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釋迦像并十八羅漢贊 第七迦理迦尊者
身如蕉虛,心如兔止。
師慈如和,侍者笑視。
毒龍難降,我試彈指。
便升缽中,喜見脊尾。
身如蕉虛,心如兔止。
師慈如和,侍者笑視。
毒龍難降,我試彈指。
便升缽中,喜見脊尾。
身體如同芭蕉般虛空,內(nèi)心像兔子靜止時一樣安寧。尊者的慈悲和藹可親,侍從微笑著注視。毒龍難以降服,我試著輕輕彈指。毒龍便進入缽中,歡喜地能看見它的脊尾。
蕉虛:芭蕉中間是空的,比喻身體虛幻不實。
兔止:兔子靜止,形容內(nèi)心安靜。
和:和藹。
侍者:跟隨尊者的侍從。
毒龍:在佛教中常象征惡念、煩惱等。
彈指:佛教中表示短暫時間,也有施展神通之意。
缽:僧人乞食和修行用的器具。
此贊文可能創(chuàng)作于佛教文化盛行時期,作者或許在寺廟看到釋迦像及十八羅漢像,尤其是迦理迦尊者像,受其形象和佛教故事啟發(fā)而創(chuàng)作,以表達對佛法和尊者的敬仰。
主旨是贊美迦理迦尊者的慈悲和神通,能降伏煩惱。特點是語言簡潔,意象鮮明。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價值,體現(xiàn)了佛教文化中對修行者超凡能力的宣揚。
輕暖輕寒,單衣未試春將去。滿庭飛絮。草色青如許。目送征鴻,愁緒縈千縷。閑凝佇。憑欄無語。芳樹斜陽暮。
郎去京華道,妾望西湖濱。功名旦夕成,歡愛亦相因。情敬方纏綿,比翼忽乖分。旅魂招不來,惝恍空留連。庶幾墮天?,山岳通精魂。吁嗟年少婦,矢志金石堅。金石不茍完,烈女不茍全。攜手游夜臺,悲嘯轉(zhuǎn)歡言。玉顏期速朽,貞性還乾坤。幽足欽神鬼,明亦動九閽。
塵土千鄉(xiāng)闊,風波一宦微。云中鴻雁去,原上鹡鸰飛。終日青樓望,何時畫鹢歸。作詩聊自遣,還欲淚沾衣。
兩口明明一無舌,同死同生為吾決。那吒頂上吃蒺藜,金剛腳下流出血。
孤澗月華明水,半簾梅影香風。惆悵謫仙何處,無人共倒金鐘。
登車才息雨紛紛,魯郭齊城望里分。風意不寒塵氣凈,袖中攜得泰山云。
宦游霜宿與風餐,環(huán)郭青山豈曰盤。馀暇每思親丈席,新涼政喜入中單。交情老去才方見,世事年來亦飽看。顏色想君如李白,卻疑明月滿重欒。客來愧乏牛心炙,茶罷空堆馬乳盤。縱有詩篇慚和寡,了無心印可傳單。平生黃卷能忘味,晚歲青山未厭看。歸去吾廬吾亦愛,更須華屋羨雕欒。祝君努力且加餐,世路羊腸政屈盤。烹鯉何由問消息,割雞政自困平單。書生說食真成癖,俗子疑人莫與看。搜攪枯腸有文字,玉州猶愛月團欒。萬山深處祇空餐,報贈慚無雙玉盤。日晏僅馀晨粥半,夜涼更覺夏衾單。憐渠許國丹心在,付與窮途白眼看。它日雞豚燕同社,不煩父老見思欒。
明時蒸上瑞,天意為斯文。三秀披清露,雙莖護綵云。玉餐秦桂父,軿度漢茅君。欲勒亭前石,仙才本不群。
昔日看花伴,今晨喜盍簪。宦游來薊北,送別過城南。紫陌春融雪,青山曉護嵐。情深頻進酒,非是愛沉酣。歸臥江鄉(xiāng)久,時從檄召來。分藩到庾嶺,策馬去燕臺。圣主原無意,微臣自不才。孑然湖海客,知向幾時回。
西去深村梅萬樹,東回海角月千盤。借將色相窺梅月,荷鋤人歸當雪看。
十載扁舟,幾來往、三吾溪上。天寶事,一回看著,一回惆悵。筆畫模糊猶雅健,文章褒貶添悲壯。枉教人、字字費沈吟,評輕重。西北望,情無量。東南氣,真長王。想忠臣應讀,宋中興頌。主圣自然皆樂土,時平正合儲良將。笑此身、老大尚奔馳,知何用。
塵海風波定,山林徑路深。閒情能對酒,雅調(diào)尚留琴。隔歲論文地,平生點易心。歸舟經(jīng)玉峽,老樹晚蕭森。山中方獨吟,客至共登臨。城塔回高鳥,溪帆送遠林。乘槎如有約,坐樹亦何心。明日東吳道,相思遲爾音。
前年見君河之浦,東風吹河沙如霧。北潭楊柳強知春,樽酒相攜終日語。君家東南風氣清,謫官河壖不稱情。一麾夏口亦何有,高樓黃鶴慰平生。荊江洞庭春浪起,漢沔初來入江水。岸頭南北不相知,惟見風濤涌天地。巫峽瀟湘萬里船,中流鼓楫四茫然。高城枕山望如帶,華榱照日光流淵。樓上騷人多古意,坐忘朝市無窮事。誰道武昌岸下魚,不如建業(yè)城邊水。
征衣消盡洛陽塵,泣向東風拭淚痕。不及青春歸有信,一年一別樂游園。
傾一斗。開笑口。天邊月逆行云走。左離騷。右蟹螯。狂吟獨嘯,亦足以自豪。銅芝淚凍燈花死。掛壁寶刀光射水。拍頭顱。捋髭須。龍泉太阿,惟汝最知吾。披繡袷。揮紈箑。卿自用卿法。聲如鐘。氣如虹。豈甘郁郁,長作可憐蟲。人能著翅馬能齧。來犯北風去密雪。上危岡。草荒荒。試拓弓弦,霹靂倒黃獐。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