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寺閣
危梯凌碧空,不與廛閭通。
朝煙翳高棟,靄靄猶從龍。
遙睇辨滄海,縱觀分岱宗。
常山與馬耳,歷歷在目中。
良時無停景,遠宦如飄蓬。
汨沒困簿領,何以舒心胸。
公余頻登臨,勿使酒樽空。
行看五六月,下視零雨蒙。
危梯凌碧空,不與廛閭通。
朝煙翳高棟,靄靄猶從龍。
遙睇辨滄海,縱觀分岱宗。
常山與馬耳,歷歷在目中。
良時無停景,遠宦如飄蓬。
汨沒困簿領,何以舒心胸。
公余頻登臨,勿使酒樽空。
行看五六月,下視零雨蒙。
高險的樓梯直上碧空,與市井并不相通。早晨的煙霧遮蔽了高大的樓閣,靄靄霧氣好似龍在游動。遠望能分辨出滄海,縱覽可區分出泰山。常山和馬耳山,清晰地出現在眼中。美好時光不停留,在外做官如飄飛的蓬草。埋沒在繁瑣的公文里,用什么來舒展心胸?公務之余要頻繁登臨,別讓酒樽空著。且看五六月時,向下看細雨蒙蒙。
危梯:高險的樓梯。
廛閭(chán lǘ):指市井。
翳(yì):遮蔽。
睇(dì):看。
岱宗:指泰山。
良時:美好的時光。
景:同“影”,日光。
遠宦:在遠方做官。
汨沒(mì mò):埋沒。
簿領:指官府中的文書簿冊。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外地做官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被繁瑣的公務纏身,內心煩悶,于是登上龍興寺閣,借景抒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遠宦的煩悶,借登臨閣上之景來排解憂愁。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先寫閣上所見的壯麗之景,后轉入自身情感的抒發。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詩人真實的心境和情感。
攬衾起中夜,抱膝故沉吟。未了心頭話,誰拈指上琴。去云天共遠,來月夜同深。何物憑消遣,惟應酒自斟。
小蓬萊對望秦山,有會無邊不解顏。太守新詩踰百首,邇來傳誦滿人間。
主賓會合風云異,醉后添杯禮義全。棒打自家親骨肉,叢林扛鼓返成冤。
探盡囊中換賦金,弊裘已畏早霜侵。風煙并起思鄉念,霄漢常懸捧日心。官舍已空秋草綠,空齋長掩暮云深。甘泉未厭楊雄賦,會待吹噓定至音。
永夜愴離析,同心耽宴游。世情俱慷慨,鄉意轉綢繆。竹戶霜燈裊,風城海角流。豫章天更遠,燕北有高樓。
好春蠶事早。竹外籬邊,豆花香了。自挈筠籠,摘得綠珠遠小。城里新開菜市,應不比、家園風調。櫻筍較。甘芳略勝,點鹽剛好。曾聞峽口逢仙,說姊妹相攜,世塵難到。近日相煎,怕被豆根詩惱。寄與嘗新一笑。想念我、晨妝眉掃。風露曉。園中芥荃將老。和章來不早。又碧池深漲,綠荷開了。消夏閑吟,正拂浣花箋小。軍將打門傳送,剛譜得、紅閨新調。誰唱定風波,墨向盾頭磨好。堪憐十四瓊枝,似四折瓜稀,仙凡顛倒。且向深山,聊避六根煩惱。偶得開顏一笑。便一斗胸中塵掃。清鏡曉。提防玉關人老。
一曲清歌送謝安,青云天上憶彈冠。千秋苜蓿歸秦壘,九伐威儀肅漢官。涿鹿月連弓影合,盧龍霜落劍花寒。明時自笑終童老,欲請長纓愧羽翰。幾年投筆上皇都,誰識高陽舊酒徒。裂帛始通鴻雁塞,登樓今拜鳳凰圖。吹笳暗落胡人淚,牧馬群空漢月孤。行矣莫忘黃石語,麒麟回首即江湖。漢苑聲華識弭貂,鶯花吹送木蘭橈。新攜馬骨雄燕市,舊賜龍泉掛斗杓。供帳夜懸南海月,談鋒春落大江潮。長楊況值誇胡日,絕漠何人更射雕。縉云繚繞入殘春,客散津亭柳色新。衣布尚憐天下士,高歌誰是眼中人。商山豹霧依黃鵠,渭水漁竿起綠蘋。為報桃花莫相笑,金章元傍赤松身。
綷縩黃裙墮游水,斕斑錦襪委嵬山。臂環留得知何用,羞殺新豐謝阿蠻。
閑夜命歡友,置酒迎風館。齊僮梁甫吟,秦娥張女彈。哀音繞棟宇,遺響入云漢。四座咸同志,羽觴不可算。高談一何綺,蔚若朝霞爛。人生無幾何,為樂常苦晏。譬彼伺晨鳥,揚聲當及旦。曷為恒憂苦,守此貧與賤。
先朝九鎮列如棋,近代團營非昔時。遂使宵衣勤廟顧,更煩推轂命王師。秦城自合開天塹,燕將真能飲月支。見說飛符招募急,絕憐荷戟盡瘡痍。
翩翩簾外燕,戢戢巢內雛。啖食筋力盡,毛衣成紫襦。朝來各飛去,雄雌梁上呼。養子將備老,惡兒那勝無。
背山面水竹周遭,雖乏樓臺氣已豪。更得好花千百本,中間容我誦莊騷。
淮陰南下惟煙水,石埭晴湖蕩漾春。楊柳青青歸興遠,鳧鷗片片客愁新。三年天上無明赦,隨處江邊有逐臣。霄漢風云多變態,剛留一舸許相親。
野館荒涼門半開,入簾殘月影徘徊。露蟲偏向秋林織,今夜故人來不來?
楊花不綰春光住。任飄泊東西去。吹度園林千萬樹。穿簾透幕,窺窗拂檻,渺渺迷歸路。河邊橋畔應無數。化作浮萍向何處。無奈啼鵑聲正苦。風化嬌困,煙絲醉軟,都付黃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