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子
去國辭家謫異方,
中心自怪少憂傷。
為尋莊子知歸處,
認得無何是本鄉。
去國辭家謫異方,
中心自怪少憂傷。
為尋莊子知歸處,
認得無何是本鄉。
離開國都辭別家鄉被貶到異地,自己心里奇怪為何很少憂傷。因為研讀莊子明白了歸宿所在,認識到‘無何有之鄉’就是故鄉。
去國:離開國都。
謫:被貶官。異方:異地。
無何:指《莊子》中的‘無何有之鄉’,是一種虛幻的、超越現實的境界。
此詩可能是詩人被貶官到異地時所作。在仕途受挫、遠離家鄉的困境下,詩人研讀《莊子》,從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尋求內心的平靜和解脫。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讀《莊子》表達被貶后豁達的心境。其特點是將哲理融入日常感悟,以簡潔語言展現深刻思想。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道家思想對文人在困境中的精神滋養。
疾雷疑車音,出門乃知非。抱影長自明,流螢點霜幃。羅帶剪秋水,黃金縷春衣。持看清夜闌,愁無故時輝。食葵心知傾,茹臘腸虛肥。纂纂棗下歌,惜此歲月違。因聲勸語儂,忽復遲遲歸。
金沙豐腴合德艷,酴醾輕盈飛燕身。久無丹白應知我,齊散天香供道人。
吉陽傳舊鎮,巡徼復新司。燒劵不我責,棄繻當自期。江空云冪冪,天闊雨絲絲??现^吾衰矣,心猶少壯時。
半空蘭若嵐翠霏,千點萬點林鴉歸。疏煙滅沒冷幡影,沉沉綠樹生春暉。孤鐘殷殷度殘霧,響透松梢慘將暮。山椒暝色失浮圖,隔岸殘僧尚呼渡。
生逢堯舜仁,得作嶺海游。雖懷跫然喜,豈免跕墮憂。暮雨侵重膇,曉煙騰郁攸。朝盤見蜜唧,夜枕聞鵂鹠。幾欲烹郁屈,固嘗饌鉤辀。舌音漸獠變,面汗嘗骍羞。賴我存黃庭,有時仍丹丘。目聽不任耳,踵息殆廢喉。稍欣素月夜,遂度黃茅秋。我兄清廟器,持節瘴海頭。蕭然三家步,橫此萬斛舟。人言得漢吏,天遣活楚囚。惠然再過我,樂哉十日留。但恨參語賢,忽潛九原幽。萬里倘同歸,兩鰥當對耰。強歌非真達,何必師莊周。
身經多難早知非,此事年來識者稀。老大有情成舊德,細謀無計解重圍。意常不足真夷道,情到方濃是險機。悵望衡茅無事日,漫吹松火織秋衣。
幽叢不盈尺,空谷為誰芳?一徑寒云色,滿林秋露香。
落日關河笛一聲,感時懷抱若為平。燕臺已朽千金骨,秦塞虛防萬里城。大火西流金有令,長江東去水無情。故園回首干戈滿,空負滄浪白鳥盟。
巖巒寬去靈虬寺,水竹低橫處士園。此是蘄州無比好,亦如浙下好山川。
春水潞河舟,春風拂面柔。飛驂臨劍閣,別駕問刀州。懶卜嚴遵肆,頻登杜甫樓。巫山行雨暇,入夢正高秋。
鋪陳治道本群經,無愧更生與董生。不賴王尊作鳴鳳,欺天一點未分明。
獨擅松風一壑哀,竹門雖設為誰開?;虑橐岩与S流去,老色蒼然上面來。已慣山居無歷日,不知人世有公臺。天生此手終何用,只解持杯亦快哉。
狼藉春衫愁萬點。半是征塵,半是啼痕染。別久流光空冉冉。料想病頰成雙靨。羅帶同心香未斂。甚日蘭舟,重把歸裝檢。極目畫樓煙霧掩。憑誰剪卻吳江險。
秋風來從越天末,痛洗玻璃出明月。云陴隱起玉龍眠,下有舂容萬濤雪。獨繭之綸攲一葉,半酣老漁棹歌發??托拇缭S了無多,底事臨風吹欲折。
金沙倩麗閨中秀,酴醾謝郎林下風。欲試此心無結習,兩株常守凈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