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道甫辟大名名司錄 其一
桓桓忠愍公,決策動天意。
際會武烈王,乘橋親總轡。
登城建黃屋,戎狄先奪氣。
三軍白光彩,壯士思敵愾。
明星欻墜地,百萬可俱殪。
天王體不殺,指日明大義。
到今犬羊心,之死靡攜貳。
桓桓忠愍公,決策動天意。
際會武烈王,乘橋親總轡。
登城建黃屋,戎狄先奪氣。
三軍白光彩,壯士思敵愾。
明星欻墜地,百萬可俱殪。
天王體不殺,指日明大義。
到今犬羊心,之死靡攜貳。
忠愍公威武勇猛,他的決策能感動天意。他與武烈王相遇合作,親自騎馬指揮。登上城樓建立行宮,讓戎狄之人先就喪失了膽氣。三軍閃耀著白光,壯士們都滿懷同仇敵愾之心。明星突然墜地,意味著百萬敵人都可被殲滅。天子心懷不嗜殺的仁慈,很快就闡明了大義。直到如今那些如犬羊般的敵人,至死也不敢有二心。
桓桓:威武的樣子。忠愍公: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可能是一位謚號為忠愍的大臣。
際會:相遇、會合。武烈王:同樣需結合背景確定具體人物。
總轡:拉緊韁繩,指親自駕馭、指揮。
黃屋:古代帝王所乘車上以黃繒為里的車蓋,這里借指行宮。
奪氣:喪失膽氣。
敵愾:對敵人的憤恨。
欻(xū):突然。
殪(yì):殺死。
體不殺:心懷不嗜殺的仁慈。
攜貳:有二心。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為友人李道甫送行之時。可能當時社會處于一個相對動蕩的時期,有軍事活動或對外防御等情況,詩人借古代英雄事跡來表達對友人前往大名司錄任職的期許和鼓勵。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描述古代英雄的事跡,贊美他們的英勇和仁義。其突出特點是氣勢磅礴,語言富有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詩人對英雄的崇尚和對正義的追求。
先生試罷早歸來,春滿黌宮講席開。謾道劉蕡猶不第,誰知賈誼本多才。鯤鵬海上終高奮,鷗鷺沙頭莫浪猜。過眼可應迷五色,且須談笑付樽罍。
誰采繁花席上題,偶將名姓托唐妃。日烘花萼醺時面,雨換華清浴后衣。隔座似邀秦國語,揮毫未放謫仙歸。欲從顏色窺生相,已落詩家第二機。
黃金幄殿載前驅,象背駝峰盡寶珠。三十六宮齊上馬,太平清暑幸灤都。
新婦春糧獨睡遲,夜寒茅屋雨來時。燈前每囑兒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
遣汝寧容易,高堂念久違。書將錦字寄,心傍白云飛。干譽知吾意,承歡羨爾歸。有懷言莫盡,愁立到斜暉。
入關登峻坂,出谷見黃河。客路車行窄,人家穴處多。洛陽當勝槩,嵩岳近嵯峨。千古興亡恨,臨風一浩歌。
病起衰軀正覺秋,前溪苔石小淹留。清流冉冉風泠細,兩樣深寒入悵惆。
澹天薄日倦春游,蒼檜叢篁引徑幽。忽有小風人未覺,薺花無數總搖頭。
搖落秋梧十二闌,掌中心事扇中看。君恩不似齊紈薄,無奈瑤臺風露寒。
天賜尚云萍,空然詔六丁。春秋龜畀壽,山水鶴為形。南宋夢粱錄,先秦山海經。龍居花雨墜,絳雪滿皋亭。
春色平分五日前,椿堂初度慶希年。鸞書久拜山中相,鶴發真成地上仙。膝繞錦袍顏似玉,門迎珠履酒如泉。宦游不得逢嘉會,遙祝遐齡定八千。
相思化石石毛斑,望斷蒼梧客不還。自古男兒多薄倖,世間只有望夫山。
江風吹霜荷葉白,月出馀香動秋色。湘姬越女不復來,鴛鴦翡翠無消息。飛來屬玉一雙雙,雪衣白于荷上霜。更長迢遞不成睡,望極飛鹓云外行。開圖漠漠秋光冷,念爾娉婷抱寒影。五月花開江水平,飛起紅云渺千頃。
但知為久住,何用即能歸?客子亦良苦,官曹如此稀。繁霜吹老鬢,斜日照征衣。歲晚鄉心切,長途恨不飛。
親承祖意振宗風,一派曹溪萬折東。傍石作亭憐臥虎,臨泉持缽度降龍。天開圖畫平山勇,人仰菩提四海同。劫火彌天仍獨在,吾師信是佛中雄。詔持玉節遍咨詢,嶺海重來白發新。濟世不存菩薩行,當年徒見宰官身。痛憐世外何多劫,遠想山中別有春。寄語堂頭大和尚,何當握手話前因?萬剎飛灰海變田,是中孤塔尚巋然。此山可謂有盛福,當世宜稱第一禪。直指人心懷達摩,洗空塵慮憶坡仙。少須了卻澄清志,拂袖從師學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