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上元觀駕二首 其一
及時膏雨已闌珊,黃道新泥曉未干。
白面郎敲金鐙過,紅粧人掲繡簾看。
管弦叫月宣和氣,燈火燒空奪暮寒。
咫尺鳳樓開雉扇,玉皇仙仗紫云端。
及時膏雨已闌珊,黃道新泥曉未干。
白面郎敲金鐙過,紅粧人掲繡簾看。
管弦叫月宣和氣,燈火燒空奪暮寒。
咫尺鳳樓開雉扇,玉皇仙仗紫云端。
應時的春雨已接近尾聲,京城御道新積的泥到清晨還未干。白面少年騎著馬,敲著金鐙而過,紅妝女子掀起繡簾觀看。管弦樂聲沖破月色,傳達出祥和之氣,燈火映紅天空,驅散了傍晚的寒意。不遠處鳳樓前宮扇開啟,皇帝的儀仗如在紫云端。
闌珊:將盡、衰落。
黃道:指京城的御道。
白面郎:指富貴子弟。
紅粧人:指女子。
管弦:指音樂。
鳳樓:指皇宮。
雉扇:宮廷儀仗中的一種羽扇。
玉皇:這里借指皇帝。
仙仗:指皇帝的儀仗。
此詩創作于詩人在京城時,上元節是古代重要節日,京城會舉行盛大慶祝活動。詩人身處其中,目睹皇家儀仗出行等熱鬧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京城上元節的熱鬧景象和皇家儀仗的威嚴,展現出當時社會的繁榮。其以細膩筆觸和華麗語言,生動呈現節日氛圍,在描繪節日場景的詩作中有一定特色。
岸上行人莫嘆勞,長年三老政呼號。也知灘惡船難上,仰踏桅竿臥著篙。
日出無爝火,月出無眾星。有光須炤炤,能使天下明。何物腐草蟲,熤熤作宵行。無燭之炫炫,而況華燈檠。幽焰何隱約,同于鬼燐青。出沒失正態,直與細人并。細人徒呶呶,美人何傷貞。鑒心有古井,識志有瓊英。古井不揚濁,瓊英萬年瑛。所望天行健,流景恒晶瑩。霄漢既以澄,胡用爾熒熒。
曾游淮縣佩青綸,飽看東南第一山。煙雨十年詩夢外,風塵萬感畫圖間。斜陽應照客愁滿,去鳥尚如人意閑。遙想月明春樹綠,蘇仙長化鶴飛還。
玉雪豐神未七旬,江淮誰識舊儒臣。眼空四海歸何早,胸著千年汲愈新。從學王門唯此老,發揮朱子更何人。青州門外京華近,吾欲相從一問津。憲簽被旨方修律,令尹歸田獨著書。一代儀刑留制作,十章條目補遺馀。青州高起耆英社,白發同乘澤下車。不得清風接芳躅,可憑短札問何如。
山中有客名提壺,勸我沽酒行山隅:“山前山后云卷舒,山上山下尾畢逋。與公相得無齟齬,此時不飲將何如?山溪山石隨公趨,山鬼山魈捋公須。為公嫵媚將公扶,公如不醉豈非愚。出山三里溪先污,隔山十里唯通衢。賣笑鬻歌金有馀,嚇鹓舐痔人人車;食人譬食雞犬豬,避山如避彈雷區。豈公所好容公居,公如有尾寧泥涂。攜筇獨屐行崎嶇,公無美酒誰呴濡?南山北山姑置諸,東山西山亦無殊;樵山弋山唯公需,公茍有酒何所無。我無佳物贈公娛,提此三壺任公驅:酒壺其一系公襦,莫失莫忘公友于;唾壺其二公之奴,半酣能擊歌嗚嗚;藥壺其三中寬虛,公既醉矣眠公軀。更有一壺不勞予,山中日醉神躊躇。赤松洪崖無公逾,公所居山不即方壺乎”。
短日西風木葉飛,游人無處不思歸。連廒百室如云峙,肯念吳兒未授衣。
亭亭白云榭,下有清江流。見江不得親,不如波上鷗。有榭江可見,無榭無雙眸。
向晚笳聲滿地悲,大營方獵插金瑀。胡兒鐵勒吞風去,共憚銅梁張太師。
凈侶東鄰近往還,迎人老鶴護禪關。臨池小閣看如舫,渡水長橋坐對山。似倚法王裘馬氣,猶嫌長者布金慳。誰能及第心空比,寶座玲瓏芳樹間。
落日黃塵五國城,中原回首幾含情。已無過雁傳家信,獨有松枝喜鵲鳴。
孤兒生,孤兒生,命不如,一抔土。父母在時坐長筵,雷大鼓。父母已去,兄嫂令我報府。今年護羌,明年擊胡虜。六月來歸,不得自言苦。目汁稠濁,頭面生瘡。大兄言視飯,大嫂言溉釜。上高堂,不見父與母。下堂孤兒,淚下如縷。使我朝行薪,暮不得束芻。頃筐敝漏,緝之用荼。鉤折無喙,鐮鈍無膚。舍鐮拔叢,棘棘斷行。復蘇刺傷我手,復裂我襦。自念猶人,誰使為奴。兄嫂如此,為不早去。下從地下,當復何須。高秋八九,月墮嚴霜。百草凋枯,牧豎絕糧。驅羊下山,逸入他群,不辨所亡。愿取我羔,莫攘我羊。羊復戀子,箠之不將。棄箠挽角,羊僵道傍。拽羊回家,兄與嫂睨。三年不乳,毛尾空長,作何校計。亂曰:羊鳴一何芊芊。父母地下,將書寄與兄嫂:爾愛其羊,我愛其子。
東渡傳經瑞此邦,蜻蜓點水已過江。跋陀羅樹真稀有,感戴嵩生欣岳降。
風雨蕭蕭三月三,一身為客在江南。愁來強對清尊坐,燒盡銀缸猶未酣。
呼童急碾建溪春,麗句兼收掌握珍。陸納家風元冷澹,庾郎詩句自清新。推之不去真何物,試與偕來端可人。當面輸心多背笑,愛君高義似雷陳。密云初識雨前春,未羨官廚送八珍。正苦睡魔須料理,愧無妙語敵甘新。兵分刺史千馀騎,系出洪崖幾世人。麗句新詞鄰大雅,豈將文體效梁陳。
倦游客子自無聊,不是江山景不饒。危岸崩沙新改路,斷渠橫石自成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