榮木攸攸,春光在茲。宛其悴矣,孰能戀之。今我不樂,將復何時。光陰之速,瞬息乎而。
冰簟銀床夢不成,宵分獨坐到天明。潸然四顧難消遣,誰為梅花怨未平。
曉望青嵩道,仙云滿畫輪。黃龍盤吉仗,翠鳳繞哀珉。千古徽音在,三川王氣新。寂寥馀故壟,瑤草又逢春。
一土憑空隔死生,前緣后會不堪尋。斷無人到新槐雨,猶有花開舊墨痕。枕夢同舟飄釣海,推燈獨屐坐招螢。洞庭前夜幽鳴急,是我凄神是爾魂?
掀蓬仰看玉崢嶸,借得漁船一日晴。九曲水窮山雨急,老仙于我豈無情。鶴怨空山久勒文,買船又訪武夷君。一聲鐵笛不知處,但覺滿身生白云。莫問神仙定有無,地靈斷不著凡夫。我來便覺芒鞋好,飛上前山不用扶。
殘日西頹百感沉,空揮老淚灑東林。當腰自有亭亭玉,悵望龜山誦子衿。紅衣褪盡翠籠煙,葉底難尋少伯船。漫道興亡關女色,沉沉帝座夜空懸。笠澤茫茫月半規,尋仙已覺十年遲。水云深處回舟晚,賦斂而今到紫芝。
姑蘇臺下水茫茫,麋鹿不來春草長。柳外闌干誰獨倚,玉簫吹怨滿斜陽。
每到春來長如病。玉容瘦與薄妝稱。不慣被人拋擲?。思當本。奈向后期全無定。早是厭厭愁欲凝?;ㄩg眾禽愁難聽。天賦多情翻成恨。有誰問。畫屏一點爐煙暝。
悠悠兩地忽三年,撫字催科俱惘然。墨綬方慚臣職曠,丹書復荷主恩偏。九邊此日仍多壘,四海何時可息肩。為語登閎新諫議,蒼生滿眼盡堪憐。
暗數佳期欲渡河,羅衣休問夜如何。漢宮恩澤如秋露,萬歲枝頭得最多。
金母燕西瑤,朱幩翟茀朝。遺衣尚荊布,故物有簞瓢。鼎立棲三鳳,蟬聯數七貂。生涯祗如此,崛郁正昂霄。
北山山下草堂開,北山先生安在哉。先生名與山不朽,何異魯望尊徂徠。子孫世居北山下,況爾更多英俊才。弟也能通學劍術,兄復能起讀書臺。邦家之基在今日,詩人所宜歌有萊。赤松亭前采藥去,黃公洞口看花來。棲鶴寥寥海天碧,白云南望心裴回。
時序新權又蓐收,煩歊初散夜光浮。夢驚寥廓一聲笛,興在武昌千尺樓。南樹枝閑棲鵲定,內家屏冷早螢流。朝來喜得虞卿訊,新著書成病亦瘳。
蚓語蟲號謝不能,哀蟬孤據一枝鳴。閑將云雨蒼梧恨,曳出沖和淡雅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