溈山軾禪師贊
天骨巖巖,美髯玉頬。
冰雪在躬,霹靂為舌。
軒昂萬僧,眾星中月。
視其心胸,山包海容。
大溈小興,振其家風。
叢林百世,見者肅恭。
天骨巖巖,美髯玉頬。
冰雪在躬,霹靂為舌。
軒昂萬僧,眾星中月。
視其心胸,山包海容。
大溈小興,振其家風。
叢林百世,見者肅恭。
天生骨骼不凡,有著漂亮的胡須和如玉般的臉頰。自身如冰雪般純凈,言辭如霹靂般有力。在眾多僧人中氣宇軒昂,就像眾星環繞中的明月。看他的心胸,像山能包容萬物,像海能容納百川。在大溈山和小興禪院,重振了禪院的家風。后世叢林中的人,見到他都會肅然起敬。
天骨巖巖:天生骨骼不凡。巖巖,高峻的樣子,形容人有不凡的氣質。
美髯玉頬:漂亮的胡須和如玉般的臉頰。
冰雪在躬:自身像冰雪一樣純凈。
霹靂為舌:說話像霹靂一樣有力量。
軒昂萬僧:在眾多僧人中顯得氣宇軒昂。
眾星中月:像眾星環繞中的明月,突出其出眾。
山包海容:形容心胸寬廣,能包容萬物。
大溈小興:指大溈山和小興禪院。
振其家風:重振禪院的風氣和傳統。
叢林:指佛教寺院。
肅恭:肅然起敬。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禪師在佛教界有一定影響力,為了宣揚其品德和功績,或者在禪院舉行重要活動、紀念禪師等場合創作,以表達對禪師的崇敬和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溈山軾禪師。突出特點是通過多種意象和比喻生動刻畫禪師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對于研究當時佛教文化和對高僧的尊崇有一定參考價值。
為愛濠梁樂有馀,故拈兔穎寫成圖。秋風忽憶銀絲鲙,腸斷松江隔具區。
縠波流暖云,花光艷綠蘋。津頭洗紅女,蝴蝶上羅裙。羅裙秋水上,明珰搖白槳。飛下雙鴛鴦,溘溘潮水響。
秋風吹零落,念汝幾何時。敗葉難承露,枯莖易折枝。寒塘鷗夢冷,遠浦雁行遲。心苦終飄泊,凄涼月曉時。
明經應詔唐公子,價比玙璠英妙年。長安躍馬志千里,東魯獲麟書一編。路入淮河青樹里,家鄰海岱白云邊。郡國薦書多秀彥,漢廷惟愛董生賢。
春晝沉沉積雨寒,兩湖贏得水瀰漫。扁舟欲上須乘興,介仆先驅代問安。百五風光真不爽,九還丹術諒非難。華堂莫訝摳衣晚,墻角梅花想未殘。
崢嶸罅石蛟潭閟,偪仄懸崖閣棧危。橫目不虞雙足繭,子長心事未忘奇。
授衣又值景荒涼,澤國砧聲夜有霜。病后欲尋元亮隱,愁來無復孟嘉狂。樹連涼館迷秋色,潮落橫塘冷夕陽。卻憶冶城山上約,不勝清興攪吟腸。
我常憶雷琴,一去難再得。目暗不能彈,今亦不復惜。以茲悟外物,昔以有見惑。何如飲美酒,庶以慰朝夕。
永辭溫室地,長別諫書帷。玉恨埋黃壤,星愁析紫微。薤歌偏怨咽,袞斂更光輝。可惜岑文本,遼陽不共歸。
古藤陰陰抱寒玉,時向晴窗伴我獨。青青不改四時容,絕勝凌霄倚凡木。
紗廚過雨晚涼生。枕簟不勝清。冰肌玉骨元無汗,香風回,深院語流鶯。翠幌光搖絳蠟,畫堂暖瀉銀瓶。玉箏牙板接新聲。云髻寶釵橫。銀絲膾細江鰩脆,揚州月,照我醉吹笙。舊事十年猶記,壯懷此日堪驚。
五出凡花一掃空,萬重千疊裹春風。連昌有竹堪為侶,底事墻頭簌簌紅。
執手重行行,步出城南隅。飛蓋凌青云,食馬躍長衢。行人不可留,中心郁以紓。子如云中鴻,予如汀際鳧。浮沉既異勢,羽翼何時俱。弩力事功名,宏此壯士圖。愿言俟嘉譽,慰我心區區。
怪哉千萬往匆匆,俱入冥關十二峰。欲問前津皆不返,漫漫求索恨追從。
傲骨秋來瘦,幽香月里生。嫣然重一笑,不肯作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