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彥齡承務還河內
武陵王郎高韻度,鞍馬四方在定住。
眼隨泉石便吟哦,咳唾珠璣不計數。
我亦悠悠事不羈,浪萍風梗隨安之。
少室山前石蘭若,邂逅便與同襟期。
興來岸幘一長嘯,清聲激越穿云嶠。
竹林故事獨未泯,人物如君獨高調。
秋風獵獵促鳴蟬,歸路千山入馬鞭。
白袍烏袖宜圖畫,不羨襄陽孟浩然。
武陵王郎高韻度,鞍馬四方在定住。
眼隨泉石便吟哦,咳唾珠璣不計數。
我亦悠悠事不羈,浪萍風梗隨安之。
少室山前石蘭若,邂逅便與同襟期。
興來岸幘一長嘯,清聲激越穿云嶠。
竹林故事獨未泯,人物如君獨高調。
秋風獵獵促鳴蟬,歸路千山入馬鞭。
白袍烏袖宜圖畫,不羨襄陽孟浩然。
武陵的王郎有高雅的風度,騎著鞍馬四方游歷居無定所。目光隨著泉石美景便吟詩,隨口吐出的詩句不計其數。我也是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如浪中的浮萍、風中的斷梗隨遇而安。在少室山前的石佛寺,偶然相遇便與你志趣相投。興致來了掀起頭巾長嘯一聲,清脆的聲音激越地穿過云端的山峰。竹林七賢的故事還未泯滅,像你這樣的人物格調獨特。秋風呼嘯催促著鳴蟬,你歸去的路上千山都在馬鞭所指之處。你穿著白袍烏袖的樣子適合入畫,不必羨慕襄陽的孟浩然。
承務:官名。
高韻度:高雅的風度。
定住:固定居住。
咳唾珠璣:比喻談吐不凡或詩文優美。
悠悠:自由自在的樣子。
浪萍風梗:比喻漂泊不定。
石蘭若:石佛寺。
襟期:志趣、抱負。
岸幘:掀起頭巾,形容無拘無束的樣子。
云嶠:高聳入云的山峰。
竹林故事:指魏晉時期竹林七賢的故事。
獵獵:風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王彥齡在少室山前相遇,兩人志趣相投,后王彥齡要回河內,詩人便寫下此詩送別。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文人之間的交游較為頻繁。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對友人的贊美和兩人情誼的表達真摯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交游生活和詩歌創作風格。
今日春氣暖,東風杏花拆。筋力久不如,卻羨澗中石。 神仙杳難準,中壽稀滿百。近世多夭傷,喜見鬢發白。 杖藜竹樹間,宛宛舊行跡。豈知林園主,卻是林園客。 兄弟可存半,空為亡者惜。冥冥無再期,哀哀望松柏。 骨肉能幾人,年大自疏隔。性情誰免此,與我不相易。 唯念得爾輩,時看慰朝夕。平生茲已矣,此外盡非適。
作室觀靈境,功成事若何。 琴書消日月,耕釣老煙蘿。 為羨云蹤遠,時將酒共過。 東巖開玉洞,西澗瀉銀河。 整佩思天柱,觀棋悟爛柯。 真情敦澹薄,世業信蹉跎。 絕跡求無累,澄心到不波。 渾淪某宴息,真率謝澆訛。 塵穢千峰隔,風流萬氣和。 乾坤堪比壽,烏兔任如梭。 仙至不無讖,鶴來信有他。 煮茶留客話,種藥救民痾。 竹露延清蔭,蘭風動妙歌。 閑尋仙傳讀,靜把玉經科。 在道猶衣袂,囂塵自綱羅。 有生如石火,移世以燈蛾。 欲入高仙調,母教下鬼唆。 茅檐無一事,時復動吟哦。
半夜燈殘鼠上檠。上窗風動竹,月微明。夢魂偏記水西亭。瑯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平,南樓催上燭,晚來晴。酒闌人散斗西傾。天如水,團扇撲流螢。
飛雪過江來,船在赤欄橋側。惹報布帆無恙,著兩行親札。 從今日日在南樓,鬢自此時白。一詠一觴誰共,負平生書冊。
暑入單絺雨壓塵,扣門仍喜客來頻。 從容為說西來意,庭柏青青正可人。 應密單傳的的真,一番舉起一番新。 老師末后殷勤語,直下承當正要人。
青樓春晚。晝寂寂、梳勻又懶。乍聽得、鴉啼鶯弄,惹起新愁無限。記年時、偷擲春心,花間隔霧遙相見。便角枕題詩,寶釵貰酒,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回廊下,攜手處、花明月滿。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閑對芭蕉展。卻誰拘管。盡無言、閑品秦箏,淚滿參差雁。腰支漸小,心與楊花共遠。
珠閣雨簾高卷。望斷碧梧墻院。短夢有幽尋,曉枕一峰云亂。誰見。誰見。風散菊英千片。
雨濕花房,風斜燕子,池閣晝長春晚。檀盤戰象,寶局鋪棋,籌畫未分還懶。誰念少年,齒怯梅酸,病疏霞盞。正青錢遮路,綠絲明水,倦尋歌扇。 空記得、小合題名,紅箋青制,燈火夜深裁剪。明眸似水,妙語如弦,不覺曉霜雞喚。聞道近來,箏譜慵看,金鋪長掩。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遠。
間氣何私汝,無人見死期。 可憐王景略,心在慕容垂。
遠岫平林嶂夕陽,翻濤翠麥已蒸黃。 此行莫謂無高興,題品新詩入錦囊。
臺上憑欄干,猶怯春寒。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 卻是曉云閑,特地遮攔。與天一樣白漫漫。喜得東風收卷盡,依舊追還。
畫樓側畔,試與君、管領南枝風物。影浸西湖清淺水,旁倚云崖煙壁。艾納全披,檀心俱露,一片前村雪。碧松修竹,歲寒真是三杰。 長向酒欲冰時,魁英相放,不待陽和發。一任無情風又雨,畢竟香難滅。幻玉精神,添酥標致,羞上簫簫發。脆圓可愛,更看春二三月。
想先生、跨鶴歸去。依然上界官府。胸中邱壑經營巧,留下午橋別墅。堪愛處。山對起、飛來萬馬平坡駐。帶湖鷗鷺。猶不忍寒盟,時尋門外,一片芰荷浦。 秋水觀,環繞滔滔瀑布。參天林木奇古。云煙只在闌干角,生出晚來微雨。東道主。愛賓客、梅花爛漫開樽俎。滿懷塵土。掃蕩已無馀,□□時上,主嶠翠瀛語。
解變西昆體,一賦冠群英。清風峽畔,至今堂以讀書名。富貴輕于塵土,孝義重于山岳,惜不大其成。陵谷縱遷改,草木亦光榮。 與仇香,穿阮屐,試同登。石龕雖窄,可容一幾短擎燈。千仞蒼崖如削,四面翠屏不斷,云霧鎮長生。最愛巖前水,猶作誦弦聲。
銀河無際渺澄空。一點壽光中。此夕謫仙初度,清歌吉甫清風。 文章間世,曾親玉座,屢賜金鐘。丹禁若須鰲便,赤城喚取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