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勻工人謁蔡州使君
淮西氣宇蓋三軍,絕似平原舊使君。
今日孤城獨堅守,疾風勁草昔傳聞。
龍蛇戲下唯呼姓,翰墨場中亦策勛。
想見棠陰談我處,笑持茗盌辯如云。
淮西氣宇蓋三軍,絕似平原舊使君。
今日孤城獨堅守,疾風勁草昔傳聞。
龍蛇戲下唯呼姓,翰墨場中亦策勛。
想見棠陰談我處,笑持茗盌辯如云。
淮西將領氣概不凡,在三軍之中出類拔萃,和當年平原君趙勝一樣風采卓絕。如今他獨自堅守著孤城,就像那疾風中的勁草,從前只是聽聞這樣的氣節,現在得以親見。在軍隊中他威望極高,大家只稱其姓便知是誰;在文壇上他也有所建樹。可以想象在甘棠樹下談論我的時候,他笑著手持茶碗,辯論滔滔不絕。
勻工人:具體身份不詳。蔡州使君:蔡州的長官。
淮西:唐方鎮名。氣宇:氣概風度。蓋:超過。
平原舊使君:指戰國時趙國平原君趙勝,以賢能著稱。
疾風勁草: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才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龍蛇戲下:指在軍隊中。戲下,麾下。
翰墨場:文壇。策勛:記功。
棠陰:甘棠樹下,常用來指地方官的惠政。茗盌:茶碗。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詩人送勻工人去拜見蔡州使君時所作。當時蔡州可能處于某種軍事或政治形勢中,蔡州使君堅守孤城的行為或許受到眾人關注,詩人借此表達對其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蔡州使君的才能和品德。突出特點是多角度刻畫人物,從軍事、文學、地方治理等方面展現其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生動反映了當時對賢能官員的推崇。
亂峰如劍不知名,篁竹蕭蕭送驛程。轉粟未休離水役,負戈猶發夜郎兵。百蠻日落朱旗暗,九嶺風來畫角清。空使腐儒多感慨,西南群盜幾時平。
枇杷子黃山杏肥,海榴花發燕雛飛。綠窗五月南風起,金剪新裁白苧衣。
曾叨玉署踐寅漬,廿載聲華在帝京。一去龍樓棲鳳嶠,忍聽□□□鴻聲。斯文未喪看遺史,吾道猶存賴后生。見說老人秋正烱,不應弧矢又縱橫。
倭寇海上,以大隊撲寶山,炮大于城者日數千發。營長姚子青奉命駐城中,以無命不肯退,奮與戰,全營殉焉。黿龜撲天碧海翻,孤城灝氣沖霄間。城小不知東海闊,憤堞矢欲障狂瀾。赫矣諸賢昭往錄,睢陽平原常山顏。迄以斗城遏大寇,效法憑此丹忱丹。姚子岳岳真男子,同袍咸炳猛士班。壯懷曾誓吞三島,一當狂虜心所貪。豈知寇賊來彌眾,如蟻緣垤百匝環。漫天炮火春雷動,撒地繁星走彈丸。英雄自分死報國,整厲戈矢神愈完。有手尚可奮殺賊,有賊那知身可還。入城有命出無命,安樂佳城天所頒。熊羆六百同日殉,海水為赤天為殷。英靈上見虹貫日,赫怒霹靂驚人寰。人寰雪涕數烈士,拔劍斫地歌寶山。吁嗟乎,南苑戰血血未乾,南口戰血血未寒。千秋一樣毅魂魄,永使蝦夷落膽肝。
錢塘繁華甲天下,雨霽湖山翠如畫。朱樓人醉綺羅春,緗帙誰諳燈火夜。一時見君真拔俗,千里尋師遙稅駕。生長富貴厭膏粱,雋嚼經書如膾炙。采鳳鳴陽出丹穴,蒼隼凌秋飛太華。柏垣繡斧風烈存,椿府屏車光寵亞。名賢奕世妙有傳,赤箭南金貴無價。閉門功比螢雪勤,入室氣與芝蘭化。自喜高懷孤月朗,頗厭辯口懸河瀉。詞林驚見爛春葩,圣田待穫豐秋稼。寸心莫逐汗漫場,萬里當會神明舍。客中昆弟共綢繆,歲杪杯盤聊慰藉。胥濤海口撼風霆,吳阜城心起臺榭。蓮衣紅映歌艇筵,柳絲青拂鈿車帕。遽令此志生蠱惑,何異無知歸罟擭。直須意氣慎交游,而況習俗多浮詐。策勛行矣當盛年,展卷瑯然了清暇。詔書今日科制復,文星徹曉光芒射。相期才器擢明廷,早植棟梁成大廈。春風吹上杏花枝,天衢飛鞚青云靶。
黃鐘沈聲喧瓦缶,良材入爨知多少。誰裁鳴鳳千年枝,蛇蚹龍紋巧蟠紐。澤堅古漆光不磨,徽弦不具含云和。已無伯牙之手子期耳,三嘆如此湘桐何。
神武掛冠歸舊隱,赤松相伴話長生。車前紫氣青牛引,天上新聲彩鳳鳴。軍務不關惟白戰,醉鄉何處是烏程。太湖合是逃名地,畫舫弦歌自在行。
禁宇春圍晝漏長,睿思宸極景相望。回環露浥蒼苔合,一架荼蘼滿殿香。
敲缺唾壺拋玉斝。點檢詩囊,底日尋阿姐。卻恐相逢都作啞,踏沙時節濤聲雅。夢好怕猜真共假。叵耐醒時,抱影誰知也。幸有滿墀明月灑,空帷一任蘭膏灺。
衰年行止負虛名,百里文軒載酒清。黃葉柴門仙客到,白云茅屋野人迎。維槐齋馬花鬃潔,棲棟祥鸞彩羽輕。自恨陳遵不投轄,荒村斜月促歸程。
平疇饒燕草怡怡鋪春風。農事或未動,鋤耙在理中。一旦滋時雨,萬景豁然通。善飼圈中牛,遍野犁如弓。
斜日匡廬道,生綃水墨圖。勝難長句寫,深稱列仙都。云失開先寺,天連彭蠡湖。遙聞栗里近,慚愧擁車徒。
弟兄南渡各馳驅,幾奉君王尺一除。黃耳音書寄懷抱,烏衣門巷惜丘墟。澄清孟博榮持節,雅量玄平靜著書。五桂家風殊未艾,黃山佳氣藹如初。坐閱江城歲月遷,心勞政拙豈能賢。昔游泉石迷尋訪,故里風煙喜接連。聊假頒宣行素學,敢將遲暮嘆華顛。他年良史徵佳什,會入西京循吏篇。
風動秋山日已晡,舊時林苑盡荒蕪。王孫去國猶無恙,解寫江南煙樹圖。
大查湖曲路逶迤,北轉蘿巖萬石奇。返照弄霞姜女嶠,泠風激樹雁門祠。水犍穩載蘆簫響,山鳥驚看席帽欹。黃葉滿林茅屋近,不妨吟嘯過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