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諸僚和留別詩再和二首 其二
十連名郡近天畿,負重懸知困力微。
閑客已知無嘯諾,鄰邦聊得看芳菲。
謀身舊似齊優拙,罹咎今同魯酒圍。
回首雋游難戀嫪,索居獨學果疇依。
十連名郡近天畿,負重懸知困力微。
閑客已知無嘯諾,鄰邦聊得看芳菲。
謀身舊似齊優拙,罹咎今同魯酒圍。
回首雋游難戀嫪,索居獨學果疇依。
十個相連的名郡靠近京城,我深知自己肩負重任,力不從心。我這閑散之人已明白無法再像過去那樣應諾辦事,只能到鄰邦去看看花草美景。從前謀求生計就像齊國的優伶一樣笨拙,如今遭禍又如同被魯國的薄酒圍困。回首往昔快意的交游,難以再留戀,獨居苦學又能依靠誰呢?
天畿:指京城附近地區。
嘯諾:指隨意談笑應答,這里指有能力辦事。
齊優:齊國的優伶,常用來比喻不務正業、沒有真才實學之人。
罹咎:遭受災禍。
魯酒圍:魯酒薄,這里可能比喻陷入困境。
雋游:快意的交游。
嫪:留戀。
索居:獨居。
疇依:依靠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京城附近的多個郡任職,因事務繁重而力不從心,且遭遇了一些災禍。當時可能官場競爭激烈,詩人在謀身方面遇到挫折,心境落寞,從而創作此詩表達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在仕途上的困境和孤獨之感。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貼切,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生動展現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官場的一種生存狀態和情感體驗。
浩浩雨不止,寥寥風且寒。敢言裘褐具,尚幸室廬完。彌月天形晦,無時轍跡乾。田皋何處在,誰復顧蕭蘭。不見清秋月,悠悠雨過弦。重陽初未解,委照固無偏。安得長風御,都驅宿藹旋。還當三五夕,圓魄獨當天。積潦高秋后,幽居病客心。每憐荷折蓋,猶愛菊包金。獨坐有馀恨,臨觴莫厭深。多情省郎直,永夜祗清吟。
陟彼白云徑,徑滿白云時。踐破白云跡,心與白云期。
嘿處在林居,沈冥遺世榮。大哉靈臺妙,止水湛澄凝。括囊視群動,擾擾紛自營。細草沿虛砌,佳木蔭前庭。慮空念乃息,欲凈理益明。如何驅馳子,終日沽其名。清尊有醇醪,幽居無俗情。醉來澹忘言,養晦樂馀生。
我識君家董狀元,草萊崛起跳天門。揮毫玉陛摩星斗,持橐明光奉至尊。
鏘金戛玉音聲古,抉石奔泉氣勢雄。目斷云車天路永,小樓春雨杏花風。
汝穎始媒蘗,徐沛乃蜂起。浸淫及荊湘,浩蕩入彭蠡。風搖草木動,殺氣薄炎紀。倉皇九江守,血戰扼孤壘。海門白日暝,烈士先斗死。雄波失天塹,北舸竟南艤。我師豈不銳,勢奮易披靡。嘆息江之流,艱危欲誰倚。
何意廉從事,還來會默仙。寒空驚雪遍,春意入歌偏。瑤草三花發,瓊林七葉連。飄飖過柳寺,應滿譯經前。
縮席此相逢,攝衣遽然別。何以把贈君,清風及明月。
那吒城內起樓臺,萬朵宮花次第開。見說南朝好兒女,遠隨帝璽渡江來。
寂寂蒼株懸薜蘿,萋萋青草漫巖阿。千山無語窈然好,一鳥弄聲幽趣多。世上最忙唯螻蟻,眼前大事只吟哦。無為之論信非謬,且借煙岑營我窩。判袂鮀江五度秋,紛華挹謝竄瓊州。泥中濯足原無必,塵里看人誰與儔。丘壑情懷緣本性,廟廊經緯待名流。希夷之道誠吾道,林藪清和氣象悠。
為訪紅衣湖上去,徐生一舸清風。半醒午醉入芳叢。亭亭青蓋舞,淡淡冷香溶。涼雨暮來消溽暑,跳珠四外玲瓏。岸間歸客影匆匆。惟留君共我,自賞玉芙蓉。
近憐周柱史,持節向遙天。霄漢花驄出,江湖錦纜牽。郁盤千棧閣,浩蕩百蠻煙。春盡南征日,衣冠覺爾賢。
虎嘯空山動,深林鳥獸驚。悲風纏玉爪,流電鑠金睛。伏機陷阱還遭縛,倀魂殺氣嗟零落。搖尾垂頭似槁枝,獵童還見寢其皮。君不見,世間元惡哮如虎,東門黃犬收眉塢。
江豚吹浪江風起,地坼驚蛇綰江水。日暮津頭愁殺人,極目煙波幾千里。扁舟南下急張帆,黃頭屏氣窺驚湍。天吳戟手真可畏,始信人間行路難。寄聲射利千金子,水馬乘危恐難恃。一朝宛見蹶霜蹄,忍使全軀飽鳣鮪。憂讒更憶南遷客,獨倚危檣心欲拆。故園京國路茫然,黑首須臾變成白。黃蘆兩岸棲漁翁,釣絲輕飏隨西東。得魚沽酒亦自喜,不落人間風浪中。坐閱此圖長太息,蝸名蠅利竟何益。爭似青山臥白云,瓦缶泉香漱終日。
白露已零天地秋,布衣老大提蒯緱。燕辭故壘逝將去,蝶抱殘花何所求。平生不識韓吏部,他時誤覓劉荊州。渭川修竹綠無恙,歸歟勿失千戶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