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儀見和復別為一首因各次韻
載酒輕塵論禮堂,區區好事愧原嘗。
糟丘未辨陳喧老,壑谷寧容伯有藏。
盎盎新香浮蟻面,陶陶煖息助龜腸。
物微意重君毋誚,熾絜泉甘器亦良。
載酒輕塵論禮堂,區區好事愧原嘗。
糟丘未辨陳喧老,壑谷寧容伯有藏。
盎盎新香浮蟻面,陶陶煖息助龜腸。
物微意重君毋誚,熾絜泉甘器亦良。
帶著美酒在輕塵飛揚的論禮堂中相聚,我這小小的喜好實在愧對平原君和孟嘗君。還沒分辨清那酒堆如小山的陳喧,山谷又怎會容得伯有藏匿。新酒的香氣在酒面上泛起泡沫,溫暖的氣息仿佛能滋養腸胃。禮物雖小但情誼深重,您別見笑,這泉水甘甜器具也精良。
載酒:帶著酒。
原嘗:指戰國時期趙國的平原君趙勝和齊國的孟嘗君田文,二人以好客養士聞名。
糟丘:酒糟堆積成的小山,這里指飲酒之事。陳喧:南朝陳人,性嗜酒。
伯有:春秋時鄭國大夫,傳說他死后化為厲鬼。
盎盎:洋溢的樣子。浮蟻:指酒面上的泡沫。
陶陶:和樂舒暢的樣子。龜腸:指人的腸胃。
誚:譏笑。
熾絜:清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君儀見和復別為一首因各次韻”可知,這是詩人與朋友君儀唱和之作。可能是在一次朋友聚會飲酒時,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與朋友相聚的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朋友間的情誼,以飲酒聚會為背景,通過用典和細膩描寫展現了聚會的場景和氛圍。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交流文化。
麈尾天花灑石扉,莫教五色掩摩尼。峰頭笑縱金衣鶴,竹里閒尋玉版師。言論每懷龍井夜,扶攜渾似虎溪時。芝云更擬分蒲榻,黃葉滿山題近詩。
沉香亭畔月華流,掌上孤鸞鏡里愁。舞罷春風卻回首,六宮紅粉總包羞。
銀濤漸溢江南路。泛短棹、輕帆去。破塊跳珠知幾度。竹窗新粉,藕池香碧,應在云深處。蕭蕭鶴發雖云暮。曾得神仙悟真句。久視長生親見語。離愁掃盡,更無慵困,怕甚黃梅雨。
小橋坐濯足,澗狹水流急。源頭夜雨多,落花漾露濕。
涂松市上漆溪濱,多少嗷嗷丐乞人。不道孤舟風雪里,老夫亦是一饑民。
綽約兩青娥,一笑遙相遇。何處問儂家,玉河雙柳樹。
莊生頗耐寒,意度殊落落。朱生特溫雅,可怪耽寂寞。二生皆能詩,過我出所作。不為世俗語,往往為驚愕。我詩常自疑,瘦澀不堪嚼。將為知己累,世議苦見搏。有讎緣有黨,相厄定何樂。避人亦足豪,閉戶專一壑。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誰能捐筋力,歲晚不償勞。獨有孤旅人,天窮無所逃。端來拾瓦礫,歲旱土不膏。崎嶇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然釋耒嘆,我廩何時高。
苕霅一時僧,千峰興欲乘。龍蛇隨北學,衣缽問南能。初地游方愜,彌天秀益增。誰知碧云句,侍者續傳燈。
西園檢春事,積雨斷馀紅。荼蘼壓高架,皎皎晚日烘。翠蔓點殘雪,清香度微風。幽人對之坐,瑩然此心同。徘徊不忍去,片月來高空。宛如萬玉娥,素袖舞云中。珠璣露顆綴,翠佩煙光籠。愛花不受折,枝柔刺盈叢。攜酒醉其下,慰此良夜終。
圣處終難舉似人,二三子在最情親。于中檢點平生看,香縷縈簾眇此身。
霞際浮玉青霏霏,吳中景物天下稀。三江入海作秋浪,五湖滿地搖夕暉。孤鶴忽與白鷺起,神龍或挾赤鱗飛。胡床抱膝但長嘯,丈夫安得為輕肥。
涌金斜轉青云路。溯袞袞、紅塵去。春色勾牽知幾度。月簾風幌,有人應在,唾線馀香處。年來不夢巫山暮。但苦憶、江南斷腸句。一笑匆匆何爾許。客情無奈,夜闌歸去,簌簌花空雨。
一間茅屋傍溪斜,三徑荒于靖節家。但得鶴糧隨分足,更須鋤月種梅花。
玉井芙蓉紅粉腮,何人移向月中栽。高軒忽漫看圖畫,疑是昭陽曉鏡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