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祖師畫像贊 初祖
妄想無性,證不滅受。前圣所知,轉相授手。
風煙花開,器界以形。霜露果熟,王子乃生。
護持佛乘,指示心體。但遮其非,不言其是。
嬰兒索物,意正語偏。哆啝之中,語意俱捐。
妄想無性,證不滅受。前圣所知,轉相授手。
風煙花開,器界以形。霜露果熟,王子乃生。
護持佛乘,指示心體。但遮其非,不言其是。
嬰兒索物,意正語偏。哆啝之中,語意俱捐。
妄想本沒有實在的體性,證悟了就不會再受它的影響。從前的圣人知曉此理,代代相傳。就像風煙中花朵開放,物質世界由此形成;霜露下果實成熟,王子(達摩祖師)于是誕生。他護持佛法,指示心性本體。只是遮止錯誤的見解,而不直接說什么是正確的。如同嬰兒索要物品,心意正確但言語表達不準確。在看似啰嗦的言語中,言語和意思都可舍棄。
妄想無性:妄想沒有真實的體性。
證不滅受:證悟后不再受妄想的影響。
轉相授手:一代一代相傳。
器界:物質世界。
王子:指達摩祖師。
佛乘:佛法。
心體:心性本體。
但遮其非,不言其是:只否定錯誤的,不肯定正確的。
哆啝(duǒ hè):啰嗦。
此詩是為六世祖師畫像所作的贊詞。初祖達摩祖師是禪宗東土初祖,他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帶來了禪宗的精髓。作者創作此詩,可能是在瞻仰祖師畫像時,有感于祖師的功績和佛法的傳承,以贊詞的形式表達對祖師的敬仰和對佛法的體悟。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初祖達摩祖師對佛法的護持和傳承。其突出特點是將佛法哲理與自然意象相結合,以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思想。在佛教文學中,此類贊詞有助于后人了解祖師事跡和佛法精神,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
長安開甲第,舍衛接王城。古佛旃檀閣,將軍細柳營。燈殘留說偈,碑半減題名。此是紅塵地,輪蹄終日行。
亂眼龍蛇起平陸,前身羲獻已黃墟。客來空認袁公額,淚盡慚無楊惲書。
高云南去夜郎低,萬里秋風過五溪。玉笛不吹江水綠,美人猶在月明西。
營開一望四郊空,陣破長驅疾雨風。明月漢關雄嶪嶪,暮云秋磧遠濛濛。旌搖重雪朝穿甲,指墮寒冰夜挽弓。征戍每年窮塞北,驚心客處絕飛鴻。
祖龍車轍遍塵寰,只道蓬萊在海間。空上望秦山上望,不知此處是神山。
竟令斯人逝,蒼茫問九淵。翔鸞留片羽,注海慟長川。一藝自不朽,多才誰與傳。峨峨瞻泰華,終古拄南天。
鹿豕木石皆可與,徑絕云深不知處。數拳老碧數枝秋,一枕千山謝塵侶。
恍然無語坐池頭,監止才知勝監流。最是濯纓猶未足,真成一飲當封侯。
啄鵲憎大鳥,無怪吾子然。從臾飽蝦魚,子意一何偏。鱗即賤于裸,于羽何擇焉。盛冬水如石,膠鬣不得旋。孕腸急鞔鼓,張目不得眠。茭菰牙始白,桃花漲春田。熨塊出累瑣,多死漁者筌。鱗褓及鵲鷇,較估誰艱難。矧茲網罟酷,百倍鳥有鹯。雛攫子不許,鱗爛子許旃。乃乖漆園理,奪蟻與烏鳶。等為一盜耳,何猛此彼寬。竊東子則許,竊西子拘鉗。波臣詰如此,而我難為言。眾生遞吞噬,此業何時捐。西方古先生,解破萬壁堅。龍門儻罷躍,飛去好相參。汝或未即去,我姑代彼宣。三戒嚴重殺,五凈肉亦權。鵬飽六月息,孝先腹便便。
雞聲斷續鼓聲咽,布被蒙頭雙耳熱。飛蚊撲面蚤跳踉,四壁鳴蟲盡饒舌。老夫半夜不曾眠,移床去就梅花月。舊夢不如新夢佳,起坐空齋書咄咄。龐君在世頗聰明,得得相尋微漏泄。夜來夢作赤梢魚,受侮沙蟲甘涸轍。須臾化作金翅鵬,撞破天根空月窟。鸴鳩斥鴳笑不休,遍界蒼蠅自喧聒。夢中說夢不自知,真幻憑君為決別。前村更有冼孝廉,方便寄聲如是說。莫怪癡人說夢多,當局者迷觀者哲。
旗偃黃花嶺,笳沉白草溝。武安勤饗士,太尉暇登樓。霸氣沙陀早,軍聲陰館秋。無須黃老術,儒將自風流。
澗草萋萋綠,林鶯恰恰啼。汀沙過雨便無泥。換得芒鞋隨意、到前溪。浦溆渾堪畫,云煙總是題。江湖老伴一蓑衣。真個斜風細雨、不須歸。
嗣皇登位始凝旒,巨盜尋并相印收。漢室有靈誅賊冀,舜廷無患放兇兜。猿狙豈稱周公任,豺虎猶寬巷伯投。愿斬都衡謝天下,不然何用正王猷。
東籬千古意,今在野橋東。乘興者何客,忘機有此翁。關河雄鎮后,風雨醉吟中。我亦開吾徑,秋來得幾叢。
游人方舍俗,釋子復開關。白拂支頤久,清言酌茗閒。書難窺豹管,墨是出雞山。若杜毗邪口,誰傳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