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二首 其一
祖尚浮虛事漆園,生平圜府不曾言。
神峰峻若瑤林茂,手色全如玉柄溫。
翊輔但求三兔窟,風流空擅一龍門。
季年喪國排墻禍,綺靡諛言可得存。
祖尚浮虛事漆園,生平圜府不曾言。
神峰峻若瑤林茂,手色全如玉柄溫。
翊輔但求三兔窟,風流空擅一龍門。
季年喪國排墻禍,綺靡諛言可得存。
崇尚虛無之事,效仿莊子(漆園吏指代莊子),一生對國家財政之事(圜府指掌管財貨的機構)從不提及。他神姿俊朗如美玉樹林般繁茂,手的色澤溫潤如玉柄。輔佐朝政只求像兔子那樣有三個藏身之處(比喻為自己謀后路),徒有風流之名占據著龍門般的高位。末年國家滅亡遭遇墻倒眾人推的災禍,那些華麗而阿諛的言辭還能留存嗎?
祖尚:崇尚、效法。漆園:指莊子,莊子曾為漆園吏。圜府:掌管財貨的機構。神峰:指人的神姿風采。瑤林:美玉樹林,比喻人的容貌豐美。手色:手的色澤。玉柄:如玉的把柄,形容手溫潤。翊輔:輔佐。三兔窟:出自“狡兔三窟”,比喻為自己多方謀劃退路。龍門:比喻聲望高的人的府第。季年:末年。排墻禍:指墻倒眾人推的災禍。綺靡諛言:華麗而阿諛的言辭。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明確。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處于一個政治腐敗、官員不作為的時代,目睹國家因官員的不良行為而走向衰落,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自己的批判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當時一些官員崇尚虛無、不務實際、自私自利的行為,認為他們的不作為導致了國家的滅亡。其特點是用典豐富、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狀況和詩人的批判精神。
好風催煖上梅枝,香落佳兒舞袖垂。堂上盡堪娛壽母,人間元自有瑤池。青冥細斫天臺近,浴日剛從海屋離。歸篋瑯瑯珠玉富,白云經歲繞峨眉。
鳳皇釵脫鳥云亸,紅葉花鮮還自把,朝朝暮暮南山下。南山下,千萬年,不采藥,能神仙。
萬里岷峨路。笑歸來、野逸蕭閑,舊時風度。玉陛金閨春引處,遲卻京華步武。漫贏得、西湖佳趣。香篆琴絲簾影外,有朝云、夜月和鷗鷺。都辨我,醉中句。飛鳧又報匡廬去。怕赤霄、班里依然,有人留取。頭黑功名渾好在,漫浪從渠賦予。但愛我、襟期相遇。滿把一觴為君壽,有風荷、萬頃搖清暑。聊為此,釂金縷。
彼松之高兮,矯吾以其操兮。此竹之節兮,耿吾以其潔兮。露漙漙兮宵明,煙霏霏兮曉清。風聲我琴兮鳴鸐我笙。淄胡為兮我衣,塵胡為兮我纓。颼兮飗兮窈以幽,驂青鸞兮服蒼虬。吾與元氣兮升降,與云霞兮綢繆。逍遙兮相羊,終吾生兮樂以忘憂。
古石城坳。覽江天萬里,紫閣云巢。雞鳴遠,崇臺草木長交。明湖涸后,訪莫愁、閑殺蓮苞。秦淮渡口,丁簾舊夢誰敲。南湖勝局全拋。忍重來打槳,月上花梢。磯邊雁影白,剩燕子能捎。狂吟未罷,漫箋鐙、青蓋盈郊。尋故事,空迷霸跡,齊梁粉本聯鈔。
雖赴來機少異之,箭鋒相直出思惟。訥庵言下瞠雙目,孔子原來是仲尼。
三十七年過,勞生強半休。此心空耿耿,吾道每悠悠。感物百憂集,思親雙淚流。春風添一歲,又是五更頭。
莫惜春衫污酒痕,欲將遺恨寄芳樽。清明客里匆匆過,不記桃花笑倚門。
聞說佳人此墜樓,青山長在水長流。明珠已與珊瑚碎,尚有香魂夜出游。
但聞煙外鐘,不見煙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濕芒屨。惟應山頭月,夜夜照來去。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镮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鉤垂一面簾。碧煙輕裊裊,紅戰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花冠頻鼓墻頭翼,東方澹白連窗色。門外早鶯聲,背樓殘月明。薄寒籠醉態,依舊鉛華在。握手送人歸,半拖金縷衣。小庭花落無人掃,疏香滿地東風老。春晚信沈沈,天涯何處尋。曉堂屏六扇,眉共湘山遠。爭奈別離心,近來尤不禁。青巖碧洞經朝雨,隔花相喚南溪去。一只木蘭船,波平遠浸天。扣船驚翡翠,嫩玉抬香臂。紅日欲沈西,煙中遙解觿。木綿花映叢祠小,越禽聲里春光曉。銅鼓與蠻歌,南人祈賽多。客帆風正急,茜袖偎檣立。極浦幾回頭,煙波無限愁。
寒樹老空山,云根碧蘚斑。野船才近岸,疑向剡溪邊。
銅爵春深漢苑空,邯鄲月冷照秦宮。煙花樓閣西風里,錦繡湖山落照中。河水南來非禹跡,冀方北去有唐風。溪城秋色催遲莫,愁對黃云沒斷鴻。
薰弦早已迓秋鴻,歲事先生逆料中。前密后疏隨處改,枉教楊柳怨西風。
亭覆春云竹幾竿,未教無主客來看。補林藥起儒生俗,當戶驅回炎吏難。萬卷晝簾清入幌,十年夜雨碧馀寒。元功可是誰忘得,欲作秦簫和去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