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秦少逸
秦郎毛骨玉壺秋,望見令人忘百憂。
便覺宗之未瀟灑,肻容如晦獨風流。
來為南岳翛然別,去作東華爛熳游。
想見醉圍紅粉處,雪牋佳句挽銀鉤。
秦郎毛骨玉壺秋,望見令人忘百憂。
便覺宗之未瀟灑,肻容如晦獨風流。
來為南岳翛然別,去作東華爛熳游。
想見醉圍紅粉處,雪牋佳句挽銀鉤。
秦郎氣質如秋日玉壺般純凈美好,望見他能讓人忘卻所有憂愁。頓時覺得崔宗之也不夠瀟灑,怎會讓裴如晦獨自占盡風流。你前來與南岳悠然作別,離去后要去繁華的東華盡情游玩。可以想象你在紅粉佳人圍繞中醉酒之時,定能用雪箋寫出如銀鉤般遒勁的佳句。
毛骨玉壺秋:形容人的氣質如秋日的玉壺般純凈美好。
宗之:指崔宗之,唐代名士,瀟灑風流。
肻:同“肯”。
如晦:指裴如晦,宋代名士。
翛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樣子。
東華:泛指繁華之地。
雪牋:白色的箋紙。
挽銀鉤:形容書法剛勁有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秦少逸要前往繁華之地游玩,詩人為其送別時所作,表達對友人的贊美和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秦少逸,突出秦少逸的瀟灑氣質和才情。其特點是意象優美、對比鮮明、想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送別詩的風格和情感表達。
不好談元不好禪,
已超仙佛了塵緣。
醉中歲月渾忘我,
夢里羲皇別有天。
人澹始知豪杰妄,
心空方悟逸民賢。
先生清節高千古,
四皓還嫌守未堅。
墻東王居士,
傲骨凌千秋。
手持七寸管,
旁無作者流。
胸既破萬卷,
目亦橫九州。
豈學醯雞儒,
但為妻子謀。
淡香然古爐,
白茗點瓷甌。
有時對韻士,
枯桐與紋楸。
品卉商瓶史,
移泉問水郵。
空館聽蛙鳴,
高樹聆禽啾。
片語證無生,
蓮花上上頭。
離合海中蘋,
愴焉歲已周。
天水憺空迥,
浩思方悠悠。
胄筵五日有恩光,
江介仁風藉奉揚。
憂國萬言逾痛哭,
酬知一傳剩循良。
家聲忠孝須能繼,
祖德高曾未可忘。
敢信涼飆無再熱?
篋中留取亦甘棠。
天時人事漸闌殘,
蓬戶蕭疏海邑寒。
世路亡羊先自息,
清琴別鶴更誰彈。
青山有地堪投老,
白發無人可遣安。
歲晚西湖歌舞歇,
暫應容把釣魚竿。
路斷平橋己廿冬,
登樓頻夢昔遺蹤。
江云繞棟經時薄,
山色回春到處濃。
入戶再看新壘燕,
隔溪還蔭舊栽松。
晨昏試扣長生訣,
門對高談得易逢。
江上何人吹笛聲,
水云風樹兩凄清。
幾時載取禾川酒,
苦竹潭心看月明。
煙水外,染得一天螺黛。欲雨山腰先作帶。瀑泉添幾派。
春色氤氳長在。一片霎成云海。點點芙蓉看漸大。欲從天際采。
一瞬駒過隙。盡年年、桂花結子,梧桐落葉。半百光陰容易逝,難去命宮磨蝎。已垂暮、尚嘔心血。勞碌風塵緣底事,慟余生、兩遇紅羊劫。時世局,不堪說。
中秋自古稱佳節。愛涼宵、天清似水,人圓于月。怎奈潘郎憔悴矣,鏡里鬢絲添白。怕回首、盡成陳跡。狂態豪情非舊日,強歡顏、為博萱堂悅。團聚飲,醉今夕。
憂人不能寐,起踐中夜霜。
城笳絕仍響,室燈慘不光。
所親半重泉,有姊各一鄉。
附書與鴻鵠,歲晚路更長。
為嫌桃李太粗生,
晚殿群芳不自盈。
冷艷坐消三伏暑,
高標獨占九秋清。
簪花擬欲酬佳節,
落帽從教笑眾英。
最有詩翁被花惱,
從今喚作友于兄。
鵁鶄屬玉亂橫斜
石步柴門下白沙
長笛一聲人不見
小舟風緊入蒹葭
青羊宮中竹暗天,白馬廟畔柏如山。琴尊處處可消日,車馬紛紛自欠閑。
石犀廟壖江已回,陵谷一變吁可哀。即今禾黍連云處,當日帆檣隱映來。
微風翻翻芋葉白,落日漠漠稻花香。出門縱轡何所詣,萬里橋南追晚涼。
世事盛衰誰得知,惠陵煙草掩柴扉。陵邊人家叢竹里,燈火喧呼迎婦歸。
漫天大水云翻墨,
捲地狂風浪袞山。
掣斷絲綸歸喝彩,
鯨鰲只在此山間。
操舟又入洪波里,
愁殺漁翁兩鬢斑。
無邊煙草暮愁生,
況復愁中送遠行。
最是客懷愁絕處,
曉風殘角和雞聲。
金屏霜冷又冬交,
轉眼陽回豆蔻稍。
甘分獨眠紈扇底,
羨他雙燕玉樓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