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光二大士贊
人趣可學道,乃為婬事苦。生那落迦中,方無婬欲樂。
眾生如牦牛,愛此貪欲尾。異哉兩童子,藕花中化生。
對天龍鬼神,作大師子吼。我若從今始,起于貪欲心。
是則為欺誑,十方一切佛。以是因緣故,證色身三昧。
我亦于今日,復作師子吼。若從今日始,不斷貪欲心。
是則為滅絕,十方三世佛。愿如二大士,持心等虛無。
太虛有殞壞,眾生界有盡。我此愿不盡,稽首平等慈。
廣大同體悲。于剎剎塵塵,證我作是說。
人趣可學道,乃為婬事苦。生那落迦中,方無婬欲樂。
眾生如牦牛,愛此貪欲尾。異哉兩童子,藕花中化生。
對天龍鬼神,作大師子吼。我若從今始,起于貪欲心。
是則為欺誑,十方一切佛。以是因緣故,證色身三昧。
我亦于今日,復作師子吼。若從今日始,不斷貪欲心。
是則為滅絕,十方三世佛。愿如二大士,持心等虛無。
太虛有殞壞,眾生界有盡。我此愿不盡,稽首平等慈。
廣大同體悲。于剎剎塵塵,證我作是說。
人在人道本可學道,卻被淫欲之事所苦。墮入地獄之中,才知沒有淫欲之樂。眾生如同牦牛,貪戀這貪欲的尾巴。奇異啊這兩位童子,在藕花中化生而出。面對天龍鬼神,發出如獅子般的大聲宣講。我若從現在開始,生起貪欲之心,那就是欺騙十方一切佛。因為這個緣故,證得色身三昧。我今天也發出獅子吼。如果從現在開始,不斷除貪欲之心,那就是滅絕十方三世佛。愿能如同這兩位大士,持守內心如同虛無。太虛會有毀壞,眾生界會有盡頭。但我這個愿不會盡,我稽首禮拜平等慈悲。這廣大的同體大悲。在每一個剎土、每一粒微塵中,證明我所說的這些話。
人趣:指人道,佛教六道之一。
那落迦:即地獄。
牦牛:一種牛,這里比喻眾生貪戀貪欲如牦牛愛其尾巴。
師子吼:比喻佛菩薩說法無畏,如獅子怒吼。
色身三昧:佛教的一種禪定境界。
稽首:佛教的一種禮節,頭至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佛教在傳播過程中,強調對貪欲等煩惱的斷除,此贊可能是作者受二大士斷除貪欲、證悟佛法事跡的啟發,為弘揚佛法、勸誡眾生而作,當時佛教思想在社會有一定影響,人們對修行解脫有追求。
主旨是勸誡眾生斷除貪欲,通過贊頌二大士的事跡和表達自身決心來宣揚佛法。特點是義理明確、情感懇切。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價值,有助于傳播佛教斷貪修行的理念。
一封書寄數行啼,莫動哀吟易慘悽。古往今來只如此,幾多紅粉委黃泥。
黃河水,日夜東流無暫已。金谷花,紅芳不久委塵沙。水流花落年華改,綠鬢朱顏肯相待。百千萬古埃壒間,貴賤賢愚有誰在。
幽姿雅韻淡豐神,每笑丹青寫未真。質傲隆寒來復運,色先群艷素心人。孤山伴月香留夢,庾嶺迎風影絕塵。自是窮巖無意外,好將貞潔守長春。
江左翹瞻白下逢,青原白鷺得追從。岐分草長頻尋路,寺迥云深但聽鐘。憂國幾回慚孟浪,入山此日快疏慵。時來指點巖前話,猶是東山老臥龍。
矍鑠從戎恃骨彊,舊衣褒博詎堪裝。歲云暮矣家安在,月出皎兮山更長。錐子禿毛窮有分,碑顏沒字老何妨。憑君為護癡兒女,白首相期樂未央。
菜市商場共比鄰,一枝聊足寄吾身。夢回忽憶椿萱遠,別后愈憐骨肉親。懷舊自吟聞笛賦,當今誰是補天人?春深卻怕登樓去,辜負年年柳色新。辜負年年柳色新,素衣應惜滿風塵。中樞有愿重興漢,當代無人再避秦?春夜玉樓爭斗富,秋風茅屋望扶貧。三千銀界微茫里,世紀鐘聲漸漸聞。世紀鐘聲漸漸聞,寰球浩蕩涌風云。堪疑冷戰都停火,猶有狂夫暗擴軍。一網已能連世界,九天真可摘星辰。人間彈指成今古,異彩紛陳觸目新。異彩紛陳觸目新,每從人海踏狂塵。沉浮身世詩千首,輾轉征途酒一樽。自有清香生陋室,獨無雅興叩侯門。中年心事歸平淡,菜市商場共比鄰。
香羅如雪縷新裁,惹在烏云不放回。還似遠山秋水際,夜來吹散一枝梅。
鱗鱗滿江頭,往來輕一葉。不用杞人憂,壯懷方擊楫。
玉階新拜寵恩濃,皂蓋西行五馬同。秦樹到關開曉色,岳連當路出奇峰。好詢民隱周三輔,為播仁風答九重。青史古稱張趙跡,會看勛業繼前蹤。
圣德臨尊極,民心戴至仁。喜逢重午節,共祝萬年春。雨旸皆應節,和氣滿平疇。欲識天顏喜,農家麥有秋。永日雖祥郁,風生殿閣涼。圣心非獨樂,均施遍多方。躬行盛德基王化,密贊成謀授帝圖。福及萬方天所相,祛邪何假佩靈符。王業艱難素所知,歲單喜見獻新絲。盤中更進長生縷,卻記親蠶繭館時。萬年珍木綠陰成,殿閣微涼次第生。簡靜初非拘月令,懷沖履正自心清。
泛泛人心獸不如,陸家黃耳解傳書。殘唐亦有孫供奉,恥向東梁致起居。
春明握手各傷神,酒肆歌樓劫后春。亂世文章馀血淚,故人肝膽半風塵。范滂攬轡空三嘆,張儉投門剩一身。差喜黃金隨手盡,贏人兩字是清貧。
百尺高樓四望空,銀河不與此樓通。西風和露墜梧桐。枉有冤禽填恨海,怕難幽夢到簾櫳。三更夜色正迷濛。
鼓篋同游璧水春,橋門爭看筆如神。忽傳紫塞軍聲急,尚喜青山草色新。儻有風云起英衛,可無膠漆似雷陳。況聞作尉功奇絕,兵入潢池不動塵。
探春未了送春歸,萬紫千紅洗漸稀。馀艷盧姬堪?面,殘香荀令待熏衣。乍迎絲竹臨風笑,忽繞梁塵度曲飛。多少王孫金勒馬,重來何處聘輕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