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郴江有作
持節南來喜欲狂,弄舟時得棹清湘。
然膏獨宿牽牛洞,枕玉曾眠錦瑟傍。
未可便尋閑作伴,不須先以醉為鄉。
金城馳至陳方略,要指先鋒一破羌。
持節南來喜欲狂,弄舟時得棹清湘。
然膏獨宿牽牛洞,枕玉曾眠錦瑟傍。
未可便尋閑作伴,不須先以醉為鄉。
金城馳至陳方略,要指先鋒一破羌。
手持符節來到南方,心中喜悅得快要發狂,劃船時得以在清澈的湘江上遨游。曾獨自在牽牛洞點著燈住宿,也曾在錦瑟旁枕著如玉般的東西入眠。不能就此去尋清閑為伴,不必先以醉鄉為歸宿??祚R加鞭趕到堅固的城池陳述策略,要指揮先鋒一舉攻破敵羌。
持節: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執符節以為憑證。這里指作者身負使命到南方。
棹清湘:在湘江上劃船。棹,劃船的工具,這里作動詞用。
然膏:點燈。然,同“燃”。
枕玉:枕著如玉般的東西,可能是形容環境的美好。
錦瑟:裝飾華美的瑟,這里可能象征美好的事物或情境。
金城:堅固的城池。
方略:策略、計謀。
破羌:打敗羌人,這里泛指打敗敵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持節南來”可知作者身負使命來到南方。當時可能處于邊疆有戰事的時期,作者來到南方可能是為了參與軍事行動或處理相關事務,懷著建功立業的抱負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明確,表達了作者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其特點是情感先抑后揚,前半部分的閑適與后半部分的激昂形成對比。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積極進取、渴望報國的精神風貌。
一曲移舟采澗芹,市聲只隔一江云。沙頭喚渡人歸晚,回首蘆峰月一輪。二曲溪邊萬木林,水環竹石四時清。漁歌棹入斜陽里,隔岸時聞一兩聲。三曲舟行龍尾灘,推蓬把酒見南山。回頭點檢仙蹤跡,萬頃白云時自閑。四曲煙云鎖小樓,寺臨喬木古溪頭。僧歸林下柴門靜,麋鹿銜花自在游。五曲峰巒列翠屏,白云深處隱仙亭。子期一去無消息,惟有喬松萬古清。六曲溪環處士家,鼓樓樓下樹槎枒。龍去潭空名不朽,惟見平汀涌白沙。七曲靈祠近水濱,聚魚石上躍金鱗。林凹路入桃源近,時有漁郎來問津。八曲硯峰倚碧虛,泉流瀑布世間無。憑誰染就丹青筆,寫出芹溪九曲圖。九曲悠悠景最幽,巉巖峽石束寒流。源深自是舟難到,更有龍池在上頭。
魚艓浮妻子,歸來郁水濱。一家存漢臘,十口托秦人。老鶴丹生頂,雛松白有鱗。流光催半百,誰愛歲華新。
石亭寺下始逢君,疏出留臺慰所聞。??つ线w唐更遠,沙門西逆漢初勤。百年山屐三時雨,五月江船萬里云。歸見素翁應感嘆,邵州新廟薦清芬。
獵獵寒風少雁行,朱旗門外裂飛霜。經禪握麈同高座,酒盞論交是故鄉。帷幕功當歸圮上,循良名自起河陽。徐關正是安流日,莫指青山古戰場。
身世渾如拍海舟,關門累月不梳頭。東籬蝴蝶閒來往,看寫黃花過一秋。
飄零思雨露,撩亂玷蒼苔。苦被風常掃,因傷春斗開。嬌鶯歌綠轉,癡蝶想紅來。事盡如花事,榮時瘁亦催。
住楫灘頭宿,灘聲徹夜喧。水舂隨斷岸,漁火照孤村。月滿秋光半,更深露氣寒。推篷憐對影,涼籟起高原。
桂之生兮山之巒。紛可愛兮柯團團。溪崎嶬兮石架阻。??颼兮木道寒。煙色閉兮喬木橈。嵐氣暗兮幽篁難。忌蟪蛄之蚤吟。惜王孫之晚還。信于邑兮白露。方夭病兮秋蘭。
故人一隔紅云島,相見銀屏七夕前?;ń∩疆旡Q廣,溪深嘉樹覆書船。參差清吹流銀漢,餮殄文彝散玉煙。更擬此君亭子上,醉欹紗帽會群賢。
春塘雨歇曙鶯啼,坊院深閑竹樹西。靜倚綠窗看漏水,野花開到白棠梨。
冷澹篇章遇賞難,杜陵清瘦孟郊寒。黃金作紙珠排字,未必時人不喜看。
芙蓉紅落秋風急。夜寒紙帳霜華濕。枕畔木瓜香。曉來清興長。輕舟青箬笠。短棹溪光碧。去覓謝三郎。蘆花何處藏。
云路千岐水一涯,諸峰合作青蓮花。檐低遠蔭迎斜日,門對奔流送斷槎。石竇自舂臨瀑碓,坑田長轉出云車。山翁招手溪橋去,指點寒皋好種瓜。
浮光林杪水參差,意想先生得句時。千古黃山山下路,蹇驢不是少人騎。
朱樓翠閣碧桃花,花底春云擁路斜。藍水有田皆種玉,赤城無樹不飛霞。佩環猶自憐交甫,條脫何緣贈綠華。惆悵劉郎易歸去,重來何處覓胡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