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寄張殷衡
金氏村中一病夫,生涯濩落性靈迂。
唯看老子五千字,
聞君欲發江東去,能到茅庵訪別無。
金氏村中一病夫,生涯濩落性靈迂。
唯看老子五千字,
聞君欲發江東去,能到茅庵訪別無。
我是金氏村中的一個病弱之人,一生坎坷失意,性格也顯得迂腐。平時只愛看老子的《道德經》。聽聞你要從江東出發離開,能不能到我的茅庵來與我作別呢?
濩落:淪落失意。
性靈迂:性格迂腐。
老子五千字:指《道德經》,相傳老子著《道德經》約五千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當時處于落魄多病的狀態,居住在金氏村,友人張殷衡要從江東離開,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惜別之情,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展現了詩人在困境中對友情的珍視。
瑟瑟輕冰拆御溝,溝邊柳色弄春柔。數聲啼鳥破幽夢,斷送西湖尋舊游。
銀漢橫空寶月團,六鰲飛出五云端。蓬萊紫氣天中起,玉井紅蓮地上看。滿殿嬌歌留夜景,千門羯鼓散春寒。教坊戲樂年年異,愿奉龍顏萬歲歡。
葭露含朝碧,槐光散午華。時依經雪樹,每愧向陽花。息意甘寧淡,冥思抱遠遐。西來多爽氣,長與玉堂賒。
老樹兔絲猶獨活,破窗故紙豈防風。不聞海馬肥羊藿,只恐牽半踏鹿蔥。
關塞二千里,兵戈五六年。日輸閩地粟,秋待直沽船。奉使須經海,逢人更問燕。中原消息斷,回首意茫然。
下帆尋舊泊,投暝識巖扉。徑寂疑為客,燈明宛似歸。隨風群木響,欲雨一峰微。無計偕君隱,空嗟握手稀。
天風吹雨來滄溟,霹靂下震龍盲驚。巨靈怒拔千兔禿,老龍蛻此槎牙形。致身自合倚絕壁,底向虛堂寄靈跡。龍香攪翠秋淋漓,老干摩空天咫尺。當年觸石誇共工,天柱夜折嵩高中。大材不作棟梁用,秪恐斤斧終難容。遂令根盤多錯節,安得吳刀秋斸月。會須斬伐登廟堂,留取君家壁如雪。
伊昔振我衣,連步千仞岡。巖谷窈疑阻,岐徑回羊腸。與者咸莫從,子也乃同行。舉手撼天樞,縱目攬大洋。星斗何歷歷,海波浩茫茫。登山貴及顛,涉水非無航。愿言窮高深,念哉母相忘。
懶聽江城奏鼓笳,卻從村塢問桑麻。臨風亭館非人境,近海云林是我家。山徑草肥嘶瘦馬,石磯水淺動輕槎。山間猶自憂民瘼,日暮回頭看稻花。
春來半月度,俗忌一朝閑。不酌他鄉酒,無堪對楚山。
憶子自昔乘羊車,數月不見今何如。潭邊日日看流水,恐有溯流雙鯉魚。君家竹好別來久,有客解道今平安。最憶窗西萬竿綠,幾番清影上儒冠。河南橋頭舊酒壚,酒邊曾共歌烏烏。高樓百尺應頻上,還有詩人共醉無。謝家莊上分攜日,一曲驪歌醉里聽。惆悵芳卿夢中意,人間無路寄叮嚀。傳聞借得街頭屋,堆面如山不□車。何日相逢一尊酒,溪橋踏月夜還家。
不識陽生意,但觀天子容。群謀各寶鼎,睿慮獨黃鐘。獻履既無補,呼嵩亦不庸。所期添一線,智水與才鋒。
白云流出一溪閒,照見人間笑笑顏。年少不妨投書早,路危須信著鞭難。乾坤許我具雙眼,名利真誰破兩關。千古伏波如白日,等閒猶謗載珠還。
樹猶如此我何堪,賴有隨齋可劇談。少日聲稱滿中外,幾年詞采秀東南。詩壇欲借背城一,材館均蒙吐哺三。每見匆匆又分去,與公交淡不須甘。方兄于我一無堪,閉戶休休口不談。憶昔茅檐差傍北,望公花塢恰平南。高歌頻舉巨觥一,佳唱如聞小雅三。投分素深貧酷似,相期同苦亦同甘。
七日陰霾事可知,樓船魚貫果誰為。人心自感興元詔,天意難同建武時。黃屋朔風那有濟,角巾東路覺無期。公為萬古綱常計,兒女扳船不暇悲。間關海島豈謀身,嬰臼存心力不能。天上龍章空結夢,人閒魚腹了中興。英雄一死從君父,忠義遺編托友朋。萬里楚魂招不得,詩成惟有淚沾膺。