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走馬太傅大排致語口號
星車還自九天來,應是明時重選才。
澤與堯言下宣室,人隨漢史上春臺。
恩光曉日千家動,和氣晴云萬里開。
高會莫辭同盡醉,風流北海富樽罍。
星車還自九天來,應是明時重選才。
澤與堯言下宣室,人隨漢史上春臺。
恩光曉日千家動,和氣晴云萬里開。
高會莫辭同盡醉,風流北海富樽罍。
使者的車駕從朝廷而來,應是圣明時代重視選拔人才。恩澤如堯帝的話語從宣室傳下,人們隨著漢朝的興盛登上春臺。恩寵之光如曉日讓千家萬戶震動,祥和之氣似晴云使萬里天空開朗。盛大的宴會不要推辭一同盡情喝醉,像北海孔融一樣風流地擺滿酒杯。
星車:使者所乘之車,這里指朝廷派來選拔人才的官員的車駕。
九天:指朝廷。
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
澤:恩澤。
堯言:像堯帝一樣圣明的話語。
宣室:漢代未央宮前殿正室,這里代指朝廷。
春臺:春日登眺覽勝之處,這里象征太平盛世。
恩光:指皇帝的恩澤和光彩。
和氣:祥和之氣。
北海:指孔融,曾任北海相,喜賓客,常說“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樽罍:酒器。
此詩可能創作于一個政治相對清明、朝廷重視人才選拔的時期。作者可能是在參加為迎接朝廷選拔人才的官員而舉辦的盛大宴會時,為了表達對朝廷此舉的贊美和對宴會的祝賀而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朝廷重視選拔人才,歌頌太平盛世。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對仗工整,善用典故和比喻。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文人對朝廷的態度。
樓上晚寒,倚孤枕、愴聞鄰笛。正鄂渚帆回,那便夜臺路隔。
暝云雁斷,但望里、楓林月黑。盼故人、入夢為說,文昌消息。
直北風塵,天西鼙鼓,戰血猶碧。問憎命文章,誰訪茂陵遺集。
江關詞賦,自憐蕭瑟。歌大招,何處錦鯨游跡。
陣馬沖車次第行,
觸蠻蝸角總功名。
山中盡日無人到,
臥聽松間落子聲。
百里異形影,況今殊楚秦。
隴云虛引領,江月漫隨人。
愁恨西山雪,驚心絕塞塵。
寄書懸勝夢,雁足莫嫌頻。
總總誰無無極真,
可勝師道日淪湮。
民生三事元如一,
何訝當年立雪人。
寒蛩聲急換秋衣,回首王孫草色非。
龍馬河邊占世治,鱸魚江上起人歸。
鐘前漏在猶傳點,夢里棋殘未解圍。
犬馬有懷消不得,柏臺秋夜雨霏微。
龍巖戲墨作橫枝,
韻勝何妨不入時。
黑霧玄霜遮縞袂,
玉妃謫墮畏人知。
百尺竿頭寸步難,
從前血指漫旁觀。
收來放去由誰做,
底事隨人百樣般。
浣沙亭北小山梅,
蘭渚移來手自栽。
今日舊林冰雪地,
冷香幽艷向誰開?
生平締親友,所重在襟期。
聞我返故園,各來話別離。
開尊命杯酌,促膝致我詞。
與子舊同懷,分飛各路歧。
薰蕕以習化,子心寧久持。
長跪謝故人,故人當我知。
夙昔丘壑意,誤逐風波馳。
交游滿四海,寥寥中所私。
膠漆堅可解,蕙蘭臭豈移。
客止勿復陳,與子且盡卮。
相期自今始,斗酒日相隨。
白馬青裘海上來,
自言家住古秦淮。
封侯未遂為人下,
沙漠橫行恐見猜。
十日長沙,痛飲狂歌,人生樂哉。甚濯錦坊邊,詩催鵬去,湘春門外,客共鵑回。湖海才名,中原行腳,落日愁登古吹臺。憑闌處,指黃河一線,天上流杯。
岳陽黃鶴飛來。看次弟衡云為汝開。只堯女祠荒,頹云卷幔,昭王灘窄,雪浪成堆。峋嶁無碑,空靈有岸,江上猶尋隔歲梅。催君去,笑扁舟東下,我卻遲徊。
少日文章,痛哭誰如,我與爾哉。算重陽風雨,先催客去,清明花柳,又載詩回。作兩生行,過三閭廟,今日應無市駿臺。狂來也,只青琴濯硯,紅袖傳杯。
客心海國呼來。卻系纜湘干未忍開。問千金買賦,笑余饑走,萬山鎖夢,累子愁堆。子正依余,余翻別子,一例齊年感賦梅。還西笑,只高城落日,為子低徊。
崇仁宅靠善和坊,舊雕闌都壞。問玉樓、人醉今何處,只一樹、花還在。
紅香籠帽歸鞭快,更何人能戴。到如今和了,滿城微雨,頻上街頭賣。
生滅不滅,
如水中月。
不可攬觸,
妙在甄別。
人文垂則,盛德有容。聲以依詠,舞以象功。
干戚發揮,節以笙鏞。羽籥云會,翊宣令蹤。
敷美盡善,允協時邕。煥炳其章,光乎萬邦。
萬邦洋洋,承我晉道。配天作享,元命有造。
上化如風,民應如草。穆穆斌斌,形于綴兆。
文武旁作,慶流四表。無競維烈,永世是紹。
寶闕凌云宴罷初,
紛紛歸騎遍春衢。
燈光月彩留清玩,
不覺車前甚寵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