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追懷叔父兄長登高
殊方復嘉節,對酒重悲嗟。
逝水人何處,荒籬菊自花。
南樓秋色遠,西嶺夕陽斜。
舊日登高處,于今定幾家。
殊方復嘉節,對酒重悲嗟。
逝水人何處,荒籬菊自花。
南樓秋色遠,西嶺夕陽斜。
舊日登高處,于今定幾家。
在這異地他鄉又逢佳節,對著美酒我再次悲傷嘆息。如流水般逝去的親人如今身在何處?荒敗的籬笆邊菊花獨自開放。南樓的秋色顯得那么遙遠,西嶺上夕陽已經傾斜。過去一起登高的地方,如今還有幾家人能去呢?
殊方:異地他鄉。
嘉節:美好的節日,這里指重陽節。
逝水:比喻逝去的人。
荒籬:荒廢的籬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殊方”可知詩人身處異地。重陽節是登高、團聚的節日,而此時詩人親人已逝,在異地他鄉面對佳節,觸景生情,寫下此詩以表達對叔父兄長的追懷。
這首詩主旨是追懷叔父兄長,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真摯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馀上苑風光。粉英含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一衿香。
瓊窗夢醒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碧欄桿外映垂楊。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憑欄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禁。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如愁,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夢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笙簫吹斷水云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欄桿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啼清夜月。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春顏,黃昏獨倚欄。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瑣動,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
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
同醉與閑評,詩隨羯鼓成。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
茱萸香墜,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嗈嗈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侶。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云一渦,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英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依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