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悟真庵西竹林間蒼崖千尺歲久折裂余與敦素行山中至此未嘗不徘徊庵僧為開軒向之盡收其形勝名曰兩翁作此
水邊修竹才堪數,竹外蒼崖已半頹。
我輩自追方外樂,軒窗誰為此間開。
待邀山月三人共,要聽松風萬壑哀。
坐久篆畦香遶遍,碧消煙縷雪殘灰。
水邊修竹才堪數,竹外蒼崖已半頹。
我輩自追方外樂,軒窗誰為此間開。
待邀山月三人共,要聽松風萬壑哀。
坐久篆畦香遶遍,碧消煙縷雪殘灰。
水邊修長的竹子屈指可數,竹林外的蒼崖已經有一半崩塌。我們自己追尋著超脫塵世的樂趣,是誰為我們打開這軒窗,讓美景盡收眼底。等待邀請山間明月,我們三人一同相伴,還要聆聽松風在萬壑間發出的哀鳴。坐的時間久了,篆畦的香氣彌漫四周,爐中青煙消散,只剩殘灰如雪。
修竹:修長的竹子。
半頹:有一半崩塌。
方外樂:超脫塵世的樂趣。
篆畦:指焚香的地方,篆香形狀如篆文。
詩人與敦素在鐘山悟真庵西竹林間游玩,看到蒼崖折裂之景,庵僧開軒讓景色盡收,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尋求寧靜、遠離塵世紛擾的心境,在自然中尋找精神寄托。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超脫塵世生活的喜愛。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營造出清幽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自然中感悟生活的創作風格。
道妙觀來物物通,武夷仙境幸相逢。
溪流玉雪三三曲,山鎖云霞六六峰。
去路歸鞍方眷戀,淡煙疏雨正蒙茸。
羨師日在神仙窟,回首巖巒紫翠重。
白霜降百草,候蟲寒自吟。
不知抱何恨,唧唧無停音。
歘爾驚客夢,凄然感離心。
覉臣腸欲斷,豈事雍門琴。
早游文翰圃,誤齒縉紳涂。蘭省為郎久,霜臺奮舌孤。
荷知誠特達,勵志敢躊躇。屢賜楓宸對,親蒙御筆除。
月卿論巨禮,柱史進寒儒。黼座當陽日,螭坳載筆初。
明堂頒政事,路寢集簪裾。繡案橫雕檻,天香夾御??。
翠華來寶輦,清蹕警嵩呼。法駕臨真館,芳塵從屬車。
重瞳瞻日月,粹色仰瓊瑜。侍立親龍袞,書言粲帝謨。
視朝崇政罷,勸講邇英余。麗日明金殿,輕風響珮琚。
漏聲寒淅瀝,槐影綠扶疏。紫槖陪時彥,黃扉寓直廬。
仙游疑閬苑,清夢豈華胥。遇事肯懷祿,銜恩寧惜軀。
惟慚涉道淺,豈恨與時迂。犬馬知愛主,龜蛇思報珠。
未終青史志,一奏皂囊書。誰謂爰絲直,端同汲黯愚。
謫官來劍浦,幞被出神都。感激心獨苦,飄零歲已徂。
凄凄念終養,冉冉嘆征途。四海盡蒙澤,孤臣方向隅。
愿回天上照,一起轍中枯。
重過松江憶舊游,依然風景照行舟。
危橋跨水虹垂影,髙閣憑虛蜃吐樓。
渺渺沖煙歸釣艇,輕輕點浪舞沙鷗。
暮天橫笛江村起,激烈能令逐客愁。
幽人筑小圃,自樂不知老。聞名雖已熟,相見苦不早。
忘懷傾蓋間,什我羈旅惱。春風入芳林,乘興聊一討。
嘉葩寒未開,美木晴更好。飄零桃與杏,殘紅委煙草。
急令招小阮,談笑款清抱。披襟步方池,散策窮遠島。
翛然適我情,忘此歸志浩。人生暫寄身,寵辱何足道。
舐痔得車多,未可驕黃槁。一杯且相屬,起舞不須翿。
文楸響玉子,更試兵家搗。羸形乍泉漲,猛勢驚電掃。
應憐客素癡,屢勸罰觥倒。歸待月華生,清光滿春昊。
路遶江南煙水村,梅花的皪正銷魂。
峰巒影里過山邑,鼙鼓聲中念故園。
殘臘未曾看雪舞,勁風何事掃云屯。
拙翁自笑平生拙,欲叩天閽更一言。
達人有大觀,曲士多自束。
忘真供物役,終歲惟仆仆。
所以梁谿翁,歸來蓺松菊。
寒泉友龜魚,豐草侶麋鹿。
清風為掃門,明月相照燭。
世故悉棄捐,吾方樂于獨。
一望東郊草色勻,暄然和氣物皆春。
發生青陸權輿始,恢復皇州送喜頻。
勝鏤金花人漸老,盤堆生菜味尤新。
賡歌共睹中興日,擊壤難酬堯舜仁。
歲寒迂路過江鄉,嘆息飛蓬墮渺茫。
云錦洞深煙水遠,琵琶洲轉暮灘長。
田園歸去荒三徑,金鼓傳聞震一方。
極目東吳何處是,斷霞輕靄落殘陽。
謫墮閩山款棟閎,日親髙義慰平生。
忘年許結看經社,乘興時參在野旌。
三徑髙懷窮水石,七峰佳氣入軒楹。
舫齋談笑龜魚慣,翠閣吟哦卷軸成。
方幸游從陪杖屨,敢將蹤跡嘆蓬萍。
寛恩宥罪千鈞重,小艇浮溪一葉輕。
北闕未應容接武,東臯從此遂躬耕。
寧親幸愜區區志,去德還深戀戀情。
般若光中無聚散,毗盧海里任從橫。
愿公更展垂天翼,拭目鵬摶九萬程。
水落溪干不可舟,春潮理櫂淺沙頭。
多風煙浪鱗鱗起,欲雪江云苒苒浮。
涉險物情終共畏,臨流歸興浩難收。
波神借我風帆便,鼓柁清江汗漫游。
韜霞掩日冷云同,恍惚身游銀色宮。
善巧作花輕墮砌,強名解舞漫隨風。
四郊普覆沾豐澤,萬室平分荷至公。
興減有時無著相,觀空是色色還空。
華藏初游愿力堅,寶罏已現佛陀前。
神通何似維摩詰,熏習聊同白樂天。
沈水香焚煙縷細,卷云花透月輪圓。
愧煩遠示將何用,聊伴虛堂晏坐禪。
棣萼相榮華,鸰原同急難。富貴何足羨,名節在所完。
吾家諸弟昆,擢秀森瑯玕。雖無金朱樂,顧有道義歡。
故人豈不多,誰念范叔寒。卜筑九峰下,庇此拙且頑。
山光入戶牖,溪水清不湍。我屋雖無華,容膝審易安。
田疇半莨莠,念茲歲方艱。虛室味圖史,小圃蓻茝蘭。
蕭然寂寞濱,庶保余齡閑。哲弟富才業,壯志思昭奸。
勉哉振此道,吾方閑處看。
我游廬阜南山北,師住二林東院西。
試問遠公求作佛,何如陶令醉如泥。
苦邀名山同蓮社,笑送幽人過虎溪。
千載風流久寥落,更煩拈出與提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