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徐翼之畫木石 其一
軒裳定浮云,于人竟何得。不如飽詩書,頗似勤播植。
豐兇縱有時,穮蓑無倦色。會須酬高廩,何用遽枉尺。
我觀徐夫子,六藝自警飭。肯回少年駕,閉戶志匪石。
彈冠豈不好,恐遂林泉隔。一朝墮世網,頓判云間翮。
曲高和自寡,得喪相什伯。愿子保歲寒,功名當遠索。
俯首簿書間,聊將逃遣謫。
軒裳定浮云,于人竟何得。不如飽詩書,頗似勤播植。
豐兇縱有時,穮蓑無倦色。會須酬高廩,何用遽枉尺。
我觀徐夫子,六藝自警飭。肯回少年駕,閉戶志匪石。
彈冠豈不好,恐遂林泉隔。一朝墮世網,頓判云間翮。
曲高和自寡,得喪相什伯。愿子保歲寒,功名當遠索。
俯首簿書間,聊將逃遣謫。
高官厚祿如同浮云,對于人來說究竟能得到什么呢?不如飽讀詩書,就好像辛勤地播種耕耘。豐收或歉收縱然有時運,但耕種的人不會有倦怠之色。總會有糧食堆滿糧倉的回報,何必急于委屈自己。我看徐先生,以六藝來自我警誡。愿意停下年少時追逐名利的腳步,閉門苦讀意志堅定。出仕為官難道不好嗎,只怕就此與山林泉石隔絕。一旦陷入塵世的羅網,就立刻和云中高飛的鳥兒判若兩樣。曲調高雅能應和的人自然稀少,得失相差懸殊。希望你能保持高潔的品格,到長遠的未來去追求功名。暫時低頭于公文之間,姑且用來逃避貶謫之苦。
軒裳:代指高官厚祿。
穮蓑:泛指耕種之事。穮,耘田除草;蓑,蓑衣。
高廩:高大的糧倉。
枉尺:屈身,指違背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六藝:此處指儒家的六種經書,即《詩》《書》《禮》《易》《樂》《春秋》。
警飭:警戒謹慎。
匪石:《詩經·邶風·柏舟》有“我心匪石,不可轉也”,表示意志堅定。
彈冠:指出來做官。
世網:比喻社會上的種種束縛。
云間翮:云中高飛的鳥,比喻自由、高潔的狀態。
歲寒:比喻人的高尚品德和堅貞氣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詩人看到友人徐翼之有出仕的可能,出于對友人的關心,寫下此詩勸誡友人不要被世俗的名利所迷惑,要堅守自己的品德和志向。
這首詩主旨在于勸誡友人淡泊名利、堅守自我。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形象的比喻和鮮明的對比,表達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的價值觀和對友人的真摯情感。
憶昔鄉書謬薦樗,帝城煙月共僑居。文傳錦繡行空馬,情契金蘭得水魚。笑語別來頻入夢,燈窗病后久拋書。相思欲寄關山遠,東閣梅花興已虛。
七澤三巴日月長,即今萬事付茫茫。結廬窮僻新知少,屬疾沉綿舊學荒。中夜飯牛初上阪,千年化鶴復還鄉。自憐尚覺身為累,剩蓄荊薪待雪霜。頹然兀兀復騰騰,萬事惟除死未曾。無奈喜歡閑弄水,不勝頑健遠尋僧。喚船野岸橫斜渡,問路云山曲折登。卻笑吾兒多事在,夜分未滅讀書燈。
悄芳園、松陰欲墮,疏疏頗適人意。旗槍摘向松陰里,沾上一襟涼翠。閑無事,喚便了、來尋安銚支爐地。行行且止。任敲火石眉,調泉井底,趁著晚天霽。偶觸撥,幸草勞新身世。因而于此憀憩。輕甌相對祛煩慮,想到槐南應悔。休也未。莫再戀、芬華久被囂塵累。披圖自咥。姑濯筆抄經,焚香頌佛,更與鶴隨喜。
溪頭放棹,白鷺飛清晝。四面絕紅麈,撲青蒼、山攢水湊。從中選勝,最愛養魚陂,圍楊柳。陰晴驟。正是黃梅候。水邊林下,名跡千秋有。今日遂良游,把清尊、臨風一酹。三三兩兩,相與扣舷歌,沾袍袖。歸遲否。明日剛初九。
葦灣昔再至,先雨后過晴。重尋亦雨中,含淚花盈盈。今來荷未出,雪盡葭始萌。朋歡既一新,物態還迭更。獨喜八十翁,猶能守軒楹。舊游數朝士,約略記姓名。卻怪非花時,命儔顧出城。山春不可即,況更新堤橫。低徊壁上題,迤邐水次行。喧寂各取適,寧復知衰榮?將詩當禊序,俯仰誰無情?
獨嶺斜陽笠,深溪夜雨燈。多憂未歸客,萬事不言僧。兵甲今如此,臺明昔未曾。欲言徵斂數,天遠有誰能。
天玉風清北內聞,東朝相慶冊儲君。春坊曉奏元良瑞,雞戟門西現彩云。
建陵城里鎖秋煙,奎庭論文太史前。暗索驪黃呈伯樂,浪尋星宿問張騫。云從桂水層層浣,月出漓波正正懸。自愧磨礱非匠琢,敢將燒玉辨于闐。
云軿不許折鐺追,太白遺詩人亦疑。千載何人為湔拂,謝家春草又生池。
玉棱金線曉妝寒,妙入天工不可干。老去只知空境界,淺紅深紫夢中看。
采石江頭醉月明,江流不似汨羅清。騎鯨天上成何事,千古清風說獨醒。
吁嗟宗法廢,誰復思同源。菀枯所集異,推解義獨敦。仙池古君子,顏色如春溫。渴慕范公德,葛藟庇本根。臨歿憶親命,慨已亡諸昆。勇為恨不早,首倡悲孤存。所喜猶子賢,成志憑諸孫。各各補先闕,割腴廣仁恩。同室異秦越,澆俗不可論。大吏重風誼,綽楔高在門。
楊柳亡隋岸,風塵舊宋州。寄家盈百指,憶弟濕雙眸。旅宦那能定,人生本自浮。旋酤街北酒,準擬送春愁。
冉冉秋序,肅肅霜露。蓄我旨酒,召我親故。鳥歡同林,水歡同源。矧我同鄉,胡能弗敦。耀靈西藏,明燈在室。更長夜良,可以繼日。園有藝菊,庭有樹蘭。秋芳是悅,春榮曷觀。高陵可升,海水可測。出門異路,安知南北。生年幾何,去者日多。子不我樂,聽我短歌。
書劍蹉跎雨未成,登臨無限故園情。黃金臺迥秋天遠,白玉樓空夜月明。籬菊不禁清露重,征衣偏覺暮寒生。山空木落無多日,海宇春風歲又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